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6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68186.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希忠 , 韦金城 , 刘乐民 , 张晓萌 , 商淑杰 , 吴文娟 , 徐长靖 , 胡家波 , 梁泽东 , 夏雨 , 杜云峰 , 刘姗 , 冯俊丰 , 陈婷婷 , 闫翔鹏 , 杨永富 , 张宸 , 季正军 , 李作钰 , 符东绪 , 张正超 , 韩烨 , 狄恩州 , 芮照成 , 王绪丰 , 李广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01C7/18 , E01C7/32 , E01C3/02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涉及道路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设计年限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交通参数,利用当量损伤法计算半刚性基层和沥青层的累计当量轴次,确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初始设计方案,并逐个分析期利用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减模型计算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累积损伤和模量衰减值,基于弹性层状理论获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路面结构响应,利用疲劳预估模型计算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和沥青层累积疲劳损伤,更新调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案,直至遍历所有分析期,确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最优设计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减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沥青路面的长久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4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28068.8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钢渣集料的沥青路面铺装方法。所述沥青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粘结层施工;钢渣改善层施工;半刚性基层施工;柔性基层施工;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抗滑磨耗表面层施工。该铺装方法结合不同结构层的具体性质,创新性地针对不同结构层设计出不同施工方式,将施工条件与混合料级配有机结合在一起,既避免了钢渣因遇水易膨胀而存在路面发生破坏的潜在风险,又大大提升了钢渣的应用率,实现每层均可掺入钢渣集料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29985.9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气囊原位隧道改扩建临时支撑台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边部设置有若干行走轮和液压支腿,车体的顶部边部设置有若干支柱,若干支柱内分别设置有举升组件;支撑板总成,支撑板总成设置在若干举升组件的顶部,支撑板总成内设置有外展组件,支撑板总成的顶部用于放置若干气囊;地面刮料组件,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前后移动机构,前后移动机构上通过连接板连接有刮板,前后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刮板沿地面移动,连接板与车体之间设置有自动提升机构,自动提升机构用于在刮除完毕后将刮板抬离地面。本发明可根据隧道规模调整对隧道顶部的支撑面积,同时在支护工作完毕后可方便的对台车下方的洞渣进行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0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24351.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小净距隧道原位改扩建的低影响爆破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包括:S1、在掌子面上,沿扩建隧道轮廓线和既有隧道衬砌的轮廓线钻取若干减震孔,再开凿若干减震孔,使相邻减震孔相连,形成减震槽;S2、向减震槽中填充吸能减震垫层;S3、根据减震槽开挖后掌子面的尺寸设计炮眼点和装药量,并在掌子面上钻取掏槽眼、周边眼和辅助眼;S4、在掏槽眼、周边眼和辅助眼中分别先后放入减震件和雷管,并执行爆破。本发明在对小净距隧道原位改扩建时减少围岩扩挖的情况,降低对多次扰动围岩的影响,保障隧道整体稳定性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21385.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E21D9/01 , E21D9/00 , E21D20/00 , E21D20/02 , E21B7/00 , E21B33/13 , C04B28/04 , C04B28/26 , G01V11/00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扩建隧道围岩破碎带超前锚注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隧道围岩体进行地质探测,确定围岩破碎带分布情况;S2、对未扩挖围岩体进行加固,加固范围至围岩破碎带边缘;S3、扩挖隧道至临近围岩破碎带时,在掌子面前方斜向钻孔施作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贯穿围岩破碎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既有隧道存在的时空间优势,在改扩建隧道施工前精准定位需要预加固的关键位置,并对围岩破碎带进行超前注浆填充,显著提高了围岩整体强度,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因破碎带引起的应力释放和变形风险,促进改扩建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改扩建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314783.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乐民 , 江贝 , 王鹏程 , 郭悦如 , 郭光明 , 高红科 , 王相龙 , 黄玉兵 , 高亮 , 王帅 , 高有湖 , 刘国山 , 满新杰 , 王明法 , 李月祥 , 周洋洋 , 徐长靖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锚固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根据获取的锚固相关参数,分别计算预应力锚固支护的预应力损失率、轴力提升率、预应力转化效果评价指标和锚固端锚固效果评价指标;根据获取的围岩控制相关参数,分别计算围岩等效强度提高率、围岩应力释放率、围岩变形控制率和围岩塑性区变化率;综合各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值;对比综合评价指标值和预设阈值,若综合评价指标值小于阈值,则优化预应力锚固支护的设计方案。本发明基于现场勘测结果,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较为综合、准确的对围岩锚固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542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98805.1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解释的交通流预测堆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交通流量预测相关时空特征及数据预处理;S2、搭建堆叠模型、调试与检验;S3、通过一致性聚类思想评估各个时空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本发明在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度的同时,保证了预测结果的可解释性;提供了一个旨在增强预测精度和模型可解释性的新框架,从而帮助交通专业人员和利益相关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4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53807.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公路隧道支护体系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支护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工程现场支护结构的锚杆轴力、钢拱架受力以及混凝土喷层受力参数数据;计算得到主动支护效率系数和被动支护效率系数;选取主动支护效率系数和被动支护效率系数最高的支护结构进行耦合,作为最优耦合结构;基于最优耦合结构屈服荷载和现场主‑被动支护结构屈服荷载,计算主‑被动支护耦合支护效率系数;基于主动支护效率系数、被动支护效率系数和主‑被动支护耦合支护效率系数,计算主‑被动支护体系评价系数;基于评价系数对工程现场支护效果进行评价。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主‑被动耦合支护结构的综合评价,具有很好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37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6772.8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1N3/08 , G01N17/00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安全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支护体系全周期设计方法,根据地下工程设计参数和地质条件,将地下工程简化为围岩‑主被动支护力学模型,计算围岩荷载;对围岩荷载进行分配,将围岩荷载分配为主动支护结构承担的荷载和被动支护承担的荷载;分别确定主动支护结构和被动支护结构在全周期内承载能力与时间的关系,分别计算相应支护结构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的耐久性系数;进行主‑被动支护结构初步设计;调整、优化地下工程支护体系设计方案。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支护未考虑现场工程地质环境对支护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施工速度慢、支护成本高、安全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023644.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C3/04 , E01C3/06 , E01C7/34 , E01C11/18 , E02D29/02 , E01F15/02 , E02D31/02 , E02D5/74 , E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尾矿粉的功能梯度复合路基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路基设计技术领域,由下而上依次包括普通尾矿粉路堤区、固化尾矿粉路堤区、泡沫轻质土Ⅱ区和泡沫轻质土Ⅰ区,在路基外侧设置有挡土墙及其附属结构;路基由上至下回弹模量逐渐降低;普通尾矿粉路堤区全部采用粒径小于50μm尾矿粉填筑,固化尾矿粉路堤区采用水泥固化后的尾矿粉填筑,泡沫轻质土Ⅱ区和泡沫轻质土Ⅰ区由两种不同湿容重的掺尾矿的泡沫轻质土浇筑而成。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路基形式,采用粒径小于50μm的尾矿粉填筑路堤,浇筑轻质土路床,可以大量消耗尾矿细粉,降低工程造价,解决尾矿细粉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