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646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010028123.1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柱灌浆套筒连接的多功能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下层预制柱柱顶预留的钢筋定位装置、上层预制柱柱底预留的灌浆套筒定位装置,下层预制柱柱顶预留的钢筋定位装置、上层预制柱柱底预留的灌浆套筒定位装置均在预制圆截面柱生产时进行预埋,在施工现场进行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的灌浆套筒连接时,通过下层预制柱柱顶预留的钢筋定位装置、上层预制柱柱底预留的灌浆套筒定位装置之间的快速定位对齐来实现上层预制柱柱底灌浆套筒与下层预制柱柱顶预留钢筋之间的对准,从而提升构件的装配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构件接缝处的抗剪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780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711107052.9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俊 , 杨劲 , 宋怀金 , 潘国华 , 李敬学 , 罗汉斌 , 李庆 , 黄咏梅 , 鲍华 , 陶勇 , 郭盛 , 毛家茂 , 黄金伟 , 蔡桦 , 王勇 , 余文彬 , 李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屋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屋面顶板以及位于屋面顶板下方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屋面底板,相邻的两个屋面顶板之间通过锁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支座龙骨和扣盖,所述屋面顶板的端部夹设于支座龙骨与扣盖之间,支座龙骨与扣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压紧屋面顶板,所述扣盖上方设有盖帽,所述盖帽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反向弯折的扣接部,两个所述扣接部分别勾扣于所述扣盖的两端,且分别与相应的两个屋面顶板的端部扣接,所述螺栓与扣盖均罩盖于所述盖帽内。本发明的盖帽的两端分别勾扣于扣盖的两端,且与屋面顶板的端部扣接,有效避免了螺栓处以及屋面顶板与锁紧装置连接处的渗漏,增强屋面系统的防水性能以及抗风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45787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539825.5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暗藏式检修马道的金属屋面系统,包括多个檩条、安装于檩条上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屋面底板、位于屋面底板上方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屋面顶板,相邻的两个屋面顶板之间通过锁紧装置固定连接,还包括马道梁及与马道梁固连的马道板,马道梁和马道板均收容于其中一屋面顶板与下方相邻的屋面底板之间且马道板托护该屋面顶板,马道梁与至少部分檩条固连。马道梁和马道板可与马道板顶面上的屋面顶板一起构成可供检修人员通行的检修马道,由于检修马道的主体部件都收容在金属屋面内部,解决了外露式金属屋面检修马道影响建筑美观、造成屋面漏水隐患的弊病,本金属屋面系统具有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建筑美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80600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711105783.X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庆 , 潘国华 , 黄咏梅 , 陈学民 , 杨劲 , 陶勇 , 宋怀金 , 鲍华 , 张志阳 , 彭俊 , 郭盛 , 方显 , 蔡桦 , 董静 , 黄金伟 , 余文彬 , 游珊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保温性能的双层屋面系统,包括多个檩条、安装于檩条上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屋面底板以及位于屋面底板上方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屋面顶板,所述屋面顶板与所述屋面底板之间填充有第一保温材料,相邻的两个檩条之间填充有第二保温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提高保温性能的双层屋面系统,在屋面顶板与屋面底板之间以及相邻的檩条之间均填充保温材料,通过设置两层保温材料,可确保屋面系统的保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1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40313.8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Q50/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下方综合体空间立体安全疏散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构建由首层架空避难走道及与地下空间首层连通的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组成的立体安全疏散体系;步骤S2.建立地下交通枢纽BIM精细化三维建筑模型并进行优化直到协同碰撞检查不再出现碰撞点结果;步骤S3.以降低安全设施设置成本和减少疏散时间为目标构建双层规划数学模型;步骤S4.采用遗传算法对所述步骤S3中的双层规划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最优解。本发明对疏散设施布局进行优化,构建了道路下方综合体空间立体安全疏散体系,保障了综合体地下空间复杂客流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744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671951.1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文胜 , 雷升祥 , 李庆 , 丁正全 , 王华兵 , 傅萃清 , 沈学军 , 黄伟 , 张扬 , 梁田 , 邓波 , 王明文 , 贠毓 , 熊馨 , 许洋 , 尹巧 , 安晓晓
