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0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23640.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市政道路的局部开挖沟槽快速回填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1)土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2)制备生态泥浆粘结剂:由巴式生孢八叠球菌菌液、胶结液、开挖土体过筛后的细粒土、熟石灰和高炉矿渣混合制成;(3)砌块原材料混拌:将现场开挖的土体与生态泥浆粘结剂、水置于搅拌设备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砌块成型装置;(4)砌块成型;(5)砌块回填及注浆:开挖沟槽采用生态混合土砌块砌筑回填,砌块间用生态泥浆粘结剂注浆粘结。本发明通过预制砌块替代传统填料压实成型,砌块结构强度高,填筑完成后无需再对土体进行压实处理,有效消除后期路面沉降隐患;制备的生态泥浆一物多用,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39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823640.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市政道路的局部开挖沟槽快速回填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1)土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2)制备生态泥浆粘结剂:由巴式生孢八叠球菌菌液、胶结液、开挖土体过筛后的细粒土、熟石灰和高炉矿渣混合制成;(3)砌块原材料混拌:将现场开挖的土体与生态泥浆粘结剂、水置于搅拌设备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砌块成型装置;(4)砌块成型;(5)砌块回填及注浆:开挖沟槽采用生态混合土砌块砌筑回填,砌块间用生态泥浆粘结剂注浆粘结。本发明通过预制砌块替代传统填料压实成型,砌块结构强度高,填筑完成后无需再对土体进行压实处理,有效消除后期路面沉降隐患;制备的生态泥浆一物多用,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546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86991.6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28/12 , C04B18/167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轻质混凝土的可控低强度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可控低强度材料包含固体材料、添加剂和拌合水;所述固体材料包括凝胶材料15%~25%,细骨料75%~85%;所述细骨料包括再生细骨料和机制砂;所述再生细骨料为废弃轻质混凝土细骨料,所述机制砂占细骨料质量的0%~20%,再生细骨料占细骨料质量的80%~100%。本发明通过将废弃轻质混凝土作为细骨料的主要成分,再通过合理的配比设计,成功制备出一种流动度为200~320mm、泌水率<3%、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0.3MPa且小于2.1MPa的可控低强度材料,相对于传统回填材料,该CLSM具备自流平、自密实的特性,能顺利到达回填施工狭窄区域,且不需再压实处理,干缩小,保证了回填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21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55733.4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市政道路开挖回填施工的砌块预制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框架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框架上的加料搅拌装置、集料称重装置、集料分散均匀装置、砌块成型装置;加料搅拌装置用于将开挖土体、粘结剂、添加料混合搅拌后输送至集料称重装置;集料称重装置用于对加料搅拌装置输送的混合土料进行称重,并将达到设定值的混合土料输送至集料分散均匀装置;集料分散均匀装置用于对集料称重装置输送的混合土料进行分散处理,以使处理后的混合土料均匀落入砌块成型装置;砌块成型装置用于将集料分散均匀装置输送的混合土料压制成砌块,并将成型砌块输送至砌块卸载区。本发明不仅降低了回填难度,而且提高了回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15383.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诱导混合废弃物固结生态改良再生填料的方法,其中微生物采用巴氏生孢八叠球菌,将巴氏生孢八叠球菌菌液、胶结液直接拌入填料原材料中混拌均匀制成再生固废混合填料,所得再生填料可用于路基填筑、堤坝回填、边坡防护等工程。本发明应用交叉学科,使用生物化学技术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克服了传统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不良填料的高成本、高污染、受不同地域限制等问题,同时为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在大规模现场应用时填料固化的不均匀问题提供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43995.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E01C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路基压实问题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路基压实检测数据样本、路基问题类型数据样本;建立初始贝叶斯分类模型;将路基压实检测数据样本输入至初始贝叶斯分类模型,输出对应的路基问题类型数据,训练初始贝叶斯分类模型,得到训练完备的贝叶斯分类模型;根据训练完备的贝叶斯分类模型对路基压实问题进行诊断。通过构建贝叶斯分类模型对进行路基压实问题诊断,不仅缩短了检测时间,能够及时诊断出路基压实问题,并且由于贝叶斯分类模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因此,能够保证最终对路基压实问题的诊断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0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142440.X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动态回弹模量三维点阵型路基路面压实质量评估方法,所述动态回弹模量三维点阵数据的路基路面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待评估公路施工的典型作业面,将典型作业面的结构层均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的中心位置作为动态回弹模量测点,获取动态回弹模量测点的回弹模量数据;步骤二:获取每个检测区域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即为标准值;步骤三:根据每个检测区域内的压实质量控制指标与回弹模量数据建立关系曲线;步骤四:根根据关系曲线判断回弹模量数据距离标准值的差距大小,然后将差距分类,对应深浅不同颜色。本设计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快速获得现场作业面压实质量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50383.9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体积控制的松散粒料静压成型模具,所述基于体积控制的松散粒料静压成型模具包括底板、一横向模具板、二横向模具板、一纵向模具板、二纵向模具板与调节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央平行设置有一横向模具板、二横向模具板,一横向模具板、二横向模具板的左侧之间通过一纵向模具板连接,一横向模具板、二横向模具板的右侧之间通过二纵向模具板连接,所述一横向模具板、二横向模具板、一纵向模具板与二纵向模具板之间设置有成型区;所述一横向模具板、二横向模具板之间位于成型区内设置有两个调节板。本设计模具的拆卸和安装更加的方便,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随时调节,随时的安装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96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191649.6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拍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边坡开挖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测量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用户终端;测量系统包括遥感卫星、无人机、辅助定位装置。通过遥感卫星对施工区域进行地形绘制,通过三维GIS软件得到地形图;在施工区域的边缘设置辅助定位装置,通过辅助定位装置获得辅助定位信息;通过无人机对施工区域进行航空拍摄得到航拍信息;信息管理平台根据辅助定位信息和航拍信息建立边坡三维模型,将岩土特征信息与地质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分析得到岩土分析信息,将地形图与边坡三维模型进行叠合得到数字化图像模型;通过用户终端查看信息、模型。本发明能够实现道路边坡施工现场的可视化监测和智能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13897.8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路基分层压实质量在线智能管控平台及方法。该平台包括智能前端采集设备、质量监测平台、用户终端。智能前端采集设备由:便携式动态回弹模量仪、压路机、土壤含水率测定仪三种设备组成,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测点定位以及将数据无线传输至质量监测平台;质量监测平台对获取数据进行挖掘并分析处理,现场测点数据以图表、曲线形式显示,并将现场监测数据与逐层构建三维模型关联,用户可点击测点、图表显示详细信息、历史监测数据以及测点移动路径;用户终端可对现场监测人员发送指令,对路基压实质量原因溯源,并指导施工现场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能够对施工现场路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