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9189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305726.1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3/28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基于变径活塞泵的油气分离装置的自检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利用变径活塞泵将各条支路管路分段抽成真空,然后检测管路气压是否能稳定在某个近似真空气压值的方法,实现了对油气分离装置本身气密性的自动分析判断,并在测试过程中定位出气密性问题点,为油气分离装置的自动检测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大量节省了整个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生产装配时间和现场安装后的维护工作量。使得工作人员在离线的情况下便可以测试出油气分离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再装入到油色谱测试系统中和现场中,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并提高了发现问题点和排除问题点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355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491358.X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841 , G01N2030/88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变电站状态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线监测变压器油中气体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出厂试验进行标准油样的出厂标定,并记录特定标气传感器出厂记录,通过现场同种标准气体的峰高测试与出厂记录进行对比和校正,修正和减小气体检测器特性漂移。本发明对提高变压器油中气体在线监测系统长期稳定性,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389189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05726.1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3/28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基于变径活塞泵的油气分离装置的自检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利用变径活塞泵将各条支路管路分段抽成真空,然后检测管路气压是否能稳定在某个近似真空气压值的方法,实现了对油气分离装置本身气密性的自动分析判断,并在测试过程中定位出气密性问题点,为油气分离装置的自动检测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大量节省了整个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生产装配时间和现场安装后的维护工作量。使得工作人员在离线的情况下便可以测试出油气分离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再装入到油色谱测试系统中和现场中,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并提高了发现问题点和排除问题点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05177.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屏蔽层带料传送装置,包括导带机构、导轨机构和基座旋转机构,所述导带机构包括缠绕引料板、顶块、扁形气管、导向轴承、上限位夹板、切带机构、上弹性夹片、下弹性夹片和弹性夹片固定架;所述切带机构包括切刀固定架和切刀。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能替代现有各类需人工进行缠绕的工作,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规避了人工缠绕工作中与其他设备与人为操作空间交叉,兼具安全性。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替代了人工操作,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复合套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95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00551.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vidiaJetsonNano/XavierNX核心板的扩展板,涉及输电线路移动巡检机器人领域,所述接口扩展板包括:核心板接口电路、电源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风扇控制电路、2路MIPI CSI-2摄像头接口电路、功能按键电路、调试MicroUSB2.0接口电路、USB 3.1 Type-C DFP接口电路、MicroUSB2.0 OTG接口电路、MiniHDMI接口电路、M.2MKey接口电路以及PCIeFFC接口电路。本发明优点在于:同时支持NvidiaJetsonNano/XavierNX核心板,针对输电线路移动巡检机器人优化设计,体积小、接口齐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6749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507582.8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H18/08 , B65H23/032 , B65H1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套管电容屏柔性自动化缠绕机器人,包括送料机械臂、连接板、横向输送机械臂、导轨、支架板、料盘、支架板固定杆,所述导轨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板内侧,两个所述支架板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架板固定杆连接,所述料盘通过支架板固定杆与支架板连接。本发明工艺质量高,复合套管芯棒的缠绕工作受传统人工缠绕方式的影响,其工艺质量因不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而导致工艺质量参差不齐,本发明的复合套管电容屏的柔性自动化缠绕机器人在缠绕过程中进行套管的数据实时采集,对缠绕执行数据进行测绘和后处理的闭环控制,大幅提升半导电带缠绕的工艺质量和缠绕稳定性。适用于复合套管电容屏的缠绕。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1205177.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屏蔽层带料传送装置,包括导带机构、导轨机构和基座旋转机构,所述导带机构包括缠绕引料板、顶块、扁形气管、导向轴承、上限位夹板、切带机构、上弹性夹片、下弹性夹片和弹性夹片固定架;所述切带机构包括切刀固定架和切刀。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能替代现有各类需人工进行缠绕的工作,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规避了人工缠绕工作中与其他设备与人为操作空间交叉,兼具安全性。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替代了人工操作,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复合套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062545.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线路带电除冰的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设有挂载组件、除冰组件与悬挂组件,所述挂载组件包括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本发明通过设置套环、伸缩杆、定滑轮组、弹簧、牵引绳、动滑轮组、吊钩与连接杆,带动连接杆与卡线槽通过自身的重量进行伸缩,便于后续将线路卡入到卡线槽与破冰头之间;通过设置破冰头、活塞筒、动力组件、信号传输设备、卡线槽、滑杆、导向套与装配板,活塞筒传递振动至破冰头与连接杆之间的线路,引起线路高频振动从而除去线路覆冰,实现远程遥控进行除冰,所需操作人员少,花费时间短,除冰效果好,且无需停电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591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84246.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董勤 , 李健 , 陈杰 , 江翼 , 郑雷 , 罗浩 , 殷鹏翔 , 李涛 , 方书博 , 谭笑 , 张迺龙 , 余博 , 徐畅 , 宁宁 , 沈厚明 , 喻明江 , 谢涛 , 魏博 , 章晨昕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移动式线路覆冰舞动观测平台,属于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车体、线路覆冰监测组件、线路舞动监测组件和垂直升降交叉臂,车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低位监测台和高位监测台,路覆冰监测组件和线路舞动监测组件分别安装在高位监测台和低位监测台上,垂直升降交叉臂设置在车体的底部,用于实现车体的升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便捷程度高:本观测平台可以移动,便于搬运和移动;2、灵活性好:可以接入不同类型的线路覆冰监测组件和线路舞动监测组件;3、应用场景广泛:本观测平台因其小型化,通用性强的特点,可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监测场景,不仅可应用于野外线路场景,对于变电站、发电站等场景也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286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910655185.2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雷 , 蔡炜 , 姚正齐 , 崔风情 , 王海涛 , 冯万兴 , 李健 , 严碧武 , 罗浩 , 殷鹏翔 , 洪骁 , 董勤 , 程曦 , 李涛 , 程远 , 冯智慧 , 方书博 , 焦方俞 , 陈秀敏 , 陈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行走机构,包括支撑板、至少两个轮盘、多个爬行轮爪;由多个爬行轮爪首尾连接形成链传动机构;支撑板呈上小下大的U型状,支撑板、轮盘固定在机器人上,支撑板底部与链传动机构内壁接触,支撑板位于在爬行轮爪抓紧和放开运行轨道的过渡位置;机器人带动轮盘转动,轮盘带动爬行轮爪运动,当爬行轮爪运动至支撑板处时爬行轮爪与支撑板接触使得爬行轮爪张开,当爬行轮爪继续运动直至爬行轮爪与支撑板分离时爬行轮爪闭合并夹紧运行轨道,带动机器人安全稳定地在复杂的运行轨道上运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