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纤维嵌入材料的一体化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7114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986349.X

    申请日:2019-10-1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嵌入材料的一体化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属于功能材料3D打印技术领域。预制带孔的聚合物圆柱体成丝棒,并将连续纤维穿过成丝棒的孔,成丝棒夹紧在成丝筒中,推进杆将成丝棒向下推送,成丝棒经过加热区,熔融的聚合物向下流动包裹在连续纤维表面,最终从成丝筒底部出来成型丝材,成型丝材经过测量剪切机构,直径不符合要求时剪断,直径符合要求直接进入进给机构,进给机构将成型丝材不断向下进给,送入打印头部件实现打印。优点在于:纤维与聚合物之间粘合性好,不会产生连续纤维的局部堆积,可按需打印不同直径的成型丝材,实现了连续纤维嵌入式高熔点聚合物的打印。

    连续纤维嵌入材料的一体化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711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86349.X

    申请日:2019-10-1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嵌入材料的一体化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属于功能材料3D打印技术领域。预制带孔的聚合物圆柱体成丝棒,并将连续纤维穿过成丝棒的孔,成丝棒夹紧在成丝筒中,推进杆将成丝棒向下推送,成丝棒经过加热区,熔融的聚合物向下流动包裹在连续纤维表面,最终从成丝筒底部出来成型丝材,成型丝材经过测量剪切机构,直径不符合要求时剪断,直径符合要求直接进入进给机构,进给机构将成型丝材不断向下进给,送入打印头部件实现打印。优点在于:纤维与聚合物之间粘合性好,不会产生连续纤维的局部堆积,可按需打印不同直径的成型丝材,实现了连续纤维嵌入式高熔点聚合物的打印。

    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的连续3D打印方法及质量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014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729724.X

    申请日:2021-06-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的连续3D打印方法及质量评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其中,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判断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中的连续纤维是否满足嵌入在聚合物基体内、纤维路径间隔相同且内部无断裂点也无重叠点的条件,若是,则计算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的平均滑移距离来评估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的连续3D打印质量。本发明针对将导电纤维嵌入聚合物中的连续3D打印方法,由于在打印过程中喷头在转弯时,产生的力会使导电纤维朝着喷头运动的方向移动,与聚合物基体之间产生滑移,故通过计算聚合物基体中的拐点与其对应位置处连续纤维的拐点的距离,得到平均滑移距离来衡量打印误差,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估连续3D打印质量。

    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的连续3D打印方法及质量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0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29724.X

    申请日:2021-06-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的连续3D打印方法及质量评估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其中,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判断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中的连续纤维是否满足嵌入在聚合物基体内、纤维路径间隔相同且内部无断裂点也无重叠点的条件,若是,则计算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的平均滑移距离来评估聚合物连续纤维复合层的连续3D打印质量。本发明针对将导电纤维嵌入聚合物中的连续3D打印方法,由于在打印过程中喷头在转弯时,产生的力会使导电纤维朝着喷头运动的方向移动,与聚合物基体之间产生滑移,故通过计算聚合物基体中的拐点与其对应位置处连续纤维的拐点的距离,得到平均滑移距离来衡量打印误差,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估连续3D打印质量。

    一种电池原位测试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531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11698.3

    申请日:2021-0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原位测试系统,涉及精密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充放电模块、环境模块和力学加载模块,待测试电池与充放电模块电连接,环境模块包括温控箱,温控箱内设置有待测试电池、光学成像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和超声扫描成像模块,力学加载模块用于对待测试电池进行加载。本发明通过环境模块模拟测试环境,光学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表面微观变形或损伤进行观测;红外热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的温度畸点的识别以及待测试电池热失控的进程进行观测;超声扫描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的破损、析锂以及荷电状态进行监测。本发明为揭示力‑低温‑电化学耦合多外场下电池性能衰退机制和服役寿命变化规律提供仪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