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7468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11180.2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核电和加氢反应器锥形筒体锻件成形过程中间坯和预制坯的设计方法,它适用于核电和加氢反应器锥形筒体锻件成形的工艺设计和制造过程。本发明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锥形筒体锻件成形过程预制坯、中间坯和最终锻件的尺寸关系式,给出了中间坯和预制坯的设计方法。本发明建立的锥形筒体锻件成形过程中间坯和预制坯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公式适用于生产百万千瓦级核电锥形筒体、大型加氢反应器锥形筒体等重要部件,采用该方法设计的中间坯和预制坯生产锥形筒体锻件,能够很好地控制锻件的锥度,解决传统的锥形筒体锻件成形困难、加工尺寸精度不能保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64750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011181.7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核电蒸发器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型工艺及成形装置,它适用于核电和加氢反应器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形的工艺设计和制造过程。其中,成型工艺包括:(1)坯料的初步成型;(2)等壁厚的锥形筒体结构和等壁厚薄壁锥形筒体结构的成型;(3)核电蒸发器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的成型。成形装置设有马架、马杠、矫扭块,马杠放置到马架上,马杠和设于锻件坯料外侧的上平砧配合使用,矫扭块与马杠配合使用。本发明工艺操作简便、装置结构简单,解决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形困难等问题。采用本发明锻造得到的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加工余量均匀,各部分尺寸均能满足零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537468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10011180.2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核电和加氢反应器锥形筒体锻件成形过程中间坯和预制坯的设计方法,它适用于核电和加氢反应器锥形筒体锻件成形的工艺设计和制造过程。本发明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锥形筒体锻件成形过程预制坯、中间坯和最终锻件的尺寸关系式,给出了中间坯和预制坯的设计方法。本发明建立的锥形筒体锻件成形过程中间坯和预制坯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公式适用于生产百万千瓦级核电锥形筒体、大型加氢反应器锥形筒体等重要部件,采用该方法设计的中间坯和预制坯生产锥形筒体锻件,能够很好地控制锻件的锥度,解决传统的锥形筒体锻件成形困难、加工尺寸精度不能保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64750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11181.7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核电蒸发器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型工艺及成形装置,它适用于核电和加氢反应器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形的工艺设计和制造过程。其中,成型工艺包括:(1)坯料的初步成型;(2)等壁厚的锥形筒体结构和等壁厚薄壁锥形筒体结构的成型;(3)核电蒸发器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的成型。成形装置设有马架、马杠、矫扭块,马杠放置到马架上,马杠和设于锻件坯料外侧的上平砧配合使用,矫扭块与马杠配合使用。本发明工艺操作简便、装置结构简单,解决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形困难等问题。采用本发明锻造得到的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加工余量均匀,各部分尺寸均能满足零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1380258Y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20013029.8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核电蒸发器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形装置,它适用于核电和加氢反应器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形的工艺设计和制造过程。该装置设有马架、马杠、矫扭块,具体结构如下:用于插入到锻件坯料中心的孔内的马杠,放置到马架上,马杠和设于锻件坯料外侧的上平砧配合使用;用于放置在马架的基座上的矫扭块,与马杠配合使用,矫扭块设置在保证锻件坯料的轴线与马杠的轴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且保持一定的角度的位置,该角度与最终零件的锥度一致。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解决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成形困难等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锻造得到的带直边锥形筒体锻件加工余量均匀,各部分尺寸均能满足零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4787.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质化高温合金坯料成形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均质化高温合金坯料成形方法,包括金属表面处理,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板坯进行表面预处理后与电源正极连接,将导体板与电源负极连接;(2)将金属板坯和导体板浸入酸性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处理;所述电解处理的电压为20~30V,电解处理的电流为200~350A,电解处理的温度为20~30℃,电解处理的时间为1.5~2.5h;(3)电解处理结束后,对金属板坯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5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8821.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2C33/04 , B21J5/00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355NL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材料技术领域,以质量百分比计,S355NL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11‑0.15%、Si:0.15‑0.25%、Mn:1.27‑1.40%、P≤0.013%、S≤0.005%、Nb:0.03‑0.04%、V:0.02‑0.04%、Al:0.02‑0.05%、Ti≤0.009%、Cr≤0.06%、Ni≤0.3%、Mo:0.01‑0.03%、Cu≤0.2%、N≤0.015%、稀土RE:0.0011‑0.02%,O≤10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在传统S355NL钢中加入微量高纯稀土,将原有大尺寸、形状不规则的夹杂物改性为小尺寸、球状的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硫化物夹杂,同时均匀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两者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变形应力集中,抑制裂纹源的产生,大幅提高了S355NL钢的低温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7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1067714.5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9/40 , C21D11/00 , C21D1/18 , C21D1/20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58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18 , C21D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高碳铬轴承钢组织均质性和疲劳寿命的淬火热处理方法,适应于解决高碳铬轴承钢淬火和回火热处理后,碳化物、晶粒和残余奥氏体等分布不均,导致工件变形大、硬度均匀性差、韧性和疲劳寿命较低或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根据淬火前组织状态参数,合理设计淬火加热过程参数,改变高碳铬轴承钢应力释放、碳化物析出和奥氏体化驱动力等,进而减轻淬火组织(如: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尺寸和分布等)参数在微观尺度上不均的问题,然后按照原有的或者经适当调整的低温回火(以及必要的深冷处理)热处理工艺进行回火处理,进而可显著改善高碳铬轴承钢工件变形、硬度均匀性、韧性和疲劳性能稳定性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0570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49982.6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心铸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除锡青铜合金厚壁铸件缩松缺陷的离心铸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铸型厚度为铸件厚度的1.5倍以上;2)采用宽口径浇口进行离心浇注,保证合金液在离心过程中均匀连续;3)待合金液浇注结束后,立即取出浇注系统,放入加热装置对离心机铸型内腔进行加热;4)取出加热装置,待铸件冷却成型后停止离心操作;5)脱模后,对环形铸件内表面进行机加工去除表层铸造缺陷。本发明可完全消除锡青铜合金铸件内部的带状缩松缺陷,明显减少铸件内部的夹渣,改善铸件元素偏析,并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机加工难度,提高铸件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2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1310333.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消除低合金钢大型锻件中块状组织的热加工工艺,适应于解决低合金钢大型锻件在热处理后因显微组织中含有粗大的块状组织引起冲击韧性偏低或严重波动的问题。该热加工工艺具体过程如下:(1)钢锭或坯料进行高温扩散后进行多道次锻造;(2)合理设计预备热处理,即在多道次锻造后,进行一道适当的退正火+回火处理;(3)控制由淬火+回火组成的质量热处理;(4)合理吊装出炉,并在空气中静置降温后,再入循环水中进行淬火,最后按照传统高温回火进行回火。本发明工艺可很大程度上消除块状组织对低温冲韧性的不利影响,大幅提高低合金钢大型锻件心部和次表面的综合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