IPC: G05D1/02
Abstract: 一种地下空间智能导引方法,在地下空间或地上建筑空间中安装多个位置装置;判断用户是否输入所需引导的起始点和终点;若用户未输入所需引导的起始点,则用户根据自身的移动设备向四周发射只有位置装置能匹配的信号;根据电磁波信号方向与移动设备到位置装置距离,得到移动设备到区域内的位置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位置装置的三维坐标和移动设备与位置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得到移动设备的三维坐标,并作为起始点;根据所得到的起始点坐标及目标坐标,通过遗传算法对于多点之间进行路线规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地下建筑空间内部的路线进行规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620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710922959.4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学民 , 杨劲 , 罗汉斌 , 盛晖 , 郭盛 , 李敬学 , 潘国华 , 陶勇 , 李庆 , 鲍华 , 宋怀金 , 刘云强 , 张志阳 , 毛家茂 , 刘丰 , 熊铁婴 , 孙本昊
IPC: E04B2/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幕墙的横向节点结构,包括夹设于相邻两立柱之间的横梁以及上下相邻布置的两块幕墙板,两幕墙板通过连接组件安装于横梁上,连接组件包括压块和两块底板;压块包括压板和支座,压板包括压靠在两幕墙板外表面的压靠部以及夹设在两幕墙板之间的垫托部,支座包括两块连接板,两连接板分别紧固于横梁的上下两个侧面上;两底板分列于横梁的上下方,均包括安装段和封装段,安装段紧固于横梁上,封装段与幕墙板的内表面抵紧。上述横向节点结构,压块和底板均与横梁直接固连,结构简单、受力合理,连接结构稳定性好。压块、底板的固定部位均位于室内,可在室内对压块、底板、装饰条盖板以及幕墙板等进行检查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7558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710919026.X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铁婴 , 盛晖 , 刘丰 , 杨劲 , 李庆 , 罗汉斌 , 孙本昊 , 陈学民 , 潘国华 , 李敬学 , 陶勇 , 鲍华 , 宋怀金 , 毛家茂 , 郭盛 , 刘云强 , 张志阳
IPC: E04B2/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室内更换的幕墙节点结构,包括立柱、连接机构和玻璃面板,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底板、压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压块、底板和立柱由外向内依次连接,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立柱侧面连接,所述压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立柱侧面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供玻璃面板插入夹紧的通槽;本发明盖板和底板通过卡扣咬合连接,玻璃面板通过底板和压块内外的挤压进行固定,因而压块、盖板和底板均可在室内进行安装拆卸,可方便在室内对玻璃面板组件进行检查和更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室内更换的幕墙,包括至少两块玻璃面板和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节点结构,构造简单,传力明确,且便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440313.8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Q50/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下方综合体空间立体安全疏散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构建由首层架空避难走道及与地下空间首层连通的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组成的立体安全疏散体系;步骤S2.建立地下交通枢纽BIM精细化三维建筑模型并进行优化直到协同碰撞检查不再出现碰撞点结果;步骤S3.以降低安全设施设置成本和减少疏散时间为目标构建双层规划数学模型;步骤S4.采用遗传算法对所述步骤S3中的双层规划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最优解。本发明对疏散设施布局进行优化,构建了道路下方综合体空间立体安全疏散体系,保障了综合体地下空间复杂客流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76836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386869.X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空间品质评价及其可视化呈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图收集机器人收集现有地下空间的图片;将收集的图片投入到数据收集平台中,通过众包机制收集各图片的空间明暗度、空间舒适性、空间丰富度、环境艺术性四个指标的评价结果;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得到用于根据图片特征推断图片评分数据的模型;重复进行上述步骤,直至模型的准确度达到要求;获取需要评价的地下空间的图片以及坐标,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各图片进行评分;按评分高低用不同颜色对地下空间平面图上的各个地点进行标注形成评分结果平面分布图并进行显示。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地下空间图片缺失的问题,实现了高准确度的地下空间品质评价及其可视化呈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