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电机的分布式线控转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2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7171.X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电机的分布式线控转向控制方法,包括:通过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获得期望横摆角速度和期望质心侧偏角;求解得到四个车轮的转向电机的参考转角和虚拟电机的参考转角;求解四个车轮的转向电机、虚拟电机的参考转速;根据四个车轮的转向电机、虚拟电机的参考转速和实际转速,输出转速补偿;将参考转速同时与转速补偿和实际转速相减,将得到的差值,转速控制器输出电流给转向电机,控制转向电机偏转,完成转向动作。本发明有效解决分布式转向系统中多个电机异速同步的问题,使得全部车轮转角能够快速又准确地跟踪目标转角,且实现了跟踪过程的异速同步控制,提高了分布式线控转向车辆的操纵性能和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的精确度。

    一种混合结构的双绕组电机电流均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42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43781.2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结构的双绕组转向电机电流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综合了矢量空间解耦坐标变换和双dq坐标变换的优势,可使两个绕组的电流保持平衡,同时消除了绕组之间的耦合现象,从而提高线控转向系统的控制性能;接收参考电流信号并通过变换矩阵将实际电流信号转换为参考电压信号,解耦变换器进一步处理参考电压信号,得到实际电压信号;通过Park逆变换和SVPWM将实际电压信号转化为驱动电流,驱动双绕组电机转动。本发明消除了双绕组转向电机的电流不均衡现象,提高转向角度跟踪控制性能,并具有更好的一般性和控制性能。该发明有望应用于线控转向系统等领域,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一种分布式滑板底盘及其多维矢量互冗余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8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10367.3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滑板底盘及其多维矢量互冗余域控制方法,包括:左前角模块、右前角模块、左后角模块、右后角模块、车架、供电模块及多维矢量互冗余域控制器;本发明通过构建分布式滑板底盘时空异质矢量重组模型,充分利用底盘不同时刻纵向、横向、垂向不同维度的冗余资源进行底盘运动补偿和控制,并通过构建纵向、横向、垂向多维矢量与执行器控制量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强化底盘的综合性能,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动力学边界确定、极限工况下的性能无降级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限制和不足,实现更高水平的底盘控制和性能优化。

    一种混合推进系统交叉耦合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69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49564.5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推进系统交叉耦合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分析飞行汽车在空地转换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数据,建立空中和地面工况之间的耦合模型;步骤二:基于步骤一中的飞行汽车运动状态耦合结果,研究涡轴发动机与电机执行器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步骤三:基于步骤二中的故障预测特征值,系统将持续监测传感器数据和执行器状态,并基于交叉耦合特性进行实时故障诊断,得到系统实时诊断反馈与调整建议。本发明实现了空中和地面工况之间的准确耦合分析,还能够通过实时监测运动状态数据,对空中起飞和地面降落阶段的耦合特性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

    一种汽车悬架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73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14737.9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悬架减振器筒、压电收集板、直线作动器、整流电路、汽车储能电池、车速传感器、车轮、位移传感器、压电控制器;空气进入悬架机构附近区域,气流绕过悬架减振器筒时在其后方产生卡门涡街;压电收集板的固有频率与卡门涡街的脱涡频率接近,振动被放大,第一压电陶瓷由于正压电效应产生电流并从信号线输出至整流电路;电流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处理输入到汽车储能电池。本发明能够利用减振器筒后方的涡激振动根据正压电效应产生电能,且随着车速变化能够实时跟踪压电收集板收集过程中的最佳效率位置,并利用逆压电效应实现压电收集板的位置发生变化,实现能量收集效率的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