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6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195215.8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供电段
Inventor: 李曌宇 , 马时达 , 缪弼东 , 宋东海 , 陈军 , 张焜森 , 齐佳风 , 钟建伟 , 朱海燕 , 闫锐毅 , 缪智勇 , 张蔚 , 汤少杰 , 王晨 , 马进军 , 高峰 , 陆登山 , 张斌 , 张峰 , 刘亚光 , 饶洪伟 , 刘建丁 , 侯瑞 , 李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神经网络学习方法检测高铁接触网吊弦缺陷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获取待检测图像,待检测图像中含有吊弦;步骤S102、将待检测图像输入到目标识别模型中,筛选出吊弦上带有凸起的图像;步骤S103、根据带有凸起的图像,获取与凸起突变点预设距离内正常吊弦的切线斜率,并将该正常吊弦的切线斜率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得凸起突变点处理想的吊弦的切线斜率;步骤S104、根据凸起突变点处理想的吊弦的切线斜率判断凸起是毛刺还是硬弯。本发明能够通过利用凸起突变点处吊弦的切线斜率就能够检测出凸起是硬弯还是毛刺,兼顾了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硬弯和毛刺的检测精度能够达到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266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95215.8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供电段
Inventor: 李曌宇 , 马时达 , 缪弼东 , 宋东海 , 陈军 , 张焜森 , 齐佳风 , 钟建伟 , 朱海燕 , 闫锐毅 , 缪智勇 , 张蔚 , 汤少杰 , 王晨 , 马进军 , 高峰 , 陆登山 , 张斌 , 张峰 , 刘亚光 , 饶洪伟 , 刘建丁 , 侯瑞 , 李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神经网络学习方法检测高铁接触网吊弦缺陷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获取待检测图像,待检测图像中含有吊弦;步骤S102、将待检测图像输入到目标识别模型中,筛选出吊弦上带有凸起的图像;步骤S103、根据带有凸起的图像,获取与凸起突变点预设距离内正常吊弦的切线斜率,并将该正常吊弦的切线斜率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得凸起突变点处理想的吊弦的切线斜率;步骤S104、根据凸起突变点处理想的吊弦的切线斜率判断凸起是毛刺还是硬弯。本发明能够通过利用凸起突变点处吊弦的切线斜率就能够检测出凸起是硬弯还是毛刺,兼顾了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硬弯和毛刺的检测精度能够达到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17142.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L5/0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附加导线的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附加导线上安装用于实时监测的多个应力应变检测单元,监测附加导线的静态应力与动态应力;分区域布置包括第一存储模块、第一终端模块的中转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处理模块按照预设条件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运算,超过阈值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包括第二终端模块和警示模块的检测分析单元;所述检测分析单元进行数据计算,将寿命预测模型与基准数据比较获得评估结果,并在必要时进行示警。分层级设置功能部件的监测系统可以降低总体成本,加强重点区域监控,减少误报率,提升工作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17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410303451.6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用绝缘子状态检测方法,属于电气化铁路设备状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装置包括:风洞设备、转盘、振动电机、轴向力作动器、侧向力作动器和激励装置;本申请的检测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模拟绝缘子在列车行驶时的真实工况,使得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实际使用环境,能够全面评估绝缘子在振动、载荷和其他外部环境因素下的状态性能,以便更好地模拟实际工作条件,提高电气化铁路用绝缘子检测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03711.X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杵环杆的疲劳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铁路设备疲劳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疲劳检测机主体,疲劳检测机的第一驱动杆通过拉力索与杵环杆的单孔耳环柔性连接,第二驱动杆通过杵头夹持机构与杵环杆的杵头刚性连接;设置在底座上的杵环杆水平检测机构位于连杆的正下方;设置在底座上的杵环杆水平调整机构位于单孔耳环的正下方;设置在单孔耳环与连杆的连接处上方的激振机构;杵环杆上设置有多个应变片;本申请能够更真实地模拟杵环杆在实际工作条件下、不工况下的受力、振动等环境,使得检测结果更具可靠性和代表性,有助于更好地评估产品的疲劳性能,指导产品改进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450373.8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曌宇 , 齐佳风 , 朱海燕 , 饶洪伟 , 周启斌 , 曲云飞 , 许刚 , 陈晓 , 高峰 , 张玉平 , 张斌 , 黄永辉 , 崔超 , 王瑞 , 闫亚楠 , 焦伟峰 , 刘亚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缘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低可见度下基于边缘滤波的高铁原始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摄像设备进行数据采集、S2基于边缘像素点是否围合识别目标部件、S3零件位置检测、S4报警;本发明以参考像素点为基准,采用极坐标的方式,计算基于参考像素点的梯度方向和梯度距离即极轴长度的极小值,从而计算出以参考像素点为基准的图像中的零件边缘,极大的提高了计算精度,特别是当零件边缘被遮盖时,可以通过远离零件边缘的像素参考点作为基准,特别是可以有多个参考像素点作为重复基准来计算零件边缘,提高了在低可见度条件下的边缘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084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246915.5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0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识别缺陷的图形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角度校正模型,用于获取待识别图形中设备的角度校正参数;设置辨识模型,将角度校正参数与待识别图形输入辨识模型,由辨识模型输出辨识结果,所述设备的角度校正参数,用于表征图形中设备相对于参考角度的偏差。本发明公开的适用于识别缺陷的图形分析方法,极大提高了图形缺陷的辨识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84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46915.5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识别缺陷的图形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角度校正模型,用于获取待识别图形中设备的角度校正参数;设置辨识模型,将角度校正参数与待识别图形输入辨识模型,由辨识模型输出辨识结果,所述设备的角度校正参数,用于表征图形中设备相对于参考角度的偏差。本发明公开的适用于识别缺陷的图形分析方法,极大提高了图形缺陷的辨识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4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56831.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供电段
Inventor: 赵广智 , 朱海燕 , 陈国成 , 侯瑞 , 周子凯 , 张彦逸 , 吕策 , 闫英武 , 郄燚明 , 夏志远 , 张超 , 胡佳宾 , 孙志强 , 陶虹明 , 张泽阳 , 王彦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棘轮补偿偏斜的检测方法,属于电气化铁路设备状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获取接触网检测图像数据,筛选出棘轮检测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出关键点数据;根据所述关键点数据与模型图像中的对照点数据,计算得到棘轮补偿偏斜程度估计值,并根据所述估计值与通过实际故障案例历史数据训练模型计算得出的偏斜指数,确定偏斜检测结果。本发明使用真实数据作为评判标准,使用数据转换方法计算棘轮补偿偏斜程度估计值,可以准确评价棘轮补偿结构的偏斜程度,为接触网棘轮的故障预防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917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03451.6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用绝缘子状态检测方法,属于电气化铁路设备状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装置包括:风洞设备、转盘、振动电机、轴向力作动器、侧向力作动器和激励装置;本申请的检测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模拟绝缘子在列车行驶时的真实工况,使得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实际使用环境,能够全面评估绝缘子在振动、载荷和其他外部环境因素下的状态性能,以便更好地模拟实际工作条件,提高电气化铁路用绝缘子检测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