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256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0101501.4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G06Q50/30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组合式站点停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乘客出行信息、A类和B类列车的运用信息和沿线站点信息;S2、分析乘客出行费用;乘客出行费用包括出行时间和拥挤程度;S3、建立出行时间价值函数、拥挤程度价值函数和选择概率函数分析乘客选择行为;S4、建立时间费用节省权重函数和拥挤费用损失权重函数分析选择权重;S5、建立综合前景函数,并将步骤S3和S4的结果代入综合前景函数分析并选择站点停靠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到优化后的城市轨道交通组合式站点停靠方法,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和降低乘客出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3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58343.8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40 , G06N3/006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铁路客运站检票任务动态排班方法,包括根据铁路车站检票员排班计划编制相关信息,确立铁路车站每个检票口的工作时间片段;构建检票员与检票口工作时间片段的接续时空网络;建立铁路车站检票员动态排班计划优化模型;利用蚁群搜索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最优的动态排班。本发明针对大型铁路车站检票口动态岗位排班布置模式,实现检票员动态排班布岗计划的快速生成;本发明通过将检票员与检票口工作时间片段构建成接续时空网络,以方便优化模型的建立;本发明通过综合成本最小化建立目标函数,同时考虑约束条件,并通过蚁群搜索算法寻找最优的动态排班方案,大大提高了检票任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10914.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五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牵引控制系统故障场景生成方法,包括:获取故障数据集Xf和运行现场的故障数据集Yf,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确定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构建基于CycleGAN的故障场景生成模型;设置生成器G和F和两个判别器DX和DY的参数并将预处理后的故障信号训练集输入故障场景生成模型中进行训练,输出得到生成的故障信号。本发明基于CycleGAN的模型使用对抗性损失和循环一致性损失同时学习正向映射和反向映射,对抗性损失有助于生成相关性高的故障样本,循环一致性损失防止生成器过分学习目标样本空间中的样本而过度改变原始目标空间中的样本,同时恒等映射损失尽可能的保留故障信号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325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01501.4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五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组合式站点停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乘客出行信息、A类和B类列车的运用信息和沿线站点信息;S2、分析乘客出行费用;乘客出行费用包括出行时间和拥挤程度;S3、建立出行时间价值函数、拥挤程度价值函数和选择概率函数分析乘客选择行为;S4、建立时间费用节省权重函数和拥挤费用损失权重函数分析选择权重;S5、建立综合前景函数,并将步骤S3和S4的结果代入综合前景函数分析并选择站点停靠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到优化后的城市轨道交通组合式站点停靠方法,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和降低乘客出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4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37625.X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五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时变需求的高速铁路网络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根据旅客的时变需求和列车运行径路候选集及列车停站模式候选集,在考虑能力约束的条件下,构建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并通过模拟退火算法,采用多种邻域搜索策略求解得到优化后的列车开行方案,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双层规划方法,利用列车运行的时间信息,不仅可以提高列车开行方案与旅客时变需求的吻合程度,还避免了列车开行方案与列车时刻表综合优化的大规模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00310.8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G06Q50/26 , G06Q10/04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D客流预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OD客流分布数据,所述OD客流分布数据包括多个时间序列下的多源数据,所述多源数据包括时间数据、空间数据和天气数据;从所述OD客流分布数据提取得到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外部特征;将所述时间特征、所述空间特征和所述外部特征输入至客流预测模型进行客流预测,得到客流预测结果,其中,所述客流预测模型包括时间特征模块、空间特征模块和外部特征模块,所述时间特征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时间特征,所述空间特征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空间特征,所述外部特征模块用于处理所述外部特征。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实时和快速地进行OD客流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11989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0346862.2
申请日:2019-04-27
Applicant: 五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HP‑灰色关联分析的铁路乘车方案排序方法,本发明结合铁路旅客乘车过程中的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出行方便度、出行疲劳度以及出行时间满意度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类型铁路针对各个乘车指标的偏好,利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分析方法对乘车方案进行优劣排序,首先,根据直达方案和换乘方案构建铁路乘车方案备选集,其次根据铁路出行旅客的自身属性将其进行类别划分,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形式确定不同类别旅客对各个乘车方案指标的偏好;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根据不同类型旅客乘车偏好对其备选乘车方案进行排序;本发明实现不同去向不同类别铁路旅客备选乘车方案的优劣评估,为其优选乘车出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9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69268.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B6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厢客流动态均衡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客流信息采集子系统、动态客流均衡子系统和动态客流引导子系统;本发明利用客流信息采集子系统实时获取地铁乘客乘车起点及终点信息,以及车厢内乘客人数和各车厢的上、下车人数;通过动态客流均衡子系统接收由AFC、车载摄像头、站台摄像头所采集的客流信息,动态客流均衡模块得出的客流引导方案,实现地铁车厢内动态客流及站台的动态客流进行均衡;通过车厢引导显示屏和站台引导显示屏向车厢和站台显示客流均衡方案引导客流移动;通过车载摄像头识别所采集的车厢内客流信息,判断车厢内客流是否达到车厢客流期望值,根据车厢客流期望值对车厢内客流进行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11989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46862.2
申请日:2019-04-27
Applicant: 五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HP-灰色关联分析的铁路乘车方案排序方法,本发明结合铁路旅客乘车过程中的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出行方便度、出行疲劳度以及出行时间满意度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类型铁路针对各个乘车指标的偏好,利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分析方法对乘车方案进行优劣排序,首先,根据直达方案和换乘方案构建铁路乘车方案备选集,其次根据铁路出行旅客的自身属性将其进行类别划分,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形式确定不同类别旅客对各个乘车方案指标的偏好;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根据不同类型旅客乘车偏好对其备选乘车方案进行排序;本发明实现不同去向不同类别铁路旅客备选乘车方案的优劣评估,为其优选乘车出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051021.6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30/0283 , G06Q5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客流分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拟动态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先获取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物理网络,然后基于线路物理网络构建出行换乘网络,接着基于出行换乘网络,构建拟动态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然后根据线路物理网络,求解拟动态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得到目标客流分布结果。本申请通过求解拟动态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能够快速得出线路区间在各个时段内分布的目标客流分布结果,从而有效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动态客流分配中的复杂问题,进而提升了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