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0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49914.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楚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二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及其上线方法,上述二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至少一对收放线装置和无人机。机器人本体的相背离的两侧均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用于沿缆线行走。一对收放线装置分别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上设有行走轮的两侧,收放线装置位于对应侧的行走轮的下方;每个收放线装置均缠绕有牵引绳,牵引绳上设置有挂接件,挂接件用于挂接于缆线。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设置于无人机本体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挂接件可分离地连接。本发明的二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无人机配合收放线装置先将挂接件挂接于缆线上,再通过收放线装置收放牵引绳,使行走轮落于对应缆线上,完成机器人本体的上线。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81757.4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郑州路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Inventor: 肖亮 , 艾福洲 , 殷建刚 , 姚宗 , 方伟 , 吴松 , 胡俊 , 郭婷 , 刘蕾 , 鲍海泉 , 曾祥斌 , 罗军清 , 于站雨 , 李洋 , 张驰 , 何宇航 , 刘竹丽
IPC: H02G1/04
Abstract: 一种防松动电动紧线装置,包括定位部件及紧线本体,定位部件固定在待紧线路周边的设备上,定位部件包括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支撑板上的U型移动板;紧线本体支撑在定位部件上;紧线本体包括收紧筒,位于收紧筒两端的单向锁紧部件和固线组件,收紧筒一端经单向锁紧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U型移动板的第一支臂,收紧筒另一端可转动设置于U型移动板的第二支臂;固线组件固定于收紧筒上,固线组件用于固定待紧线路,单向锁紧部件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的同时,通过收紧筒带动固线组件同步转动,以缠绕待紧线路于收紧筒上。可有效避免回抽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5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381227.6
申请日:2022-11-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17D1/04 , F17D3/01 , F17D5/00 , F17C5/00 , F17C13/00 , F17C13/02 , G01F1/76 , G01F15/04 , G01G17/04 , G01G23/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分段积分校准的气体回收量测量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初始压力为P0的SF6待回收气罐,将待回收气罐与质量流量计的进气口连接,将质量流量计的出气口与回收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将回收装置的出气口与回收气瓶连接,并称重回收气瓶的重量为m0;启动回收装置,进行SF6气体回收;回收气罐的压强从P0到P1分段内的校准系数k1;回收气罐的压强从P1到P2分段内的校准系数k2;以此类推计算出每一分段的校准系数,得到每一压强分段的校准系数之后,计算累计流量质量,得到气体回收量。本申请在积分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分段校准,能够获得SF6气体回收量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1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8287.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聚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殷建刚 , 刘继武 , 李睿枫 , 肖永奇 , 刘爱辉 , 刘帆 , 梁益嘉 , 吴钢 , 文黔龙 , 陈强 , 鲍海泉 , 向金华 , 陈焰发 , 徐发宝 , 蔡宣 , 何宇航 , 田泽 , 万涛 , 肖剑 , 王家琦 , 曾鹏卫 , 胡巳旸 , 程海蓝 , 阳涛 , 蒋清波 , 虢学锋 , 陈康 , 付利 , 曾宇璇
IPC: H02G1/02 , H02J13/00 , F16F15/067 , B66C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缓冲吸能、升降羊角和轨迹监控的移动式跨越架,属于电力线路跨越施工机械化装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跨越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可升降羊角装置,保障移动式伞形跨越架顺利的撤离布置位置;增加了主承载滚筒缓冲吸能装置,通过增加载荷的作用力时长减小对主承载滚筒的作用力;增加了布置与撤离轨迹安全控制系统,通过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及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使跨越架在作业时布置与撤离轨迹得到精准控制。