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54141.1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刚度匹配基的隧道衬砌减隔震结构精准设计方法,以围岩层、锚杆加固层、初衬层和二衬层四者的动弹性模量和设计厚度为输入量,根据既有隧道衬砌抗减震结构特征,结合力学原理建立动力刚度匹配基系统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将该结构的弯矩匹配用各层厚度和各层动模量参数的匹配关系来表示;收集并建立既有隧道衬砌抗减震结构数据样本集,通过神经网络逻辑计算精准确定隧道衬砌减隔震结构层与围岩层、初衬层和二衬层之间的动力刚度匹配刚度参数,根据逻辑回归模型的输出结果,确定优先考虑动弹模E4还是优先考虑厚度h4的权重问题,然后精准进行减隔震结构材料及结构选型,完成隧道衬砌减震层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8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90745.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掌子面注浆加固的复合式锚杆及施工方法,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中空且侧壁均匀布设注浆孔,杆体一端的第一开口螺纹连接钻头,另一端的第二开口可拆卸连接实心塞,杆体外侧套设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钻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杆体和实心塞均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制作。本发明将玄武岩纤维材料制作的杆体与可拆卸套筒相结合,充分利用玄武岩纤维环保且易于破拆的特性,通过套筒弥补杆体的抗扭强度不足的问题,拆除套筒,无需清理孔洞,提升施工效率,通过杆体向孔洞内注浆,从而改善岩土体的物理性质,优化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790745.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掌子面注浆加固的复合式锚杆及施工方法,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中空且侧壁均匀布设注浆孔,杆体一端的第一开口螺纹连接钻头,另一端的第二开口可拆卸连接实心塞,杆体外侧套设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钻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杆体和实心塞均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制作。本发明将玄武岩纤维材料制作的杆体与可拆卸套筒相结合,充分利用玄武岩纤维环保且易于破拆的特性,通过套筒弥补杆体的抗扭强度不足的问题,拆除套筒,无需清理孔洞,提升施工效率,通过杆体向孔洞内注浆,从而改善岩土体的物理性质,优化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954141.1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刚度匹配基的隧道衬砌减隔震结构精准设计方法,以围岩层、锚杆加固层、初衬层和二衬层四者的动弹性模量和设计厚度为输入量,根据既有隧道衬砌抗减震结构特征,结合力学原理建立动力刚度匹配基系统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将该结构的弯矩匹配用各层厚度和各层动模量参数的匹配关系来表示;收集并建立既有隧道衬砌抗减震结构数据样本集,通过神经网络逻辑计算精准确定隧道衬砌减隔震结构层与围岩层、初衬层和二衬层之间的动力刚度匹配刚度参数,根据逻辑回归模型的输出结果,确定优先考虑动弹模E4还是优先考虑厚度h4的权重问题,然后精准进行减隔震结构材料及结构选型,完成隧道衬砌减震层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1773549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1734555.5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极软岩隧道掌子面的超前支护结构、复合旋喷桩。该超前支护结构由设置在掌子面位置的多个水平复合旋喷桩构成,所述水平复合旋喷桩沿隧道走向设置,且所述水平复合旋喷桩由水平旋喷桩和设置于水平旋喷桩内的加强筋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复合旋喷桩的超前支护结构施工工艺简单,在水平旋喷桩成型后直接通过机器水平插入BFRP筋,不需要再次钻孔,节约了时间,并且支护效果更好;并且,由于采用了BFRP筋新型材料,更加环保,在结构施工完成后的破拆中,由于BFRP筋的抗剪强度小,有效解决了使用钢筋锚杆难破拆的问题,为超前支护施工和隧道开挖破拆节约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14183.0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CN)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局部增大注浆范围的超前小导管,包括管头、注浆筒、局部注浆增强机构和多个注浆孔,管头与注浆筒一端连接,多个注浆孔均匀间隔开设于注浆筒的侧壁上,局部注浆增强机构设置于注浆筒的内部,局部注浆增强机构包含滚动轴承、第一外伸连接件、连接轴和多个第一螺旋机构和多个第二螺旋机构,滚动轴承设置于与注浆筒连接的管头端面上,第一外伸连接件包含多个第一连接杆,多个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滚动轴承的内部,多个第一连接杆的活动端分别与连接轴上对应的凹槽插接固定,多个第一螺旋机构和多个第二螺旋机构套设于连接轴上。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超前小导管注浆范围较小且无法对某些特定软弱围岩部位进行局部增大注浆范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20113.8
申请日:2023-06-18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D9/00 , E21F16/02 , E21B7/04 , E21B7/28 , E21B21/00 , E21B43/10 , E21B43/04 , E21B43/12 , E21B47/04 , E21B7/20 ,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粉细砂地层降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地表降水井的位置并安装钻井设备、地表降水处理、洞内降水处理处理,地表降水处理包括钻井孔,扩孔以及清除地表降水井孔内的杂物;注水进行调浆以及换浆,安装滤水管,并填充砾料,固定滤水管;在滤水管的端口连接水泵进行抽水;洞内降水处理包超前深孔降水、垂直降水、轻型井点降水以及真空降水泵抽水;然后帷幕注浆挖掘隧道。本发明首先对富水粉细砂地层进行洞外地表降水处理,在隧道内进行洞内降水处理,有效的降低了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出现涌砂和坍塌的现象,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操作方便,能有效地降低富水粉细砂地层的含水率,提高了富水粉细砂地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7315.2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水粉细流层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隧道现场施工数据,并根据隧道现场施工数据构建隧道支护结构检测模型和隧道支护结构初期模型;S2、基于隧道支护结构检测模型和隧道支护结构初期模型,比较隧道衬砌结构的有效厚度和设计厚度,隧道支护结构安全性;本发明中,通过分析隧道衬砌结构厚度变化和背后是否存在空洞,以及是否存在裂缝三个影响因素,并基于隧道初期支护参数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使得隧道支护结构在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维护,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5408715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401202.2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粘结型中空锚杆,包括中空锚杆,中空锚杆的前端与转接器连接,垫板及螺母安装在中空锚杆的后端;转接器的中心设置通孔,压推杆的后端穿插在转接器的通孔中;套管套设在压推杆外侧,压推杆与套管固定连接,压推杆与套管之间设置有锚固剂储存空间,锚固剂充填在锚固剂储存空间中;套管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锚固剂挤出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推杆的外侧套设套管;将锚固剂充填在压推杆与套管之间,便于锚固剂送达锚孔内前端;对中空锚杆施加压扭作用,将锚固剂通过套管上的锚固剂挤出孔至锚孔内,实现对锚杆前端的快速锚固;快速地完成整根锚杆锚固安装,实现围岩快速主动或被动支护,提高锚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8971188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2445258.5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局部增大注浆范围的超前小导管,包括管头、注浆筒、局部注浆增强机构和多个注浆孔,管头与注浆筒一端连接,多个注浆孔均匀间隔开设于注浆筒的侧壁上,局部注浆增强机构设置于注浆筒的内部,局部注浆增强机构包含滚动轴承、第一外伸连接件、连接轴和多个第一螺旋机构和多个第二螺旋机构,滚动轴承设置于与注浆筒连接的管头端面上,第一外伸连接件包含多个第一连接杆,多个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滚动轴承的内部,多个第一连接杆的活动端分别与连接轴上对应的凹槽插接固定,多个第一螺旋机构和多个第二螺旋机构套设于连接轴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超前小导管注浆范围较小且无法对某些特定软弱围岩部位进行局部增大注浆范围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