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28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1414.1
申请日:2023-09-05
摘要: 一种通过交流桩实现电网与车辆能量双向流动的方法适用于支持V2G的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使车桩双方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保持通讯与信息交互。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硬件连接通过国标《GBT 20234.2‑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 交流充电接口》中要求的电气接口进行连接,与此同时在通讯线的CP和PE线上搭载电力载波模块,使双方通过电力线进行通讯。在充电桩侧和电动汽车侧均增加MCU控制板,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同时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组包。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506729.5
申请日:2023-05-07
IPC分类号: H02J3/32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24 , B60L55/00 , G06Q10/0631 , G06N3/0442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域电力负荷预测的大规模电动汽车V2G调度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对区域内电力负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其峰谷波动特征和季节性波动特征;步骤二: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未来短时间内的电力负荷曲线进行预测;步骤三:基于电动汽车剩余电量与使用需求,计算其调度优先级;步骤四:依据调度优先级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状态,计算每一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进而实现大规模电动汽车V2G调度。本申请通过合理决策各个充电汽车在V2G模式下的充放电功率来达到调节电网波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18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099216.7
申请日:2023-02-01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F30/15 , G06F17/18 , G06F18/214 , G06F119/12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宽度学习系统的电动车充电负荷时序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电动车充电负荷影响因素的确定;(2)电动车充电负荷相关数据归一化处理;(3)基于宽度学习系统的电动车充电负荷时序预测模型建立;(4)电动车充电负荷的时序预测。本申请采用数据归一化处理,能够避免影响电动车充电负荷的原始数据之间的不同量纲的影响;根据电动车充电负荷的性能分析,确定影响电动车充电负荷的因素,采用宽度学习系统来建立电动车充电负荷时序预测模型,能够实现电动车充电负荷的准确时序预测,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车充电效率提供支撑,进而为实现智能电网绿色节能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131131.9
申请日:2023-09-04
IPC分类号: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 , G06N3/0464 , G06N3/09
摘要: 基于模糊理论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本方法考虑到用户习惯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广东省东莞市南方电网局提供的真实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预测。首先,本文对数据集进行了预处理与模糊化,剔除了可能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异常值和重复值,确定了模糊化的基本方案。其次,考虑到区域内车主的充电习惯可能会影响当地的充电负荷值,本文引入了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进行了挖掘,分析出了大部分车主充电时间上的规律性,将预测整体划分为了两个部分,对应高峰期和低谷期两个时段。最终的预测结果也证明了,分时预测的方法相较于整体预测的效果更好,模型的最终分时预测结果准确率在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8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92945.4
申请日:2020-12-01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的现场声压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极寒工况下基于矢量声学音频阵列的实时监测系统,包括音频采集模块、高清摄像头、信号调理器、电源管理模块、云服务器以及监控客户端;音频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高清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信号调理器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信号调理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监控客户端与云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且电源管理模块分别和音频采集模块、高清摄像头以及信号调理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动态无损的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在极寒工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相比于人工检测,检测信息更新及时,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06729.5
申请日:2023-05-07
IPC分类号: H02J3/32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24 , B60L55/00 , G06Q10/0631 , G06N3/0442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域电力负荷预测的大规模电动汽车V2G调度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对区域内电力负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其峰谷波动特征和季节性波动特征;步骤二: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未来短时间内的电力负荷曲线进行预测;步骤三:基于电动汽车剩余电量与使用需求,计算其调度优先级;步骤四:依据调度优先级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状态,计算每一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进而实现大规模电动汽车V2G调度。本申请通过合理决策各个充电汽车在V2G模式下的充放电功率来达到调节电网波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99216.7
申请日:2023-02-01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F30/15 , G06F17/18 , G06F18/214 , G06F119/12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宽度学习系统的电动车充电负荷时序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电动车充电负荷影响因素的确定;(2)电动车充电负荷相关数据归一化处理;(3)基于宽度学习系统的电动车充电负荷时序预测模型建立;(4)电动车充电负荷的时序预测。本申请采用数据归一化处理,能够避免影响电动车充电负荷的原始数据之间的不同量纲的影响;根据电动车充电负荷的性能分析,确定影响电动车充电负荷的因素,采用宽度学习系统来建立电动车充电负荷时序预测模型,能够实现电动车充电负荷的准确时序预测,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车充电效率提供支撑,进而为实现智能电网绿色节能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593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52539.7
申请日:2022-10-13
发明人: 汪司珂 , 余炼崧 , 马奔 , 赵聪 , 刘岑岑 , 庞博 , 荣先金 , 李志浩 , 郭雨 , 郑欣 , 王龙华 , 罗维 , 宋天斌 , 朱小虎 , 李敏 , 王庆 , 刘晓波 , 沈阳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所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包括现有CP原有功能模块、电子开关Sv、电子开关Sc和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本发明实现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之间的交互,在原有设计基础上车端增加电子开关Sv,桩端增加电子开关Sc,利用+12V上拉电阻R1,建立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国标交流充电口中,采用CC/CP口模拟一个载波信号进行信息传递,车与桩连接后,桩的CC/CP口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一个握手信号,等待车端回复,从而确认该车是否支持交流V2G,如果是V2G车型,就开启V2G车桩互动通信规约,可以充电和调度放电,如果是非V2G车型,就仅能按国标充电流程进行充电,不能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1309631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25956.1
申请日:2021-03-01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07F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桩检测自动刷卡装置,它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设置在轨道上,并均能在轨道上滑动,且第一滑块能通过第一滑块锁紧把手在轨道上进行定位,第二滑块能通过第二滑块锁紧把手在轨道上进行定位,挡板固定在轨道的端部,第二滑块位于第一滑块与挡板之间,夹具通过第一滑块转接结构件安装在第一滑块上,夹具与挡板能对待检充电桩进行夹持,电动推杆的壳体通过第二滑块转接结构件安装在第二滑块上,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卡槽。本发明能提高充电桩检测时刷卡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19382.3
申请日:2024-01-29
IPC分类号: H02J9/06 , B60P3/00 , B60L50/60 , H01M8/04298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2J7/00
摘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纯电动底盘和氢燃料电池的移动发电系统,包括移动发电车系统和智能控制发电系统;所述的移动发电车系统包括移动发电车本体、纯电动货车底盘、氢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载储氢系统,所述纯电动底盘上集成有锂电池系统;所述的智能控制发电系统根据外部指令和移动发电车系统的状态信息控制氢燃料电池系统和锂电池系统的运行和输出状态。本发明具有零碳、节能、发电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