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8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28702.X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C04B37/02
Abstract: 一种透明陶瓷和金属的超快激光连接方法,属于超快激光连接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待连接的透明陶瓷和金属表面预处理;2)待连接的透明陶瓷和金属的固定与放置;3)超快激光系统连接。本发明解决了透明陶瓷和金属因物理化学性能差异大,在不添加任何中间层的前提下,直接连接难度较大的问题,实现透明陶瓷和金属超快激光微连接接头的高可靠、低应力和高精密一体化制备和有效调控,获得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高精密高可靠微连接接头,其接头剪切强度较传统连接方法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64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228702.X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C04B37/02
Abstract: 一种透明陶瓷和金属的超快激光连接方法,属于超快激光连接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待连接的透明陶瓷和金属表面预处理;2)待连接的透明陶瓷和金属的固定与放置;3)超快激光系统连接。本发明解决了透明陶瓷和金属因物理化学性能差异大,在不添加任何中间层的前提下,直接连接难度较大的问题,实现透明陶瓷和金属超快激光微连接接头的高可靠、低应力和高精密一体化制备和有效调控,获得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高精密高可靠微连接接头,其接头剪切强度较传统连接方法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580532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599093.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B22F10/38 , B22F10/85 , B22F10/28 , B22F10/364 , B22F5/10 , B22F3/11 , C22C19/03 , B33Y10/00 , B33Y50/02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合增材制造的多孔结构因瓦合金连接环制备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性原理获取连接环材料的成分参数,且所述连接环材料的成分参数包括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基于所述连接环材料的成分参数和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获取所述连接环的孔径参数;以及根据所述连接环材料的成分参数和孔径参数,采用3D打印工艺制备所述连接环。本发明利用3D打印工艺制备连接环,可以解决微波光电头罩的连接环在复杂热历史作用下材料因瓦效应的可转移性及其关键度量控制问题,最终实现因瓦合金连接环的轻量化设计、制造及用于光电头罩的超快激光焊接封接,形成面向少量件快速验证和成组件快速投产的微波光电头罩连接环设计与混合增材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893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84740.3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五维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于电荷控制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曲面共形多层电路方法及系统。它利用电荷注入电致润湿和接触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成形高精度共形薄膜介电层;结合主动消除残余电荷和非接触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制造高分辨率曲面共形电路。通过主动调控电荷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有机结合,一体化打印高精度共形薄膜介电层和导电层共形电路及其层间互连电路。本发明实现了曲面共形多层电路地高效、低成本、高精度、均匀一致性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3634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030824.X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B23K26/24 , B23K26/064 , B23K26/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铝气密封装的跨尺度超快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包含:激光器模块,其包含超快激光器和普通激光器;激光整形模块,其包含的超快激光整形模块和普通激光整形模块分别接收对应的超快激光和普通激光,并转化成焊接所需的光束后射出;合束镜,其与激光整形模块光路连接,形成激光的共轴集成,将激光整形模块射出的光束汇合成同轴复合照射高能束激光并射出;激光引导模块,其包含多组振镜;其中,所述复合照射高能束激光经振镜反射传输至作用焊接区,在作用焊接区的表面形成复合光斑,使作用焊接区的材料熔凝结合,形成固结的高硅铝连接接头。本发明具有焊接可靠性高、对材料热影响小和缓解了不同材料之间应力不匹配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1152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96166.7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B23K26/21 , B23K26/0622 , B23K26/60 , B23K26/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猝发模式的透明材料/金属异质材料超快激光焊接方法,属于激光微纳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通过镜面磨抛技术处理预焊件的表面粗糙度与平整度,使样件达到光学接触条件,通过特制夹具将预焊件搭接在工装平台上,待接触面出现可视化牛顿环,超快激光焦点位于材料界面处,在超快激光加工平台下使用猝发模式增加子脉冲数目,对微区进行焊接,将单脉冲的能量均分成多个脉冲然后以脉冲序列方式出光,使用包含多个脉冲的猝发模式可以更容易实现热累积效应,提高加工速率的同时提高烧蚀效率以及透明材料和金属异质材料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901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1106732.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脉宽双脉冲的激光焊接方法及多尺度观测系统,属于飞秒激光焊接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一束飞秒脉冲激光分束成两束飞秒脉冲激光,将其中一束飞秒脉冲激光通过脉冲展宽器展成皮秒‑纳秒的脉宽可调脉冲,通过延时平移台可以调控两束脉冲之间的延时,使被焊接界面先被皮秒‑纳秒脉冲激光辐照产生适量的热效应,再由飞秒脉冲激光辐照形成“冷焊接”,通过调控冷热相变过程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性能,结合多尺度观测系统对焊接过程从飞秒量级到秒量级进行实时观测,本发明具有高效、简单的优点,能够实现对难加工异质材料之间的高质量、高强度、高效率的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805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99093.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B22F10/38 , B22F10/85 , B22F10/28 , B22F10/364 , B22F5/10 , B22F3/11 , C22C19/03 , B33Y10/00 , B33Y50/02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合增材制造的多孔结构因瓦合金连接环制备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性原理获取连接环材料的成分参数,且所述连接环材料的成分参数包括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基于所述连接环材料的成分参数和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获取所述连接环的孔径参数;以及根据所述连接环材料的成分参数和孔径参数,采用3D打印工艺制备所述连接环。本发明利用3D打印工艺制备连接环,可以解决微波光电头罩的连接环在复杂热历史作用下材料因瓦效应的可转移性及其关键度量控制问题,最终实现因瓦合金连接环的轻量化设计、制造及用于光电头罩的超快激光焊接封接,形成面向少量件快速验证和成组件快速投产的微波光电头罩连接环设计与混合增材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3489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30824.X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B23K26/24 , B23K26/064 , B23K26/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铝气密封装的跨尺度超快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其包含:激光器模块,其包含超快激光器和普通激光器;激光整形模块,其包含的超快激光整形模块和普通激光整形模块分别接收对应的超快激光和普通激光,并转化成焊接所需的光束后射出;合束镜,其与激光整形模块光路连接,形成激光的共轴集成,将激光整形模块射出的光束汇合成同轴复合照射高能束激光并射出;激光引导模块,其包含多组振镜;其中,所述复合照射高能束激光经振镜反射传输至作用焊接区,在作用焊接区的表面形成复合光斑,使作用焊接区的材料熔凝结合,形成固结的高硅铝连接接头。本发明具有焊接可靠性高、对材料热影响小和缓解了不同材料之间应力不匹配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41932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360361.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T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像素分割方法,具体包括针对编码器部分的网络过参数化、网络剪枝和解码器部分的TDT(Top‑down‑top)解码结构,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并具备端到端学习能力,具备与其他视觉任务更充分的融合能力,进而可以促进其它视觉任务的快速发展。该发明的方法步骤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网络搜索策略中的网络过参数化阶段;网络搜索策略中的网络剪枝阶段;网络解码能力强化并重新训练阶段。本发明在编码器特征提取过程中的边界捕捉能力和解码器超像素分割过程中的结构保留能力均有提升,能有效减少错分割现象的出现,同时其在网络过参数化、网络剪枝和TPT解码器结构设计上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并且其方法计算效率高,超像素分割速度可以达到实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