-
公开(公告)号:CN117990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46128.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法隧道健康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螺栓松动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本发明的一种盾构隧道管片螺栓松动监测方法,设置并联连接电路,形成由接口端子、单环端子、监测节点和监测终端组成的分级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终端的测试电阻值和健康目标值的差值,可获知隧道内锁紧件的松动情况,实现对隧道内锁紧件的分区分段监控,降低监测工作量,提高监测准确度,同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分级分环逐级确定异常锁紧件位置,能够快速确定异常锁紧件所在范围或所在环或具体位置,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准确度,能够提升隧道长期使用状态下的安全性,尤其保障其作为交通隧道时的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6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36597.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边墙、大断面暗挖车站施工方法。左①和右①区域开挖后,及时施工左①和右①区域对应范围的锚杆和初期支护,施工左①和右①区域对应范围的拱盖段;然后再沿隧道长度方向小进尺开挖中⑥区域,施工中⑥区域对应范围的锚杆和初期支护,施工拱盖段。位于拱盖下方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剩余岩体,左②至左⑤区域、右②至右⑤区域、以及中⑦至中#imgabs0#区域可在拱盖护顶作用下,沿隧道长度方向分段、竖向分层进行多工作面、同步协作的安全开挖,并施工对应范围的锚杆I和初期支护II、架设临时横撑IV。根据中部岩体的竖向分层开挖再逐一拆除临时横撑IV,直至整个断面开挖支护完成。提高地下车站高边墙、大断面洞室的施工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0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42608.5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林刚 , 夏鑫 , 李科志 , 易丹 , 罗世培 , 倪安斌 , 宋同伟 , 刘轶群 , 郭功春 , 朱宏海 , 应冬霁 , 宋沐春 , 张驰 , 王敏 , 金乃麒 , 杨柳 , 彭文博 , 任玲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预制结构与现浇结构接缝预应力防水系统及施工方法,以有效提高装配式预制结构与现浇结构接缝防水能力与可靠性。包括装配式预制结构、现浇结构、预应力施加装置和预应力锁紧装置。预应力施加装置设置在装配式预制结构接缝端面外,接缝两侧的装配式预制结构和预应力施加装置端面上开设有对应的凹槽。预应力锁紧装置连接装配式预制结构和预应力施加装置,使装配式预制结构、预应力施加装置端面紧贴,两侧凹槽形成断面闭合空腔,其腔壁作用于放置于空腔内的弹性密封防水材料,施加预应力且使弹性密封防水材料进入受压预工作状态。现浇结构浇筑在装配式预制结构接缝端面外,并将预应力施加装置埋设于其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4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82060.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山岭隧道及全断面机械法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管片衬砌的地下水限压排放系统,包含壁后蓄水带,所述壁后蓄水带沿隧道周向设置;还包含限压流通管,所述限压流通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壁后蓄水带,所述限压流通管另一端向上延伸超过所述壁后蓄水带的最高点,所述限压流通管远离所述壁后蓄水带的一端用于排水。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使用压力阀实现地下水的限压排放时容易出现监测与开闭设备故障、导致维护检修工作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2061.6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山岭隧道及全断面机械法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周排水型单层管片衬砌,包括若干管片,还包含蓄水板和泄水管;所述蓄水板连接于所述管片的外弧面,所述蓄水板沿隧道环向通长设置,所述蓄水板朝向所述管片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隧道环向通长设置,所述导流槽与所述蓄水板通过渗水孔连通;所述泄水管设置于所述隧道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所述泄水管一端连通所述导流槽,所述泄水管另一端穿过所述管片与所述隧道内部连通。