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的地下换装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39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89629.8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架的地下换装系统,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运用维护技术领域。所述转向架的地下换装系统包括基坑单元,用于提供地下作业空间;龙门架单元,安装在基坑单元上,用于将列车抬起和放下;活动轨道桥单元,安装在基坑单元上且位于龙门架中间,用于转向架的承载和转运;移动升降车单元,用于移动和升降活动轨道桥单元。本发明通过基坑单元提供了地下作业空间,在基坑单元上设置龙门架单元,可以单独抬起需要更换的列车车厢,无需架起整列动车组,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节省人力物力。活动轨道桥单元可以承载和转运转向架,通过移动升降车单元将活动轨道桥单元下降到地下进行转移和更换。

    一种磁浮列车车体支撑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0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811107869.0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车体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车体底部的滑台横梁设有若干间隔均匀架车位,每个架车位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架车点,设置多个支撑点,用于保证均匀受力;所述架车位底部设有与对称的两个架车点匹配的固定式支撑架和对应一个架车点的移动式支撑架,且所述固定式支撑架和移动式支撑架的支撑点的总和一定,相互配合设置形成部分固定支撑定位,部分移动精确配合对位并支撑车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车体支撑系统的安装方法。本发明设置多个支撑点,解决传统支撑系统和方法使得车体受力不均的问题。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立体全方位智能吹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33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0126840.5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立体全方位智能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风系统(1)、电气控制系统(2)、移动吹扫系统(3)、以及排风除尘系统(4);所述移动吹扫系统(3)包括底部移动吹扫机器人(31)和顶部移动吹扫机器人(32);所述排风除尘系统(4)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作业区域;所述供风系统(1)通过柔性管道与所述底部移动吹扫机器人(31)和顶部移动吹扫机器人(32)连接,为其提供高压空气;所述电气控制系统(2)用于监控轨道交通车辆吹扫车间内的环境参数。本发明快速而高效地清除车辆的灰尘,改善了吹扫库内的作业环境,实现了轨道交通车辆车底、车侧、车顶立体全方位吹扫。

    一种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3568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533456.6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属于高速磁浮车辆技术领域,其通过高速磁浮车辆底部转向架底面上伸缩转动部件、连杆和走行轮对等部件的对应设置,形成了高速磁浮车辆底部可伸缩转动的应急轮结构,为应急制动后高速磁浮车辆的转移提供辅助。本发明的高速磁浮车辆的应急轮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在不干扰高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列车应急停下后的车体支撑以及走行引导,确保列车拖曳时其车体底部的滑橇机构可以远离滑行轨的轨面,避免滑橇机构和滑行轨的过度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高速磁浮车辆应急拖曳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推动高速磁浮交通应急疏散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一种动车组全身360度全覆盖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18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43202.5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全身360度全覆盖检测系统,包括底部检测装置和中上部检测装置;所述底部检测装置包括风机异响检测单元(2)和设于接触式擦伤检测(8),所述风机异响检测单元(2)一端设有深层次探伤单元(3),所述深层次探伤单元(3)一端设有轮对外形检测单元(4);所述中上部检测装置包括车窗图像监测单元(1)、受电弓磨耗及压力检测单元(9)和车顶设备动态检测单元(10)。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方法。本发明检测系统,针对动车组不同部件和位置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动车组通过检测棚即可获得车辆各个部件的检测结果,快速而高效地获得动车组的故障信息,检测效率高,减少人工检测作业工作量。

    一种动车组正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63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88824.X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正线检测方法,在动车组依次经过时:探测和发出来车和离车信号;统一识别车号信息、车次信息;通过动车组轴承状态监测装置TADS对动车组轴承进行动态检测;通过动车组故障动态检测装置TEDS对车体底部、侧部裙板、车端连接装置、转向架运行故障进行动态检测;通过轮对尺寸动态检测系统TWDS检测车轮外形尺寸;通过车辆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TPDS对轮轨力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车辆的运行状态、超偏载、车轮不圆度、车轮踏面擦伤;通过设备间内的室内处理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和异地远程传输。实现了对动车在线运行部件状态检测及通过网络对异地运用所检修作业质量的监控,提高了故障产生初期的预警能力和联网追踪能力。

    一种适用于磁浮车辆的侧式受流器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4607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00259.2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磁浮车辆的侧式受流器试验装置,包括机箱及共同安装在所述机箱上的输入配电单元、微机控制器、伺服驱动单元、按键操作单元、检测单元和受流器安装板;伺服驱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编码器及由伺服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机构,检测单元包括测力传感器和传感器压头,滚珠丝杠机构的丝杠通过测力传感器与传感器压头连接,以用于驱动传感器压头朝受流器安装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传感器压头顶住受流器的受流滑靴上的碳滑板,微机控制器通过该测力传感器获得压力值及该伺服编码器获得位移值。本发明的结构与侧式受流器的结构相配合,能够很好地适应侧式受流器的检测工作,测量精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