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61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605021.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墩缓冲防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墩缓冲防撞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结构包含支架和至少两个阻尼部件,所述支架与桥墩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阻尼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于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于所述支架外侧,所述防护板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阻尼部件之间。采用本装置能有效避免所述阻尼部件受到的撞击力直接传递至所述桥墩,实现多级缓冲减震防撞功能,显著提高传统桥墩防撞措施的缓冲防撞能力,提高防撞装置在各类汽车冲击荷载下的适应性,能够避免未直接遭受撞击的或举例撞击部位较远的所述阻尼部件也参与耗能,有效降低耗能构件的更换频率,降低维保难度和费用,节省维保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81087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880966.4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5/073 ,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用金属耗能限位防落梁装置,包含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耗能组件,所述耗能组件包含两个波折板,所述波折板包含若干个朝向同侧凸出的C形段,两个所述波折板的C形段的开口背向设置,所述耗能组件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限位槽的纵向设置,所述耗能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一、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构件,所述活动构件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二的间距可调。采用本装置结构设计科学简洁,加工便利,安装方便,空间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耗能组件变形的稳定性,保证持续耗能的有效性,可显著提高防落梁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保护桥梁结构免遭地震破坏,益于震后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5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968002.5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力维 , 曾永平 , 董俊 , 庞林 , 陈克坚 , 郑晓龙 , 宋晓东 , 袁明 , 游励晖 , 杨国静 , 陶奇 , 李聪林 , 户东阳 , 徐昕宇 , 苏延文 , 陈长征 , 卢三平 , 颜永逸 , 周川江 , 陈星宇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1D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用延性构造墩的设计方法,以不改变初始弹性线刚度与容许应力控制的多遇地震强度为设计目标,由于填补的建筑材料内不配置受力纵筋与箍筋,在地震下多向耦合的往复荷载作用下,随着位移需求的增加,导致其与受约束混凝土的变形不协调,在地震作用下适时退出工作,即不计墩柱截面进入塑性后填补部分对整体承载力的提高,仅考虑填补的建筑材料对墩柱推覆曲线弹性段的刚度与强度的贡献。将内缩截面后的墩柱与填补外围材料的墩柱分别进行不同设防烈度下的抗震验算,有效解决了现有铁路墩柱的设计方法难以协调初始刚度需求与承载力超强的矛盾,降低了下部基础的造价与设计难度,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6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03104.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桥梁动力性能的评估方法,将桥梁信息以结构刚度和模态矩阵体现,采用模态叠加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引入虚拟体和标记点的方式,能够快速地建立需要加载的点的位置,且通过赋予虚拟体移动速度,可实现移动荷载的快速建立,便于快速进行竖向动力响应的评估,本申请的方法也能够较好的适用于横向动力响应的评估,能够便于移动荷载与非移动荷载的联合作用,实现多种荷载的叠加计算,计算效率高,计算模型简化,适应新型桥梁工程中在车辆作用下的桥梁动力分析的实际应用需求,特别适用于桥梁比选方案时对桥梁动力行为进行快速对比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5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8002.5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力维 , 曾永平 , 董俊 , 庞林 , 陈克坚 , 郑晓龙 , 宋晓东 , 袁明 , 游励晖 , 杨国静 , 陶奇 , 李聪林 , 户东阳 , 徐昕宇 , 苏延文 , 陈长征 , 卢三平 , 颜永逸 , 周川江 , 陈星宇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1D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用延性构造墩的设计方法,以不改变初始弹性线刚度与容许应力控制的多遇地震强度为设计目标,由于填补的建筑材料内不配置受力纵筋与箍筋,在地震下多向耦合的往复荷载作用下,随着位移需求的增加,导致其与受约束混凝土的变形不协调,在地震作用下适时退出工作,即不计墩柱截面进入塑性后填补部分对整体承载力的提高,仅考虑填补的建筑材料对墩柱推覆曲线弹性段的刚度与强度的贡献。将内缩截面后的墩柱与填补外围材料的墩柱分别进行不同设防烈度下的抗震验算,有效解决了现有铁路墩柱的设计方法难以协调初始刚度需求与承载力超强的矛盾,降低了下部基础的造价与设计难度,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625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68209.8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拱桥施工期大风预警方法及系统,包括提取预设时间的历史风速序列,对所述历史风速序列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插值处理与异常值剔除,同时进行平均化处理得到相应的预测风速序列;采用改进的VMD方法对预测风速序列进行多尺度分解、特征选取、重新组合,形成包含虚假成分的预测序列和可预测序列;基于ARIMA-GARCH模型进行建模,得到确定性风速预测值和风速残差序列;对所述风速残差序列进行纯随机性检验迭代自相关性评估,得到风速概率预测区间。本发明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精度高、区间带宽窄等优点,具有95%置信度的上包络值可为桥梁施工期风灾辅助决策、防灾减灾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42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94095.X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拉索悬索桥,包括至少一对负拉索,负拉索的上端锚固于悬索桥主缆处,负拉索的下端锚固于悬索桥主塔塔壁或者地面上。通过负拉索约束悬索桥主缆的变形,可减少主梁的竖向位移,提高桥梁的竖向刚度。在悬索桥主缆矢跨比和主梁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设置负拉索约束可以提高悬索桥的竖向刚度,特别适用于铁路和公铁合建大跨悬索桥结构竖向变形和梁端转角的控制,提高了铁路悬索桥和公铁合建悬索桥的竖向刚度,列车过桥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节约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898881.6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C1/00
Abstract: 大跨铁路桥梁和公铁合建桥梁竖向刚度控制的运营纵向坡度方法,以有效解决目前大跨铁路桥梁竖向刚度设计无依据和方法的难题。本发明通过控制列车过桥全程的桥面运营纵向坡度和运营纵坡差,保证了列车在桥上任意位置不会出现临时停车后爬坡困难,临时停车后溜逸、无法安全制动和列车脱钩和折钩等问题,实现了列车安全平稳通过全桥。避免了以往大跨度和多塔多主跨铁路桥梁,公铁合建桥采用统一挠跨比δ/L的缺陷,可充分利用、发挥各种大跨铁路和公铁合建桥梁的结构行为,有效减少桥梁结构部件的材料用量,显著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可根据列车活载和温度的纵向坡度反推成桥纵向坡度的允许值,以便设置合理的成桥纵向坡度和桥面线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305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77384.3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5G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弃渣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弃渣用溜槽结构,包括弃渣滑道,弃渣滑道包括至少两个滑道分段,滑道分段沿弃渣滑道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两个滑道分段相互可拆卸连接;弃渣滑道的内壁连接有至少两个消能挡坎,消能挡坎沿弃渣滑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弃渣滑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两个安装座,安装座沿弃渣滑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安装座远离弃渣滑道的一端用于和弃渣斜坡连接。本发明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弃渣溜槽采用水泥、混凝土在现场浇筑而成,无法重复使用,需要投入大量材料和资源反复建设弃渣溜槽,导致建设费用高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33834.X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桥墩接口连接构造及连接方法,其中装配式桥墩接口连接构造包含相邻设置的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还包含第一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设置于第一分块朝向第二分块的一面;第二凹凸结构,第二凹凸结构设置于第二分块朝向第一分块的一面;第二凹凸结构与第一凹凸结构之间具有注浆空腔;连接混凝土,连接混凝土填充于注浆空腔内;外包混凝土,外包混凝土沿桥墩周向包裹第一凹凸结构、第二凹凸结构和连接混凝土。本发明能解决现有的装配式连接构造施工繁杂且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