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33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40760.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杆塔涂镀层测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智能终端获取杆塔基体材料信号,并进行杆塔基体材料信号识别处理;智能终端基于杆塔基体材料信号识别处理结果生成涂镀层测量信号并发送;采集终端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涂镀层测量信号,基于涂镀层测量信号选择涂镀层信号采集模式进行杆塔涂镀层厚度信号采集,并发送;智能终端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杆塔涂镀层厚度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杆塔涂镀层的厚度值;实现了通过基于杆塔基体材料选择涂镀层信号采集模式进行杆塔涂镀层厚度信号采集,并对杆塔涂镀层厚度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杆塔涂镀层的厚度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369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57851.7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IPC: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T7/62 , G06T7/6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7 , G06N3/08 , G06V2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领域,尤其涉及杆塔涂层工程量核算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基于powernet模型识别目标杆塔得到杆塔参数;基于所述杆塔参数和喷涂作业参数,计算得到预计涂层工程量;现场测量涂层厚度以更新所述预计涂层工程量。基于powernet模型识别目标杆塔得到杆塔参数,可以准确识别目标杆塔的各种参数,便于后续进行作业;基于所述杆塔参数和喷涂作业参数,计算得到预计涂层工程量,可以得到理论工程量;现场测量涂层厚度以更新所述预计涂层工程量,可以结合实际作业情况准确计算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633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7845.1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IPC: G06V10/82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20/17 , G06Q10/10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48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领域,尤其涉及输电走廊清理工程量计算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采集输电走廊区域的初始图像;基于RetinaNet处理所述初始图像,识别得到植物参数;根据所述植物参数和清理效率值,计算得到清理工程量。通过采集输电走廊区域的初始图像,可以降低人工探测的成本;基于RetinaNet处理所述初始图像,识别得到植物参数,可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清理安排;根据所述植物参数和清理效率值,计算得到清理工程量,可以为清理工作提供参考,提高清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125556.3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吉宁 , 温爱辉 , 饶章权 , 阮灿华 , 马明 , 李鑫 , 孙国银 , 史玲玲 , 潘君镇 , 王伟 , 文豹 , 宋坤宇 , 吴佩琪 , 徐思尧 , 蒋畅 , 王尉霖 , 李欣
IPC: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F18/2433 , G06Q50/06 , G06F18/2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智能测试工具的电网设备安全性分析模型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提高故障和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利用贝叶斯优化方法构建和优化设备安全性分析模型,提高预测故障和异常的能力,通过风险评估和智能测试工具,准确定位需要优化的重点设备,提高维护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通过贝叶斯优化方法,基于新数据不断更新和完善模型,确保模型的预测能力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2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47021.X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分布式事故总信号的一致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一定的规则将事故总服务分为事故总主机和事故总备机;事故总服务采集站内设备遥信,若遥信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事故总信号,进行事故总信号的逻辑计算;事故总主机根据事故总信号的逻辑计算结果得到汇总结果;当汇总结果的一致率大于预设阈值时,事故总主机向事故总备机发送事故总信号动作消息,将事故总信号动作消息发送给调度主站或监控系统;事故总服务根据遥控复归事故总信号命令对事故总信号进行复位。本发明实现了变电站内监控系统、数据通信网关机的事故总信号的一致性,杜绝了运维人员误判的可能性,且简化了电力系统的工程配置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9612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814793.0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水净化处理系统和中水净化处理方法,利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集成技术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低浓度城市中水或微污染水体。首先利用臭氧破坏难降解有机物结构,使其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而填料采用含大量微孔及微量元素、具有大比表面积、微生物友好和生物化学稳定性高的牡蛎壳为填料,构建方便、净化高效;再利用具有强大截留能力并能够进一步降低水中COD和氨氮的膜生物反应器,有效地解决了低浓度城市中水或微污染水体难处理的问题,对COD、氨氮、浊度等具有极其显著处理效果,对中水回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53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71144.7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 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废水的电化学处理装置,其包括电化学处理池、第一极板及第二极板、电极定时转换器、耦合沉淀池、溢流堰以及刮渣组件。该脱硫废水的电化学处理装置组装快捷,无需额外添加化学药剂,操作简单,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采用周期性的电极反转,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电极钝化的问题得以解决,减少了能耗,节省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7437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719002.0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用树脂交换器,所述树脂交换器内部填充有Na型离子交换树脂、H型离子交换树脂和OH型离子交换树脂,所述Na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基团、所述H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基团和所述OH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基团的摩尔比为0.468~0.702:0.226~0.453:1,所述Na型离子交换树脂和所述H型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之和与所述OH型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比为1:2。该树脂交换器处理发电机内冷水后,可以有效提高内冷水pH值、降低电导率和铜离子含量、延长离子交换器的运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49612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4793.0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78 , C02F3/00 , C02F3/1268 , C02F3/1273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水净化处理系统和中水净化处理方法,利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集成技术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低浓度城市中水或微污染水体。首先利用臭氧破坏难降解有机物结构,使其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而填料采用含大量微孔及微量元素、具有大比表面积、微生物友好和生物化学稳定性高的牡蛎壳为填料,构建方便、净化高效;再利用具有强大截留能力并能够进一步降低水中COD和氨氮的膜生物反应器,有效地解决了低浓度城市中水或微污染水体难处理的问题,对COD、氨氮、浊度等具有极其显著处理效果,对中水回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357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93226.4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C23C22/68 , C23C22/02 , C09D127/18 , C09D5/08 , C09D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68 , C08K3/22 , C08K2003/2241 , C09D5/08 , C09D7/61 , C09D127/18 , C23C22/02 , C23C22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的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腐蚀镀锌钢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基板、底部防护层以及面部防护层。本发明选用低成本的有机硅和环境友好的铈盐进行多重封护,利用有机硅中的氨基与镀锌钢板的良好结合力、环氧基的环氧作用、含硫有机硅的疏水性以及铈盐的缓蚀作用,在镀锌钢板表面形成一层与基底结合牢固,结构致密,抗腐蚀性能好的底部防护层,同时在底部防护层的表面涂覆了一层氟碳树脂涂层(面部防护层),进一步提高镀锌钢板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