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843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1237277.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创新研究院
IPC: B62D5/04 , B62D5/00 , B62D6/00 , B62D15/02 , G06F17/10 , A61B5/18 , A61B5/389 , B62D101/00 , B62D109/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驾驶员力衰退的线控转向系统及其路感控制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的方向盘转矩信号、车速信号、转向执行电机转角转矩信号和驾驶员表面肌电信号,并对得到的驾驶员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驾驶员肌肉激活度及驾驶员的转向不舒适度;计算考虑驾驶员力衰退的理想路感力矩;计算得理想路感力矩相应的电流,实时控制路感电机输出转矩跟踪理想路感力矩,以实现驾驶员实际转向不舒适度跟踪理想转向不舒适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满足驾驶员对路感力的个性化需求,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2843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7277.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创新研究院
IPC: B62D5/04 , B62D5/00 , B62D6/00 , B62D15/02 , G06F17/10 , A61B5/18 , A61B5/389 , B62D101/00 , B62D109/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驾驶员力衰退的线控转向系统及其路感控制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的方向盘转矩信号、车速信号、转向执行电机转角转矩信号和驾驶员表面肌电信号,并对得到的驾驶员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驾驶员肌肉激活度及驾驶员的转向不舒适度;计算考虑驾驶员力衰退的理想路感力矩;计算得理想路感力矩相应的电流,实时控制路感电机输出转矩跟踪理想路感力矩,以实现驾驶员实际转向不舒适度跟踪理想转向不舒适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满足驾驶员对路感力的个性化需求,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3455.2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广域预报信息的全行程能耗估计方法,步骤如下:创建包含程速分布、轨迹经纬度坐标、道路几何结构、道路属性信息和各路段交通负荷情况的历史行车样本;从车速数据中分离出与道路相关的确定性成分及与交通状态相关的随机成分;构建确定性车速预测模型及多个随机车速预测模型;将模型输出合成为全局车速预测结果;根据全局车速预测结果、道路高程信息和自车质量对整个行程的能耗进行估计。本发明方法使预测的行程车速更贴近实际道路和交通情况,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考虑了再生能量回收及道路高程信息,最大程度上提高能耗估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266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45253.1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推进系统陆空转换功率匹配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飞行汽车的陆空转换工况识别方法,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飞行汽车的速度、加速度、姿态角、轮胎压力及螺旋桨转速参数;步骤二:基于步骤一中的工况识别结果,计算陆地行驶和空中飞行的功率需求;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的功率需求计算结果,制定陆空切换策略;步骤四:基于步骤三中的优化策略,建立反馈控制机制,实时监测功率匹配效果,并根据工况特定优化要求对功率分配策略进行调整,确保在不同转换工况下功率匹配的最佳状态。本发明通过优化功率分配策略,旨在确保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实现高效、稳定的陆空转换,提升飞行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34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0756768.1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B64F5/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联式混合动力无人机动力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建立混联式混合动力无人机动力系统关联模型;分别建立飞行动力性函数模型、耦合结构经济性函数模型,混合系统排放性函数模型三个分目标函数模型;确定系统约束条件;推导出混联式混合动力无人机动力系统多目标优化函数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固定翼混合动力无人机在具备较高的飞行动力性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性,并进一步减少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40228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045707.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滑板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及其一致性控制方法,系统包括:车速传感器、纵向加速度传感器、路况‑载荷估计模块、制动力分配控制模块、气压制动控制模块、电机再生制动模块、电机再生制动补偿控制模块、轮毂电机及气压摩擦制动器;本发明在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出路况‑载荷信息的基础上,设计滑板底盘电气复合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分配规则和一致性控制策略,使系统在不同路况和变上装结构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55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177986.6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天航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2D5/06 , B62D5/04 , B62D6/00 , B62D3/02 , B62D101/00 , B62D1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融合的电‑液集成转向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属于车辆转向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能量管理技术不适用于电液复合式转向系统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车辆未来长时域内的车速、转矩和能耗进行预测,基于动态规划算法,以系统切换频率、系统能耗和电机超载周期等为目标,规划出未来长时域内的最优模式序列,同时在动态规划的内层嵌入等效油耗最小策略进行短时域下的转矩分配求解,通过长短时域下的模式规划和短时域下的转矩分配,不仅最大化降低了系统的能耗,而且保证了系统的工作安全性、驾驶员感受和同时也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开发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31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465174.0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胎非线性特点的线控四轮转向分段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轮胎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定义轮胎特性区域,划分轮胎线性区域、弱非线性区域、强非线性区域和饱和区域;根据上述定义的轮胎特性区域,结合μ综合控制理论,设计轮胎处于线性区域和弱非线性区域下的基本控制器K1;根据上定义的轮胎特性区域,设计轮胎处于强非线性区域下的非线性控制器K2;设计分段控制规则。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普通控制器和非线性控制器对车辆进行分段控制,不仅能够实现正常工况下的车辆控制,而且当轮胎处于非线性区域时,也能很好的控制车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2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7398.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F16D51/20 , F16D51/22 , F16D65/16 , B60T1/06 , B60T13/74 , G06F30/17 , G06F30/23 , F16D121/14 , F16D121/24 , F16D121/28 , F16D123/00 , F16D125/40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联合式滑板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及其多目标优化方法,包括:车轮、制动底板、制动鼓、机械模块和驱动模块;本发明利用电子机械制动的高响应和大位移特性弥补磁致伸缩驱动的位移不足问题,采用两级制动方案,在制动时利用电机带动磁致伸缩驱动部分移动以消除制动间隙,在制动间隙消除后,利用磁致伸缩驱动部分提供大制动力以满足商用车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38845.8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耦合滑板底盘系统及其多目标集成控制方法,包括:电液四轮转向模块、分布式驱动模块、电液复合制动模块、集成控制模块和底盘车架;本发明采用多目标集成控制方法对多源耦合滑板底盘系统进行控制,综合考虑滑板底盘四轮转向、分布式驱动及差动制动,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底盘系统进行集中优化控制,实现底盘各子系统的统一协调控制,提高了整体系统的控制稳定性和轨迹跟踪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