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的管状加强部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1671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80069319.8

    申请日:2014-04-01

    Abstract: 抑制安装部的压弯并稳定地得到管部带来的加强性能。安装座32经由筒状部38以朝座面32f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所以该座面32f能够以紧贴安装对象20的方式配设并稳固地固定。另外,在位于筒状部38的两侧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侧部凸缘40、42,在相对于管部12的中心线O垂直的剖面中,在安装座32的两侧形成有通过上述筒状部38以及侧部凸缘40、42朝座面32f的相反侧凹陷成U字形的回曲部44、46,所以提高针对具有管部12的长边方向的分量的外力的刚性,抑制安装部14的压弯,稳定地得到管部12的加强性能。

    车用冷却设备支承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70132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910136934.7

    申请日:2009-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冷却设备支承装置,该车用冷却设备支承装置具有下部散热器支承件(14),该下部散热器支承件上形成有多个侧部支承件连接部分(32)和(34)以用于改变连接于侧部散热器支承件(16)和(18)的连接位置。这使得散热器主体(20)的配设位置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尺寸而改变,以使得零部件可通用。当发动机尺寸较小时将散热器主体(20)安置于后侧位置能够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抑制对散热器主体(20)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使下部散热器支承件(14)连接于侧部散热器支承件(16)和(18)的连接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改变即可。这样,冷却设备支承装置能够用最小数量的零部件低成本且简单地构造而成。

    点焊方法及点焊的钢板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0389925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410073902.4

    申请日:2004-08-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产生焊接缺陷,即使使用可动式点焊机,也可在大于或等于3块钢板重叠的状态进行相互点焊的点焊方法。其解决方案是,在相互重叠的大于或等于3块钢板(1)~(3)中的最大强度的钢板(2)位于其他钢板(1)和(3)之间地相互重叠的状态,用一对电极触头(12)和(14)夹住,用这一对电极触头(12)和(14)夹住的部分相互进行点焊,因而相对的低强度或者低刚性的钢板(1)和(3)接触一对电极触头(12)和(14)地位于厚度方向的外侧,最大强度或者最大刚性的钢板位于厚度方向的内侧,因此大于或等于3块重叠的钢板(1)~(3)不发生焊接缺陷,即使使用可动式点焊机,也可以稳定的质量合适地进行点焊。

    车用散热器支承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64987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10135075.X

    申请日:2009-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散热器支承装置(10),该支承装置具有一对侧部散热器支承件(16)和(18),该对侧部散热器支承件连接于上部散热器支承件(12)以便能够绕预定的枢转轴线(O)枢转。一对邻接托架(34)和(36)在与保险杠加强件(54)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处一体地固定于所述一对侧部散热器支承件(16)和(18)上,且它们连接于一对车体侧托架(38)和(40)。当被施加一个超出预定值且朝向车辆后方作用的载荷时,所述一对邻接托架(34)和(36)与所述一对侧部散热器支承件(16)和(18)成一体地绕枢转轴线(O)枢转以朝向车辆后方移位。从而,防止了车用散热器支承装置(10)自身以及散热器主体(20)被破坏。

    热冲压用镀敷钢板的加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00877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73904.3

    申请日:2004-08-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稳定地得到具有充分的涂装密合性和耐蚀性的热冲压成形品的热冲压用镀敷钢板的加热处理方法。按照该热冲压用镀敷钢板的加热处理方法,为了在冲压金属模内急冷而实施淬火的热冲压之前加热处理镀敷钢板,在氧浓度比0容积%高的气氛气体下、或者在氧浓度是0容积%或0容积%以上而且露点是0℃或0℃以上的气氛气体下,加热钢片试样(10),在该钢片试样(10)的表面上形成该镀敷材料的金属氧化物层,即,形成氧化锌或氢氧化锌等的阻挡层,可以恰当地抑制从加热炉取出时的急速氧化,因而可以稳定地得到具有充分的涂装密合性和耐蚀性的热冲压成形品。

    车辆用中柱的加强部件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27810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10125697.X

    申请日:2008-06-20

    Inventor: 尾林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B62D25/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中柱的加强部件。由不均匀的残余应力引起的翘曲恢复等产生的变形受到抑制,并通过改进顶侧T形部的压制成形性能抑制裂缝和毛刺的出现,由此通过压制容易并经济地制成具有预定形状精度的加强部件。加强部件由三个部件即上部部件、下部部件和中部部件构成。上部部件的抗拉强度比中部部件的抗拉强度低,比下部部件的抗拉强度高。与上部部件和中部部件由超高拉伸钢板一体构成的情况相比,内部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变动小。由此通过减小由翘曲恢复等引起的变形量提高形状精度,从而有助于压制成形。由上部部件构成的顶侧T形部的拉制性能得到提高,门框角部和外部修整性能得到提高。因此,提高了形状精度,并且通过抑制裂缝的产生提高了产量和生产率。

    车用散热器支承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64987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135075.X

    申请日:2009-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散热器支承装置(10),该支承装置具有一对侧部散热器支承件(16)和(18),该对侧部散热器支承件连接于上部散热器支承件(12)以便能够绕预定的枢转轴线(O)枢转。一对邻接托架(34)和(36)在与保险杠加强件(54)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处一体地固定于所述一对侧部散热器支承件(16)和(18)上,且它们连接于一对车体侧托架(38)和(40)。当被施加一个超出预定值且朝向车辆后方作用的载荷时,所述一对邻接托架(34)和(36)与所述一对侧部散热器支承件(16)和(18)成一体地绕枢转轴线(O)枢转以朝向车辆后方移位。从而,防止了车用散热器支承装置(10)自身以及散热器主体(20)被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