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795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47987.5
申请日:2013-04-25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内蓄电池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蓄电池组、蓄电池监测模块、信号转换单元、串口服务器、工控机和环境监控主机,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蓄电池单体;所述蓄电池监测模块包括多个蓄电池单体监测模块,每个蓄电池单体监测模块安装在对应的蓄电池单体上且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极柱连接;所述蓄电池单体监测模块分别与信号转换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工控机和环境监控主机分别与所述串口服务器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可靠的实时在线监测,为蓄电池运行维护人员提供了丰富、及时的运行数据,大大提高了蓄电池的运行维护水平,具有数据采集可靠、检测蓄电池内阻精确的显着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361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9934.0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线导线夹,包括钳头、叉架和螺栓,所述钳头包括钳座和设于该钳座内的钳舌,所述钳座铰接在所述叉架上,所述螺栓螺接于所述叉架的底部且其顶端抵触于所述钳舌上,所述钳座的两侧壁分别通过元宝螺丝铰接于所述叉架的两根叉臂上,且所述钳座和叉臂的相接处均设有套设于所述元宝螺丝上的橡胶垫圈。本发明在钳座和叉臂的相接处加装两个橡胶垫圈来替代原有的卡槽和卡齿结构,使钳头能在任意角度固定,钳座和叉臂与橡胶垫圈之间的摩擦力也足够达到固定效果而又不至于产生磨损。同时,增加容易发生断裂的钳座侧壁的厚度,使其强度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且不会影响导线夹整体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2950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45913.7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运维辅助机器人,包括运动机构、车体和智能运维控制系统,所述运动机构为设置于车体侧面的履带式驱动机构;所述车体的顶部分为前置平台和上隆的龟背结构,在所述前置平台上的最前侧为避障监测传感器和寻路传感器,在其后设置前视摄像头支架,在前视摄像头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前视摄像头,在所述龟背结构的最前侧设有PTZ相机支架,在PTZ相机支架的顶部设有三自由度相机云台,在三自由度相机云台上设有PTZ相机,在PTZ相机支架设有控制器支架,所述智能运维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支架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于变电站各类巡检任务的全流程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203150719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42189.9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地线导线夹,包括钳头、叉架和螺栓,所述钳头包括钳座和设于该钳座内的钳舌,所述钳座铰接在所述叉架上,所述螺栓螺接于所述叉架的底部且其顶端抵触于所述钳舌上,所述钳座的两侧壁分别通过元宝螺丝铰接于所述叉架的两根叉臂上,且所述钳座和叉臂的相接处均设有套设于所述元宝螺丝上的橡胶垫圈。本实用新型在钳座和叉臂的相接处加装两个橡胶垫圈来替代原有的卡槽和卡齿结构,使钳头能在任意角度固定,钳座和叉臂与橡胶垫圈之间的摩擦力也足够达到固定效果而又不至于产生磨损。同时,增加容易发生断裂的钳座侧壁的厚度,使其强度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且不会影响导线夹整体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203191529U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20216504.8
申请日:2013-04-25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内蓄电池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蓄电池组、蓄电池监测模块、信号转换单元、串口服务器、工控机和环境监控主机,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蓄电池单体;所述蓄电池监测模块包括多个蓄电池单体监测模块,每个蓄电池单体监测模块安装在对应的蓄电池单体上且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极柱连接;所述蓄电池单体监测模块分别与信号转换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工控机和环境监控主机分别与所述串口服务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可靠的实时在线监测,为蓄电池运行维护人员提供了丰富、及时的运行数据,大大提高了蓄电池的运行维护水平,具有数据采集可靠、检测蓄电池内阻精确的显着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49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55945.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四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概率指派生成的变压器多源异构数据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表征内变压器故障的特征量及相应指标量,对于样本较少的故障数据使用SMOTE算法进行数据扩大;S2,使用归一化算法对测量参数的数据值进行处理,消除量纲差异;S3,将故障数据进行类型划分,并进行故障编号标记;S4,获得变压器测量参数后,使用SVM算法对输出数据进行类别的分类,根据模型输出的故障类型,确定不同样本下对应的故障发生概率;S5,将计算所得的故障发生概率作为DS证据融合的BPA,计算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得到融合后的故障概率,至此,完成整个变压器的故障诊断过程。本发明能够提升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7959.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H9/02 , H02H9/04 , H02H1/00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融合共地情况下边缘数据中心的雷电防护装置,包括供电单元、接地网过电压监测单元、接地网过电流监测单元、中央信号处理单元、通讯设备保护单元;所述中央信号处理单元包括FPGA主控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报警模块。与传统接地保护装置相比,本发明能够对接地网的过电流、过电压信号进行在线监测,实现保护设备对接地网的过电流、过电压信号的高速响应,可以有效避免多站融合共地情况下地电位高压反击现象对二次侧通讯设备的影响,优化新型变电站中边缘数据中心的接地网结构,对新型变电站的联合接地网设计与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81006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810244625.0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变配电站远程扫地系统,包括前端扫地设备、数据通信网络和远端控制平台,高压变配电站内设置有站内服务器,所述前端扫地设备包括移动机器人,所述移动机器人上搭载传感器、摄像机和吸尘器,所述移动机器人在高压变配电站内移动,当所述传感器探测到碎屑,所述移动机器人停止移动,所述吸尘器开启进行清扫,清扫完毕,当所述传感器探测不到碎屑,所述吸尘器停止工作,所述移动机器人继续在高压变配电站内移动;所述数据通信网络包括无线通讯网络、有线通讯网络和数据集中器。本发明的高压变配电站远程扫地系统,可以实现远程遥控机器人行动路径和行为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00199.2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四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乔亚兴 , 解智刚 , 乐弘习 , 滕莹冰 , 陈张宇 , 章程熙 , 孔凡群 , 陈伟 , 赵皓明 , 侯宇轩 , 倪静雯 , 姜文韬 , 刘颖坤 , 王哲斐 , 贺润平 , 蒋宜霖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3 , G06Q50/06 , H02B1/24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劣化理论驱动的变电站设备综合状态评估方法,利用多元全周期监控数据,覆盖变电站设备的各种监测需求,包括温度、湿度、电流、局放等多种传感器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全面监控设备的健康状态;结合模糊层次分析,将评估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整体层、设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这种分层方法使得状态评估既全面又细致,能够针对各类设备和状态指标进行精确评估;通过构建和应用模糊一致矩阵和权重迭代计算,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各评价准则和指标的重要性,进而得出设备的综合健康状态评分。本发明为变电站提供全面且深入的设备状态评估,有效提高运维效率和设备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1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55239.5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四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V10/80 , G06T5/50 , G06V10/42 , G06N3/08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多源异构数据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对变压器进行红外图像拍摄和可见光图像拍摄,得到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S2,利用卷积编码网络,分别从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中提取细节特征,产生在不同维度上包含源图像各项信息的红外特征图和可见光特征图;S3,对红外特征图和可见光特征图利用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得到包含两类源图像信息的融合特征图;S4,利用卷积解码网络对融合特征图进行重建,最终得到包含两类源图像信息的融合图像。本发明采用卷积自编码融合网络实现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融合,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红外图像分辨率低,退化严重的问题,还能改善可见光图像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