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59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64710.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5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4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LP‑UNet的冲击地压空间预测算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物理指标预测云图模块和强冲击危险区域预测模块,具体步骤如下: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原始微震数据处理为具有特定滑移步长和划分样本滑移步长的前兆模式序列;物理指标预测云图模块包括Patch Embedding层、混合层、时间投影层以及上采样层,输出各物理指标空间区域危险预测云图;强冲击危险区域预测模块针对各物理指标空间区域危险预测云图存在的不足,基于UNet模型,输出强冲击危险区域。本发明综合多个物理指标危险区域,输出一个强冲击危险区域,实现对冲击地压的空间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9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02108.4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455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冲击危险区域轨迹预测可视化方法,将微震数据集按时间段进行分割;对每段分割好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使用二维加权核密度方法将进行核密度估计,并将密度最大的点作为这段时间微震集中区域的中心,构造出微震聚集区时序数据;对于计算得出的数据再使用数据过滤和去噪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patch embedding层处理微震聚集区时序数据成为token;利用由MLP模块构成的编码器对输入序列进行编码处理;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聚合函数将编码器隐藏状态的序列组合到上下文表示;每个上下文表示反馈到解码器中生成输出序列,实现对未来冲击危险区域的预测。该方法能基于连续且具有噪声的真实微震数据集,实现对微震聚集区移动轨迹的可视化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216767465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22285505.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吸水小井煤泥清掏装置,包括水仓,所述水仓底部内壁设置有排污泵,且排污泵的输出口连接有高压胶管,所述水仓内部设置有镀锌管,且镀锌管一端设置有球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主排水泵房吸水小井难以清淘的问题,保证了水泵的正常运行,且保证了职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60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43810.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距离无线电信号的煤矿井下无人驾驶车辆避障方法,无人驾驶车辆避障系统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避障执行模块;接收天线安装在无人驾驶车辆上;每个岔路所在的巷道内均设置一个发射天线、且每个发射天线配备一个LoRa节点。本发明利用TDMA技术将通信信道的总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隙,每个时隙由特定的发射天线占用,可避免信号的互相干扰,通过在车辆上安装接收天线,并利用TDMA技术有效区分从不同路口接收到的信号,可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和反应速度,不仅可实时检测到来车情况,还能通过分析信号的振幅变化来判断非视距环境下移动物体的行驶速度和方向,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避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0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88886.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科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煤矿辅助运输数字孪生系统的声波定位装置与方法,装置:两个扬声器间隔安装在辅助运输设备运行区域的巷道侧壁上;全向麦克风和边缘计算节点安装在辅助运输设备上;方法:安装声波定位装置;非对称声场构建;离线RSS采集;根据接收到的干涉强度构建多维RSS指纹向量,并基于多维RSS指纹向量构建梯度指纹像;建立指纹库;获得当前待定位点的RSS向量Rtest,并转换为对应待匹配的梯度指纹像gtest,利用基于离散Frechet距离的指纹像匹配算法进行指纹匹配,获得位置信息;数字孪生集成。该装置及方法不仅能在复杂的煤矿环境下快速精准地实现辅助运输设备的定位,还能通过实时反馈和可视化监控有次提升矿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0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67898.3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W28/084 , H04W28/08 , H04W28/06 , H04W84/22 , H04L67/125 , H04B7/04 , G06N3/084 , G06N3/092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辅助的煤矿深井提升机通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物联网设备、边缘计算节点、云服务器和智能超表面,物联网设备包括张力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张力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均通过智能超表面与边缘计算节点连接,边缘计算节点与云服务器通过有线传输介质连接。方法:布置智能超表面,并构建智能通信系统;对智能通信系统中计算卸载过程中能量损耗和计算时延问题进行建模;构建融合能量效率与计算时延两大维度的综合效益函数;将最大化综合效益函数确立为计算卸载策略的优化目标;构建安全强化学习模型;实现最优计算卸载效益。该系统及方法可确保提升机内部无线数据链路的稳定性,可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71466.0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煤矿非结构环境的长距离无线感知方法,通过智能探测机器人搭载一个定向发射天线和一对左右并排设置的接收天线、并在煤矿井下巷道内沿其长度走向方向按照设定间隔距离安装朝向同一方向的定向发射天线以及在煤矿井下巷道的巷壁上的最佳反射安装位置安装反射板,利用周期性工作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探测,能够在灾害发生后根据被困人员的手势信号的振幅变化方向和信号源位置判断人员所在的具体位置,并结合平滑MUSIC算法和ISAR算法精确分离和分析反射信号,进而确定环境中的人员数量和相对位置,能够在复杂的煤矿井下巷道环境下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和检测,特别适用于灾后煤矿井下环境中寻找被困人员的救援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6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382148.X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贵州津建智臻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贵州津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酒精作为引燃剂的液氧相变致裂装置,涉及液氧相变爆破技术领域,包括:密闭容器,内部充装液氧,上部至少设有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第一充液管、第一输入阀门、过氧化氢储存箱、第一输出管及第一输出阀门,第一输出管下端设有催化床;酒精挤推供给管道系统,包括:第二充液管、第二输入阀门、酒精储存箱、第二输出管及第二输出阀门,酒精储存箱、第二输出管及第二输出阀门位于密闭容器内,第二充液管下端连接至过氧化氢储存箱,第二输入阀门位于第二充液管上,第二输出管输入端连接于密闭容器上;燃烧室上设有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和排气口,排气孔中插设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上端从第三开孔中穿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61163.0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15 , G06F18/21 , G06F18/25
Abstract: 一种标签噪声鲁棒的微震到时智能拾取模型构建方法,通过设计新颖的LNRL训练架构模型,可以同时学习输入地震图像和输出标签的表示,从而捕获样本之间的特征表示分布关系。模型利用变分推断的常用方法来控制特征表示的分布,通过KL散度来优化特征表示分布和标签表示分布之间的关系。此外,LNRL还引入了随机傅里叶特征来在多个随机空间中对齐表示分布。本发明能够解决深度地下工程中微地震到达时刻拾取的标签噪声问题,克服现有微震数据中,来自工程师的人为标记误差和实际工程环境中恶劣条件下的设备噪声,为微震到达时间拾取提供了一个稳健的解决方案,对于地下工程和灾害监测等地球物理应用至关重要,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更广泛的微震任务探索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1366.X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3213 , G06N7/0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引力模型的微震数据可视化方法,先获取微震事件数据,并采用二维核密度估计方法得到整个二维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将离散的微震数据转换成连续的核密度分布函数,并且通过特定方法确定的核函数及带宽,实现了离散数据连续化,且保证了数据精度;接着运用引力模型解决了冲击地压微震监测预警可视化过程中将空间与时间割裂开的难题,实现了微震数据的时空可视化;然后通过使用引力模型得出的矢量场,根据计算得出的矢量场进行使用箭头进行矢量流图显示,画出矢量流图;最后引入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最大距离中位数方法计算获取初始聚类中心点,提高聚类结果的精度,从而实现对矢量流图可视化效果的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