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804487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320743.9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单燃烧臂,该燃烧臂包括支座、可转动调节设置于该支座上的桁架臂、设置于该桁架臂第二端端部的燃烧头装置、以及设置于该桁架臂第二端用于部分或全部罩住该燃烧头装置的第一弧形水幕架,该燃烧头装置包括主管、与该主管连通的第一支管、与该主管连通的第二支管、与该主管连通的第三支管、与该主管连通的第四支管、设置于该主管并用于检测该主管内流量的流量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支管上的第一燃烧嘴、设置于该第二支管上的第二燃烧嘴、设置于该第三支管上的第三燃烧嘴、设置于该第四支管上的第四燃烧嘴、设置于该第一支管上用于控制该第一支管与该主管连通或断开的第一控制阀。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19860.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6F18/2411 , G06F18/243 , G06F18/2433 , G06N3/006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洋钻探事故的预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大洋钻探的监测数据,识别监测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将预设事故赋值给当前待分类事故,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异常数据对当前待分类事故进行二分类,得到当前预测事故,确定当前预测事故是否满足条件,若当前预测事故不满足条件,将当前预测事故赋值给当前待分类事故,返回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异常数据对当前待分类事故进行二分类,得到当前预测事故,直到得到满足条件的当前预测事故,输出满足条件的当前预测事故为最终预测的钻探事故。本发明可以提高大洋钻探作业的信息感知能力和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19871.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E21B44/00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85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井漏事故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改进模拟退火寻找BP神经网络最优参数,从而得到了更加精确井漏预测模型。本发明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井漏预测方法,依托于BP神经网络,显著增强了事故预警的智能化水平。并且,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改进模拟退火方法搜索BP神经网络最优参数,自动化了网络调参过程,提升了预警的精准度。同时,本发明提出了测试集和验证集双轨校验流程,强化了对输入数据多维度扩展的支持,保障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适用性和泛化能力,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72181.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下驱动装置、钻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水下驱动装置包括潜水电泵和动力机构,潜水电泵用于吸入环境水并形成高压驱动液,动力机构包括外壳、中心轴以及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设置于外壳与中心轴之间,中心轴可转动连接于外壳,中心轴沿其自身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钻探设备的上钻杆和下钻杆,中心轴的内部设有连通上钻杆与下钻杆内部的钻井液通道,钻井液通道用于将水上钻井装置供应至上钻杆的钻井液传递至下钻杆,潜水电泵用于向动力机构输送高压驱动液,高压驱动液用于驱动驱动部件带动中心轴转动,以使中心轴带动下钻杆转动。从而,能够在确保转速和扭矩的稳定性的同时,兼具高效率、无污染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36884.8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根钻杆绳索取芯方法、系统及其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向钻井中的第一双根钻杆中投放绳索取芯钻具内管,再抓取至少两根单根钻杆放置在钻杆上扣组件上进行连接接成一根第二双根钻杆,然后将第二双根钻杆的上接头与顶驱连接、下接头与第一双根钻杆连接,再通过顶驱驱使钻杆开始钻进作业,每钻进一定距离,通过绳索取芯工具将绳索取芯钻具内管取出,并放置到岩心处理区域。本发明通过钻杆上扣组件将多个单根钻杆组成双根钻杆,以减少占用钻井口的时间,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同时减少钻杆与顶驱连接的一半次数,降低井下事故发生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19915.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6F18/10 , G01M13/00 , G01H17/00 , G06F18/2415 , G06F18/28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的钻机绞车的故障诊断方法与装置,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对钻机绞车测量得到的振动信号;对振动信号进行重构,以去除振动信号中的噪声得到重构信号;获取经过预先训练的故障诊断模型;将重构信号输入到经过预先训练的故障诊断模型,得到振动信号对应的故障概率值。通过对振动信号重构可以去除其中的噪声、提高振动信号的精度,进而将去除噪声后得到的重构信号输入到经过预先训练的故障诊断模型可获得更准确的故障概率值,根据故障概率值即可及时判断钻机绞车是否存在故障,提高了诊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4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536884.8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根钻杆绳索取芯方法、系统及其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向钻井中的第一双根钻杆中投放绳索取芯钻具内管,再抓取至少两根单根钻杆放置在钻杆上扣组件上进行连接接成一根第二双根钻杆,然后将第二双根钻杆的上接头与顶驱连接、下接头与第一双根钻杆连接,再通过顶驱驱使钻杆开始钻进作业,每钻进一定距离,通过绳索取芯工具将绳索取芯钻具内管取出,并放置到岩心处理区域。本发明通过钻杆上扣组件将多个单根钻杆组成双根钻杆,以减少占用钻井口的时间,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同时减少钻杆与顶驱连接的一半次数,降低井下事故发生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8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58550.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E21B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深部钻探钻井作业钻柱悬持方法,起钻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井内设置立根和临时连接钻杆;步骤2:地面液压吊卡夹持立根,以将立根固定悬持住;步骤3:下放顶驱液压吊卡至低位,扣住临时连接钻杆;步骤4:上提顶驱液压吊卡,受力后松开地面液压吊卡,地面液压吊卡移离井口;步骤5:顶驱液压吊卡提起立根;步骤6:待立根的最上端的钻杆的上接头提升至相应高度后,再次将地面液压吊卡移入并将立根接头夹持;步骤7:顶驱液压吊卡下放释放钻柱重量,地面液压吊卡承载重量;步骤8:顶驱液压吊卡上提立柱。本发明提高钻柱承载能力,改变承载点,解决了切换动力吊卡的难题,减少卡瓦夹持对钻柱伤害以及解决了上扣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8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62171.2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开路钻井技术领域,特指适用于海洋开路钻探的水下动力装置钻进方法,其中包括有以下步骤:水下动力装置安置在泥面上,且通过控制电缆与司钻连接。本发明针对大洋钻探大多采用开路钻井,在深水部深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具旋转的过程,受水流和水浪的影响,容易导致钻具疲劳损坏,同时具备大通径的井下动力钻具的钻具过大,不满足小井眼的钻具要求而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本发明减少了海水对钻柱的影响,解决深水深部钻探的作业要求,实现了安全、高效、经济的大洋钻探。
-
公开(公告)号:CN111691834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541139.2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隔水管应急悬挂管柱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拆卸连接在常规隔水管上部的工具,再驱使常规隔水管向上运动至第一预设高度,以使得常规隔水管下部与海底泥面的距离大于50米;S2:使用挠性接头将常规隔水管和送入隔水管连接起来;S3:判断挠性接头的位置是否低于钻井平台的月池内的采油树滑车的位置,若否,则下放常规隔水管和送入隔水管,若是,则执行S4;S4:驱使采油树滑车运动至钻井井口中心;S5:将送入隔水管调整至采油树滑车中心处;S6:通过顶驱将送入隔水管上提至第二预定高度。本发明通过顶驱取代传统的隔水管张紧器,满足软悬挂的需求,同时利用采油树滑车对隔水管进行扶正,避免发生碰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