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024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049095.8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对下边梁之间具备电源组件和能量吸收构件的车身下部结构,并提供一种将下边梁内的水向能量吸收构件的下方引导的结构。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车辆下部结构具备一对下边梁、电源组件、一对能量吸收构件(EA构件)。一对下边梁分别在车身的各个侧方下部处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电源组件被配置于一对下边梁之间。一对EA构件分别与电源组件连结,并且分别被固定在一对下边梁上。EA构件分别被固定在各自的下边梁的底板上。在下边梁的下方处,EA构件的侧面(面向车辆宽度方向的侧面)以面向斜上方的方式而倾斜。在下边梁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下边梁的倾斜着的侧面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1192992.9
申请日:2021-10-13
IPC: B62D25/20 , B60K1/04 , B60R13/08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和车辆基部结构。本公开包括:一对门槛;地板面板,该地板面板被布置在门槛之间;电池组,该电池组被布置在地板面板的下方;支架,该支架将电池组连接到门槛;以及下盖,该下盖覆盖电池组的下面。电池组包括:托盘;第一分隔板,该第一分隔板被布置在托盘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被布置在托盘上的第一分隔板的两侧上。下盖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在相对于托盘具有间隔的情况下被布置在托盘的下方。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上侧。第二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分隔板的下方。
-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0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192992.9
申请日:2021-10-13
IPC: B62D25/20 , B60K1/04 , B60R13/08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和车辆基部结构。本公开包括:一对门槛;地板面板,该地板面板被布置在门槛之间;电池组,该电池组被布置在地板面板的下方;支架,该支架将电池组连接到门槛;以及下盖,该下盖覆盖电池组的下面。电池组包括:托盘;第一分隔板,该第一分隔板被布置在托盘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被布置在托盘上的第一分隔板的两侧上。下盖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在相对于托盘具有间隔的情况下被布置在托盘的下方。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上侧。第二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分隔板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1266024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049095.8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对下边梁之间具备电源组件和能量吸收构件的车身下部结构,并提供一种将下边梁内的水向能量吸收构件的下方引导的结构。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车辆下部结构具备一对下边梁、电源组件、一对能量吸收构件(EA构件)。一对下边梁分别在车身的各个侧方下部处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电源组件被配置于一对下边梁之间。一对EA构件分别与电源组件连结,并且分别被固定在一对下边梁上。EA构件分别被固定在各自的下边梁的底板上。在下边梁的下方处,EA构件的侧面(面向车辆宽度方向的侧面)以面向斜上方的方式而倾斜。在下边梁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下边梁的倾斜着的侧面的上方。
-
-
公开(公告)号:CN1124555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0915643.4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其在一对下边梁之间具备电源组件和能量吸收构件,且将能量吸收构件牢固地固定在下边梁上。本说明书公开的车辆下部结构具备一对下边梁(10)、电源组件(40)、一对能量吸收构件(20)。电源组件(40)被配置于一对下边梁之间。一对能量吸收构件(20)分别与电源组件(40)连结,并且分别与一对下边梁(20)通过螺栓(31)而被固定。能量吸收构件(20)具有与螺栓(31)的轴线交叉的上板(21)和下板(22),并且具有对上板(21)和下板(22)进行连结的纵板(23)。在从螺栓(31)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螺栓(31)的头部(31a)与纵板(23)重叠,或者在从轴线方向观察时被螺栓(31)插穿的垫圈(33)与纵板(23)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214929643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581235.X
申请日:2021-03-22
IPC: B60S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该车体下部结构包括边梁、边梁外饰构件、及配置在边梁的下方的冲击吸收构件,边梁外饰构件具备将边梁和冲击吸收构件的车宽方向的外侧覆盖的侧壁部、及从该侧壁部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而将冲击吸收构件的下部的一部分覆盖的底壁部,车辆的顶升部位被设定在冲击吸收构件的底面上,在底壁部上形成有在冲击吸收构件的下方朝着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其前端到达顶升部位近旁的延长部,且在该延长部的前端形成有进一步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突出的两个突出部,该两个突出部分别位于顶升部位的车长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基于该结构,能够明确地示出顶升部位,且不会降低车辆的外观美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644231.1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更换装置,将安装于电动车辆的车身的第1电池更换成充完电的第2电池。电池更换装置具备:取得部,该取得部基于第2电池的尺寸被指定这一情况,取得表示指定的尺寸的尺寸信息;载置台,该载置台为了将指定的尺寸的第2电池安装于车身,在载置有第2电池的状态下相对于车身相对地移动;以及调整部,该调整部基于尺寸信息,调整第2电池在载置台上的载置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3859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851766.3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能够缓和向电池外壳的冲击并且充分确保电池的收纳空间的车辆下部结构。在形成下边梁(16)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下边梁内部(56)上结合有电池外壳(40)。另外,在下边梁(16)中,分别设置有下边梁外部R/F(82)、下边梁内部R/F(92),在下边梁外部R/F(82)与下边梁面板(76)之间、下边梁内部R/F(92)与下边梁面板(76)之间分别形成封闭截面部(84)、封闭截面部(94),下边梁面板(7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通过下边梁外部(54)和下边梁内部(56)而形成的封闭截面部(74)进行划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