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8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9619.9
申请日:2022-11-04
申请人: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丰城市交通运输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空间缆索桥初始平衡状态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主塔和吊杆为分段节点,将主缆划分为多个小段,并设定相邻分段节点间的主缆小段为直线;基于主缆划分结果,对相邻分段节点间的主缆小段的空间参数进行计算,并确定各主缆小段的受力情况;根据主缆小段的受力情况和长度,计算得到各主缆小段的无应力长度。本发明无需依赖有限元程序,直接建模即可实现对悬索桥的分析,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57920.6
申请日:2024-07-17
申请人: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丰城市交通运输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吊杆力及桥面线形调整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测量每个索夹下的两根吊杆力,根据所述吊杆力计算实测吊杆合力,根据理论吊杆合力和所述实测吊杆合力计算吊杆合力偏差;根据所述吊杆合力偏差对每个索夹下的吊杆合力进行均匀性调整;调整吊杆力偏差及桥面线形;根据最终索力偏差值以及最终桥面线形偏差值计算出设定的边界条件下的无应力长度增量向量值,完成最终的调整。所述方法在调整吊杆力偏差均匀性的同时,也将索夹合力的总偏差进行了调整,所以后续调整只须对部分吊杆调整,极大减小了后续吊杆力偏差调整的工作量,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6498.0
申请日:2023-07-12
申请人: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丰城分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顶推桥梁竖曲线控制自适应算法,包括:在顺桥向的支撑梁体范围内布置有n个临时墩的支点;在关键工况,计算各个支点抄垫标高,以调节对应的支点抄垫;在非关键工况,计算各个支点抄垫脱空高度,以调节对应的支点抄垫。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推桥梁竖曲线控制自适应算法,根据桥梁顶推过程中的不同工况,分别采用不同算法进行支点抄垫,在关键工况,计算支点抄垫标高作为调节指令,能消除支点沉降的影响,确保梁体落顶反力均匀可控,在非关键工况,计算支点抄垫脱空高度作为调节指令,测量方法简单、快捷,两种算法组合应用,确保梁体在不同姿态下顶推竖曲线与目标竖曲线保持一致,合理控制落顶反力,兼顾桥梁顶推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09498.8
申请日:2023-06-14
申请人: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丰城分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1D21/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推桥梁结构自适应纠偏方法及装置,该顶推桥梁结构自适应纠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顶推时桥梁结构纵向线两端的实时平面坐标;根据桥梁结构纵向线两端的初始平面坐标、实时平面坐标和横向顶推设备的纵桥向坐标,确定桥梁结构在横向顶推设备处的横向偏位量;基于桥梁结构在横向顶推设备处的横向偏位量,修正桥梁结构的偏移。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大、长型桥梁,现有技术中做通长标记线或在各顶推临时墩处设观测点较为繁琐,影响施工进度,且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53102.0
申请日:2023-04-04
申请人: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1D2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梁分段式顶推施工的线形控制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判断拼装平台最前端支墩按目标标高抄垫后的状态;若处于压实状态,根据待拼装梁段测点位置、已拼装梁段尾端测点位置、导梁尾端测点位置和目标拼装线形,确定待拼装梁段测点与已拼装梁段尾端梁底的相对标高;若处于脱空状态,根据待拼装梁段测点位置、已拼装梁段上两个测点的位置、已拼装梁段尾端测点位置,确定待拼装梁段测点到设定水平线的竖直距离;根据待拼装梁段测点与已拼装梁段尾端测点位置梁底的相对标高或者待拼装梁段测点到设定水平线的竖直距离,将待拼装梁段与已拼装梁段拼装。解决了在脱空状态下,梁段拼装的精确线形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94655.8
申请日:2020-12-29
申请人: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1D21/00 , E01D19/02 , E01D101/28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应力钢束与预制桥墩节段同步安装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含步骤:S1:在浇筑桥梁的桥墩基础时,将钢绞线束的一端固定在桥墩基础内;S2:将预制桥墩节段吊运至桥墩基础上方,且预制桥墩节段底面距离桥墩基础留有一段距离;S3:将牵引绳从预应力孔道从上至下穿入,并连接固定钢绞线束的另一端;S4:移动预制桥墩节段,钢绞线束穿入预制桥墩节段的预应力孔道;S5:待钢绞线束完全穿过预应力孔道,并呈竖直状态,缓慢下放预制桥墩节段至其底面贴合桥墩基础的顶面;本申请采用柔性的钢绞线束作为预应力钢束,在完成钢绞线束穿束的同时,进行预制桥墩节段的安装,且钢绞线束的锚固工作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01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57569.X
申请日:2020-12-25
申请人: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模系统及空心桥墩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所述内模系统包含多节首尾相连的内模装置,每节内模装置包含由多块弧形模板组成的外框模板组件,以及驱动弧形模板向内收缩和转动的电机;工作状态的外框模板组件呈圆管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外框模板组件内,电机通过可伸缩的推杆组件与弧形模板连接;脱模状态的外框模板组件相对预制好的空心桥墩内壁形成脱模间隙。本申请内模系统及空心桥墩的施工方法,能够充当装配式空心桥墩的内模,能够实现高效脱模,便于拆卸,且可重复利用,且空心桥墩的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156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57907.9
申请日:2019-04-01
申请人: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碧波 , 陈庆丰 , 卢炜 , 胡吉星 , 王东辉 , 赵进文 , 左少华 , 胡伟 , 陈洪军 , 陈涛 , 袁灿 , 邓永锋 , 刘科 , 吴汉湘 , 钱玉山 , 赵炜 , 龙行军 , 周磊 , 朱建华 , 魏兴华
IPC分类号: B28B2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钢筋骨架的移动式钢胎架及其制作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该装置包括固定架、导轨、移动架和调整架组件,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所述移动架设于所述导轨上且可以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调整架组件包括多个不同长度的调整架,多个所述调整架择一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固定架和移动架之间,所述调整架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架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移动架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钢筋骨架的移动式钢胎架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同一类型的钢胎架只能制作单一尺寸钢筋骨架的问题,结构灵活,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7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59145.X
申请日:2022-08-31
申请人: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篮拱吊杆参数确定方法及提篮拱吊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吊杆两端在拱肋和主梁销轴处的水平距离和竖向距离;根据吊杆两端在拱肋和主梁销轴处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向距离,确定吊杆安装理论长度,结合吊杆的基本参数,确定吊杆安装所需长度;根据吊杆安装理论长度和吊杆安装所需长度,确定吊杆可调增长长度。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吊杆长度不准确,可能造成吊杆偏短,吊杆安装不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23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80649.7
申请日:2022-06-16
申请人: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荷载试验轮位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获取各个工况下的影响线形;建立包括加载车模型、排数、列数、首排车位置、每两排车之间间距的加载模型;设定初始加载车模型、初始列数和每两排车之间初始间距,在影响线最大值设定范围内设置首排车,使加载效率处于1.0~1.05之间,确定各个工况下的排数;根据各个工况下的排数和设定加载效率,确定各个工况下的首排车的设置范围,将排数相同且首排车设置范围有重叠部分工况下的轮位合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工况计算出来的轮位需要全部进行现场试验,会造成现场试验工作量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