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57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910999256.0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系统,包括集水管路、上水管路、下水容器、多个横向管路、多个第一开关阀以及排水管路;所述集水管路设置于所述隧道的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用于汇集地下水;所述上水管路的顶端封闭;所述下水容器的顶端与大气连通;多个所述横向管路沿竖直方向分层设置,连通所述上水管路与所述下水容器;多个所述第一开关阀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管路上,用于控制相应的所述横向管路的连通或关闭;所述排水管路连通所述集水管路与所述上水管路,位于最下层所述横向管路的下方。本申请提供的隧道衬砌排水系统,通过分层设置的横向管路可以调节地下水水位高度,从而实现地下水限制性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825826.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 E02D31/08 ,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与高架桥合建抗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减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地下结构,将桥墩穿设在地下结构内,使得桥墩底部抵接地下结构底板上,在桥墩顶部架设高架桥;制备防水减震层,在地下结构侧板与土体之间设置防水减震层,在桥墩与地下结构顶板与底板连接处设置防水减震层,在地下结构顶板与底板外铺设防水卷材。本申请中地下结构与高架桥合建抗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其通过在泡沫混凝土中掺入防水剂,使得减震层兼具防水功能,同时采用防水涂料、复合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遇水膨胀止水环和镀锌钢板止水带以及聚硫密封胶等进行联合防水,保证了合建结构的长期耐久性,具备较好的可实施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2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81570.2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顶管机盲区开挖用铲刀及矩形顶管机,包括刀体,所述刀体包括逐渐增加宽度及厚度的刀尖、刀身和刀尾,所述刀尖、刀身和刀尾分别位于所述刀体的前端、中间和后端;所述刀体包括引导裂开土块向所述刀盘流动的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包括至少一段内凹的曲面,所述曲面始于所述刀尖,止于所述刀尾;所述曲面被配置为:引导裂开土块从刀尖向所述刀尾流动。本发明的一种矩形顶管机盲区开挖用铲刀及矩形顶管机,能在掘进距离较长的施工中,解决不易清除盾壳与刀盘切口之间盲区的问题,且无需较大的安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41161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52967.0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扶壁式挡墙包括多层第一子挡墙,多层第一子挡墙沿扶壁式挡墙的高度方向排列,相邻两层第一子挡墙彼此连接;第一子挡墙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墙面板及多个支柱,第一墙面板和各支柱均设置于第一底板的顶侧,各支柱与第一墙面板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墙面板朝向土体的一侧,沿扶壁式挡墙的高度方向,上层第一子挡墙的第一底板支撑并连接于下层第一子挡墙的第一墙面板和各支柱的顶端。该扶壁式挡墙为可装配式挡墙,能够实现工厂化预制后现场进行拼装,增加了挡墙的支挡高度,提升了施工效率,受天气因素影响小;在底板上增设多个支柱,使第一子挡墙形成整体式结构,提升了其整体受力特性,提升了扶壁式挡墙的抗滑移能力和自身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529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06597.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叠线隧道,包括上下叠线的两条隧道和连通两条所述隧道的排水管路;两条所述隧道沿水平方向的投影和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均不重合;每条所述隧道包括具有通孔的衬砌和沿所述隧道纵向设置的排水沟;所述排水管路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条所述隧道的通孔并连通对应的所述排水沟,以将上叠线的所述隧道的所述排水沟中的积液引流至下叠线的所述隧道的排水沟中。上叠线的隧道中的液体汇集至排水沟中,通过排水管路将上叠线的隧道的排水沟中的积液引流至下叠线的隧道的排水沟中。如此,可以不必在上叠线的隧道内设置废水泵房,减少废水泵房的工程投资和后期运营维保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910447656.0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体,支撑体包括:插入段部,用于插入桩体的孔内;支承段部,与插入部连接;第一填充腔,设置于插入段部内;第一开口,设置于插入段部远离支承段部的一端,与第一填充腔连通;连接通道,设置于插入段部的侧面,与第一填充腔连通;插入段部插入桩体的孔内的状态下,桩体的孔内的填充体能够通过连接通道和第一开口填充于第一填充腔内;第一填充腔、连接通道和第一开口内的填充体凝固的状态下,支撑体能够基于连接通道内凝固的填充体与桩体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体,插入段部能够顺畅地插入桩体的孔内,降低了支撑体插入桩体的孔的难度,变向地缩短了支撑体插入桩体的孔内所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30700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0586522.7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盾构穿越不良地层洞内注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仓、激振系统以及测量系统;所述试验仓包括仓体、模型、注浆加固体以及填充物,所述仓体具有开口,所述模型覆盖在所述开口上,所述模型与所述仓体共同限定出容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容腔内,所述注浆加固体用于加固所述填充物;所述测量系统配置为检测所述模型承受来自所述填充物的载荷;所述激振系统配置为向所述模型施加循环载荷。本申请的一种用于模拟盾构穿越不良地层洞内注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具有分析结果精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66301.0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装配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跨座式单轨隧道技术领域,包括底部定位梁、侧部预制块和中部预制块。底部定位梁横向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侧部预制块,各侧部预制块的底端面均抵接隧道底部构件;中部预制块设置底部定位梁的顶端面上,并在中部预制块和底部定位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中部连接组件。并且,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跨座式单轨隧道装配式轨道结构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装配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在适应隧道支护体系的前提下,不仅能够完成隧道中跨座式单轨轨道结构的准确构建,还能够保障跨座式单轨轨道结构和隧道之间载荷传递保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56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910085344.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道路施工领域,提供一种道路扩建结构及道路扩建方法,其中道路扩建结构包括: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预制墙体设置在待扩建道路的路面的侧面;在预制墙体的顶部设有剪力槽;剪力槽的一侧槽壁与预制墙体的顶部相连,预制悬臂板的一端插入剪力槽的内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扩建结构通过采用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使得工厂化预制与现场其他阶段施工可同时进行,缩短工期;且采用悬臂板结构减少了占地,避免了在陡坡或者江河边修建下挡结构,减少下挡规模及难度、降低桥梁占比,在土石方、挡护圬工量、征用地规模方面优势显著;且采用剪力槽使预制墙体与预制悬臂板相连,可以增强带路抵抗弯矩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90319.3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和包含其的盾构管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套筒和嵌设在套筒内并可在套筒内往复运动的支撑构件以及与支撑构件端部可拆卸连接的端帽,并通过将套筒嵌设在盾构管片上并连通其两侧,利用支撑构件对盾构管片提供支撑力,并利用支撑构件实现盾构管片安装后对超挖空间的再次注浆。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和包含其的盾构管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通过支撑构件减小盾构管片上浮量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超挖空间的再次注浆,有效减少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管片的上浮量和地表沉降量,且其结构简单,施工便捷,上浮控制效果好,能够广泛应用于隧道施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