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1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974306.1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短基线阵列的人体姿态捕获及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布置n个超声波短基线阵列;步骤2,姿态捕捉人员穿戴超声波发生器对外发出超声波;步骤3,对超声波的入射方向进行定位;步骤4,从n条超声波入射空间直线中任取3条形成一组超声波入射空间直线组;步骤5.1,通过空间两直线近似交点计算方法,得到近似交点;步骤5.2,计算近似交点的质心和偏离度;重复步骤5.1和5.2,计算全部超声波入射空间直线组的质心和偏离度;步骤6,确定超声波发生器的最终定位位置;重复步骤3至步骤6定位全部超声波发生器的最终定位位置;步骤7,构造操作人员的实时姿态框架图。本发明能够在室内短距离场合实现高精度的人体姿态捕捉。
-
公开(公告)号:CN1152911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74306.1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短基线阵列的人体姿态捕获及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布置n个超声波短基线阵列;步骤2,姿态捕捉人员穿戴超声波发生器对外发出超声波;步骤3,对超声波的入射方向进行定位;步骤4,从n条超声波入射空间直线中任取3条形成一组超声波入射空间直线组;步骤5.1,通过空间两直线近似交点计算方法,得到近似交点;步骤5.2,计算近似交点的质心和偏离度;重复步骤5.1和5.2,计算全部超声波入射空间直线组的质心和偏离度;步骤6,确定超声波发生器的最终定位位置;重复步骤3至步骤6定位全部超声波发生器的最终定位位置;步骤7,构造操作人员的实时姿态框架图。本发明能够在室内短距离场合实现高精度的人体姿态捕捉。
-
公开(公告)号:CN113001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17552.2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R技术的带电作业机械臂遥操系统,包括机械臂作业平台嵌入式控制系统与增强现实监控及操作系统,机械臂作业平台嵌入式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控制单元、传感器输入单元、执行器控制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增强现实监控及操作系统包括高性能运算主机、人机交互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人机交互设备包括头戴式显示器、左右机械臂关节检测设备、左右机械抓手体感手套和键盘鼠标输入设备,该系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对机械臂和机械抓手的控制,上述设备配合本发明的人机交互方法能够使得作业人员直观的对于电力施工用工器具进行远距离体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28425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74819.2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反馈式可穿戴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由承载支架、左右两个外骨骼机器人主体组成。承载支架包括座椅、锁定支持架、固定板、操作者固定装置;外骨骼机器人主体包括肩关节固定件、肩关节滑动套、肩关节调节扣、上臂调节扣、上臂滑动套、上臂旋转件、肘关节连接件、前臂调节扣、前臂滑动套、前臂旋转件、第一腕关节连接件、第二腕关节连接件、手摇杆、锁扣以及个7个电机模块。在外骨骼机器人主体中,上臂、前臂的长度、肩关节的距离和肩胛骨的前伸/后伸位置皆可调整,能够适应不同的适用人群。本发明能够实现半身交互式力反馈外骨骼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5471194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0802338.4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VR技术的带电作业机械臂遥操系统,包括机械臂作业平台嵌入式控制系统与增强现实监控及操作系统,机械臂作业平台嵌入式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控制单元、传感器输入单元、执行器控制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增强现实监控及操作系统包括高性能运算主机、人机交互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人机交互设备包括头戴式显示器、左右机械臂关节检测设备、左右机械抓手体感手套和键盘鼠标输入设备,该系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对机械臂和机械抓手的控制。上述设备能够使得作业人员直观的对于电力施工用工器具进行远距离体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906791.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接入选择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低轨卫星网络中多个低轨卫星的的接入请求;根据接入请求得到当前时刻环境的第一状态参数,其中,第一状态参数用于体现当前时刻低轨卫星网络的状态;将第一状态参数输入目标网络,得到低轨卫星网络的最终接入方式,其中,目标网络用于从多个低轨卫星中选取出目标卫星作为接入卫星,目标网络是通过对训练网络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后得到的。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策略灵活性差难以满足复杂的通信网络调用需求以及相关计算复杂度高、用时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2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50172.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张军 , 汪泉 , 陈卓 , 曹祎 , 陈海宾 , 赵乾丞 , 王斌武 , 刘俭 , 周峰 , 雷民 , 殷小东 , 方田 , 陈习文 , 金淼 , 卢冰 , 刘俊杰 , 易姝慧 , 王健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带电条件下电流互感器的异频校准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流互感器校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通过接入带电条件下电流互感器一次两端的异频电源,向所述带电条件下电流互感器注入一次异频电流;在所述带电条件下电流互感器的校准点处,测量带电条件下电流互感器注入一次异频电流后的比差角差;根据预先获取的带电条件下电流互感器的异频误差和工频误差频域线性关系,和所述比差角差,推算得到带电条件下电流互感器校准点处的工频误差,基于所述工频误差对所述带电条件下电流互感器进行校准。本发明通过确定的频域线性关系,可以在异频电流注入电流互感器的情况下,确定电流互感器的工频误差,进而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7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906791.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接入选择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低轨卫星网络中多个低轨卫星的的接入请求;根据接入请求得到当前时刻环境的第一状态参数,其中,第一状态参数用于体现当前时刻低轨卫星网络的状态;将第一状态参数输入目标网络,得到低轨卫星网络的最终接入方式,其中,目标网络用于从多个低轨卫星中选取出目标卫星作为接入卫星,目标网络是通过对训练网络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后得到的。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策略灵活性差难以满足复杂的通信网络调用需求以及相关计算复杂度高、用时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975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28262.9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最短路由计算方法、系统、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应用于高轨卫星集群,该方法包括:确定出与任一高轨卫星相通信的多组低轨卫星,其中,每组低轨卫星中包含两个低轨卫星;确定每组低轨卫星中每个低轨卫星所在空间位置;生成高轨卫星与每组低轨卫星之间的多条中继通信路径,并确定多条中继通信路径的距离;根据设定的距离阈值,从中继通信路径中选取确定数量个通信路径作为参考路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缩小路由选择的范围,极大减小路径计算的数量,提高最短路由的计算效率,简化了算法难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计算算法的计算量大、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6686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0267237.0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轨卫星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响应低轨卫星呼叫的地面站的数量;判断地面站的数量是否为零;当地面站的数量为零时,获取预设数量的对应于低轨卫星的中继候选卫星;基于预设数量的中继候选卫星与地面站的通信关系,从预设数量的中继候选卫星中确定出对应于低轨卫星的中继卫星;通过中继卫星建立低轨卫星与所述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通过实施本发明,实现了低轨卫星与地面站之间快速的建立直接或间接的通信链路,便于动态维护低轨卫星的数据传输链路,保证了低轨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路由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