解决了现有移动式跨越架的羊角装置为固定结构、主承载滚筒为刚性结构以及跨越架在现场布置与撤离过程中没有精确的检测手段,导致起重机吊臂和跨越架易出现过于接近或接触到带电线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施工人员伤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742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40975.7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5B47/165 , H05B47/105 , G06T5/50 , G06N3/006 , G06N3/084 , G06N3/092 , G06N3/1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照明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夜间施工照明中的照明参数检测方法以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夜间施工现场进行多目标跟踪和施工场景图像提取,得到多个施工目标场景图像;对所述多个施工目标场景图像进行场景亮度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得到场景融合亮度特征;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所述场景融合亮度特征进行夜间照明需求预测,生成初始照明配置参数;基于所述初始照明配置参数对所述夜间施工现场进行照明控制和反馈参数采集,得到多个施工目标反馈数据;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根据所述多个施工目标反馈数据对所述初始照明配置参数进行反馈优化计算,得到目标照明配置参数,进而提高了夜间施工现场照明的参数配置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428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37245.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5B47/165 , H05B47/1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照明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夜间施工照明的智能优化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目标施工现场进行三维建模,得到施工现场三维模型并生成初始化照明参数;进行照明模拟和照明区域划分,得到固定照明区域和动态照明区域;进行照明异常识别,得到照明盲区和过度照明区域并创建固定照明参数;对动态照明区域进行眩光等级计算,得到目标眩光等级,并根据目标眩光等级生成对应的照明参数阈值集合;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和照明参数阈值集合对动态照明区域进行动态照明优化,生成动态照明参数;根据固定照明参数和动态照明参数,对目标施工现场进行夜间施工照明综合控制,本申请提高了夜间施工照明的优化控制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94489.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韩刚 , 游力 , 熊亮雳 , 熊昊哲 , 康逸群 , 熊平 , 李喆 , 柳丹 , 曹侃 , 蔡萱 , 胡畔 , 徐驰 , 敖禹琦 , 叶畅 , 江克证 , 宿磊 , 何宇航 , 谭道军 , 李猎 , 冯万里
Abstract: 一种电网模拟器构网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电网模拟器的能量转换单元逆变侧的数学模型;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逆变侧中的功率外环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功率外环的基础上,对逆变侧的电压电流内环进行设计。采用VSG控制而非V‑F控制设计电网模拟器,实现了对电网的暂稳态特性模拟,推导了有功功率变化时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分析了暂态和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并联QPR结构控制电网模拟器的电能质量。本发明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填补了电网模拟器暂稳态及电能质量控制的空白,为新能源发电并网测试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56422.0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Inventor: 韩刚 , 熊昊哲 , 游力 , 熊亮雳 , 周斌 , 尹晗 , 徐东升 , 王攀 , 王义平 , 康逸群 , 熊平 , 李喆 , 张彧鸣 , 蔡萱 , 曹侃 , 柳丹 , 叶畅 , 胡畔 , 江克证 , 宿磊 , 何宇航 , 谭道军 , 徐驰 , 李猎 , 敖禹琦 , 冯万里
Abstract: 一种考虑安全运行约束的分布式构网型储能协调控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每个储能的荷电状态以及并网电点的频率偏差,考虑安全运行约束,构建基于频率偏差和储能荷电状态的模糊控制器,获得可自适应变化的有功环下垂系数kp;S2:获取每个构网型储能的并网点电压和电流,计算储能实际输出的有功P和无功Q;S3:根据步骤S2计算得到的有功P和无功Q以及步骤S1所得有功环下垂系数kp计算并网点相位和电压;S4:根据步骤3所得并网点相位和电压,通过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和PWM调制,对储能逆变器控制。通过引入模糊控制使下垂系数根据频率偏差、储能荷电状态、调频死区自适应变化,实现系统频率调节以及分布式构网型储能有功功率的均衡合理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7304.5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风电惯量支撑能力的机侧变流器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在电压源型全功率风电机组的机侧变流器的控制器中应用本发明机侧变流器平滑切换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转子转速保护环节、频率偏差最大获取环节、频率稳定判断环节、短路故障发生与清除判断环节、虚拟惯量控制环节、功率外环控制环节、机侧电流内环控制环节。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风电机组跟网型控制模式下在应对连续频率波动以及退出调频时表现出的不适应性及不稳定性,提高风电机组惯量支撑水平及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663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49412.5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多机协同的作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飞行状态数据集;计算无人机的稳定度;利用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无人机位置信息聚类,并计算无人机的聚集度;根据稳定度和聚集度构建神经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指标获取最优神经网络模型;将待测的无人机飞行状态数据集输入最优神经网络模型,响应于输出的无人机安全概率小于预设阈值,发出检修信号。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无人机协同运输作业时的安全性,降低无人机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