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68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80744.9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F18/15 , G06F18/2113 , G06N5/01 , G06N20/20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桥梁技术状况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解决了桥梁技术状况准确预测与评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评估特征重要性后,采用Spearman方法计算相关系数并排除相关性较高的特征,减少数据中的多重共线性;利用SMOTETomek方法进行数据平衡处理,增加少数类样本;通过随机搜索算法对XGBoost模型进行参数调优后,采用XGBoost方法对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进行预测。通过迭代训练决策树模型并优化目标函数,构建最终的集成学习模型。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桥梁技术状况,提高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适应性更强,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69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76797.7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4B26/14 , B28C3/00 , B28B1/093 , B28B1/04 , C04B111/40 , C04B11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透水砖及制备方法和拌合装置,为克服陶粒材料拌合方法混乱没有针对性的拌合设备与透水砖表面粘结剂的裹附效果不佳问题;一种海绵透水砖由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与陶粒组成,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由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面胶与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面胶固化剂组成;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面胶、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面胶固化剂与陶粒按质量百分比配制:即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面胶为5.6或20.8%、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面胶固化剂为3.4或12.5%与陶粒为66.7或91%进行配置;一种海绵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1)原材料准备;2)海绵透水砖原材料的拌合装模;3)海绵透水砖成型和养护;还公开一种海绵透水砖原材料的拌合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84308.X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吴春利 , 寇瑞洋 , 谭国金 , 黄晓明 , 顾正伟 , 艾永明 , 秦绪喜 , 周培蕾 , 何昕 , 王文盛 , 李魁 , 邹巍 , 刘威 , 刘洋 , 孔庆雯 , 李贺 , 林思远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7/10 , E02B1/02 , E01D19/02 , G08B2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洪水作用下桥墩损伤预警分析方法,解决现有混凝土桥梁抗洪灾技术中存在基于监测设备的灾害识别造价高、桥梁损伤识别精度低及预警报警不及时等技术难题。该方法借助建立的塑性损伤仿真模型,无需在桥梁结构上布设昂贵的传感器,仅获取桥梁结构基本信息和流速、水位、冲刷深度等洪水信息,即可通过研究洪水作用对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桥墩结构损伤及失效分析,将结构损伤状态定性分析与模态完整度损伤指标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确定桥墩结构损伤等级及损伤失效判定准则,反演桥墩不同损伤等级对应的预警值,实现洪水作用下桥墩结构的损伤精准识别及快速分级预警,提高桥梁结构抵抗洪水灾害能力,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5735.X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基建筑材料单轴拉伸试验测试系统,属于建筑材料单轴拉伸试验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泥基建筑材料单轴拉伸试验测试系统,包括:试件形状优化模块、用于夹持试件的配套夹具优化模块、和用于对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测试的非接触式测试模块。本发明通过优化试件尺寸及形状,解决拉力作用线与试件轴线的对中问题,并提出配套的配套夹具优化模块,避免试件在与夹具接触处因局部应力过大而发生提前断裂,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精度和可靠性。并采用非接触式测试模块,解决了引伸计、应变仪进行常规的局部应变测量难以完全捕捉临界状态后区域的应变,尤其是在裂纹逐渐扩展时的技术问题,避免了应变计、引伸计等受扰动而带来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22062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69955.0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01D22/00 , E04C5/12 , E01D2/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横张预应力的简支T梁加固方法及锚固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张拉端空间狭小、预应力损失大及转向装置复杂的问题。所述的锚固装置包括有4个锚固钢构件(14)、2个支承钢垫块(18)与2根预应力钢束(16);4个锚固钢构件(14)利用高强螺栓对称地安装在简支T梁两侧的T梁腹板(20)的两端,2个支承钢垫块(18)利用高强螺栓对称地安装在简支T梁两侧的T梁腹板(20)的中间处,2根预应力钢束(16)的两端通过镦头锚分别固定在锚固钢构件(14)上,2根预应力钢束(16)的中间处分别和2个支承钢垫块(18)的顶端接触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锚固装置并基于横张预应力的简支T梁加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1691.4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3213 , G06F18/10 , G06F30/13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病害两阶段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桥梁病害分析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桥梁病害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桥梁病害预测精度低及风险评估不全面的问题。其中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多座桥梁的数据,包括几何特性、材料特性、环境因素和病害数据;数据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平衡处理;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进行桥梁病害的特征优化,构建多标签分类模型以预测联合病害概率分布;基于联合病害预测概率,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桥梁进行风险聚类分析,将桥梁风险分为不同类别并输出风险聚类结果。本发明提高了桥梁病害预测的准确性和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2113.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吉林中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铁吉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IPC: G01N3/08 , G16C60/00 , G06F30/23 , G01N3/06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P‑ECC单轴抗压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属于本构模型建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建立方法,包括:(1)制备N种不同聚丙烯纤维含量的PP‑ECC试件,(2)分别进行单轴抗压测试,获得PP‑ECC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3)基于单轴抗压本构模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相关系数以及p1、p2、p3、p4、p5,完成单轴抗压本构模型构建。该构建方法,能够全面分析PP‑ECC结构受力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变形及破坏特征,为PP‑ECC结构受力性能研究和模拟提供依据,更是PP‑ECC结构弹塑性分析的基础,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应用更具有简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8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08799.9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V10/28 , G01N3/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高韧性ECC服役全过程结构开裂损伤特征预测方法,属于路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仅需要容易获得的高韧性ECC配合比与结构静力特性(荷载/跨中挠度)参数,能够有效预测高韧性ECC服役全过程结构开裂损伤特征(裂缝分形维数/平均裂缝宽度),操作过程更为快速、便捷,预测结果更加科学全面、准确可靠,为基于高韧性ECC的路桥结构耐久性监测和全寿命周期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9480.0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5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F113/2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包括S1.确定差异化应用场景下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优化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S2.收集并组建不同配合比设计参数下体积指标和性能指标数据集;S3.划分训练样本集与测试样本集,构建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体积与性能指标的高斯过程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训练和检验;S4.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选择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方法求解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多目标优化最优解;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高斯过程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训练和检验模块、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模块;利于快速确定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方案,提升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1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61691.4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3213 , G06F18/10 , G06F30/13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病害两阶段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桥梁病害分析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桥梁病害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桥梁病害预测精度低及风险评估不全面的问题。其中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多座桥梁的数据,包括几何特性、材料特性、环境因素和病害数据;数据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平衡处理;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进行桥梁病害的特征优化,构建多标签分类模型以预测联合病害概率分布;基于联合病害预测概率,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桥梁进行风险聚类分析,将桥梁风险分为不同类别并输出风险聚类结果。本发明提高了桥梁病害预测的准确性和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