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为了实现隧道地层排水泄压,需要使用二次衬砌或在管片上设置引水孔,其中二次衬砌成本大、工期长;而引水孔数量众多,对管片结构削弱大,容易发生堵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6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765940.9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1M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原位试验的下穿铁路车致环境振动预测方法,通过在待建下穿铁路的隧道内设计落轴试验及轨道模型,模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车轮对隧道基础的激励及轨道结构对振动的衰减作用;一方面充分考虑了现场实际工程参数的影响及列车通过对地表振动的叠加,适用于距离下穿铁路任意距离范围位置地面振动预测,另一方面为减小环境振动影响采取必要的工程设计措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先决条件,可在后续轨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中考虑减振措施,避免因预测不准而未予采取减振设计,或减振设计富余浪费生产资源,排除了依赖实际列车运行才能准确评估地面振动水平,甚至工程建成后被动采取减振措施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79442.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主附遂洞连接预支护结构及主附遂洞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扩挖段环梁,扩挖段初支位于扩挖段环梁与扩挖段的内壁之间;主隧洞与附属隧洞通过扩挖段环梁的中部通道相连通;主隧洞与扩挖段的相对应段作为连接段,连接段中设置有向下凹陷的连接段仰拱,扩挖段环梁的底部与连接段仰拱相连且形成整体结构;扩挖段环梁的结构钢筋与扩挖段初支钢架通过第一钢筋相连。能够在地质条件较差或者受力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对主附遂洞的连接处进行稳定地支撑,实现破除位于扩挖段拟开洞范围内的扩挖段初支钢架时受力转化的稳定,保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45608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77980.5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易丹 , 林刚 , 周勇 , 伍伟林 , 朱宏海 , 周运斌 , 张军 , 夏鑫 , 秦芩 , 应冬霁 , 陶星 , 何鳞辉 , 樊山 , 宋沐春 , 朱招庚 , 刘昕铭 , 刘轶群 , 胡莹
IPC: E02D29/045 , E04B1/38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地下结构连接构造,以有效提高连接的传力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且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并能更好地适应地下腐蚀性环境。包括位于接缝面两侧的目标块和拼装块,所述目标块上横向间隔设置由接缝面上凸的凸榫,拼装块上横向间隔设置由接缝面下凹的凹槽,凸榫与凹槽位置相对应,且凸榫外壁与凹槽内壁之间存在容差间隙;所述目标块、拼装块开设横向穿过凸榫、凹槽的插销孔道,拼装就位插入插销孔道内的膨胀型插销使目标块与拼装块形成紧固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31607.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6/9035 , G06F18/22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波形数据分析的盾构法施工经验参数继承方法,包括构建标的对象数据库,所述标的对象数据库包括对应编码记录的盾构施工波形数据和盾构施工输入参数;在掘进施工时,对比分析实时波形数据与标的对象数据库内波形数据,根据波形数据的相似程度,选定标的对象数据库内波形数据对应的盾构施工输入参数作为施工推荐参数进行盾构施工。通过调研和收集形成标的对象数据库,基于黑盒子理论,在盾构掘进施工时,不需要精确地质参数,即可明确盾构施工输入参数,相对于现有盾构施工,取消了超前地质预报绘制精确地质资料的步骤,能够快速指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隧道工程勘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3462.5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喻波 , 易丹 , 应冬霁 , 林刚 , 刘轶群 , 罗世培 , 史宣陶 , 夏鑫 , 宋同伟 , 李欣励 , 王呼佳 , 甄文战 , 宋沐春 , 宋南涛 , 王志远 , 郭功春 , 张弛 , 李科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是一种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及其平面曲线拟合方法,单块全预制轨下结构沿其幅宽B方向相对的两个面分别为第一凸圆弧面和第一凹圆弧面,相邻两块中一块全预制轨下结构的第一凸圆弧面匹配另一块全预制轨下结构的第一凹圆弧面。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凸圆弧面和第一凹圆弧面的配合,配合面可滑动接触且圆弧滑动量无最小模数要求,可做到无极调差转向,拟合的曲线更为精准,适应隧道不同转弯半径的需求;并且相邻全预制轨下结构之间的接缝形成曲面接缝形态,将使结构接缝承受横向荷载时更为可靠,利于地震作用条件下的结构安全;全预制轨下结构适应的隧道转弯半径多样化、自由化,节约了工程投资,降低了施工组织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