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体用构造部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7089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80033149.2

    申请日:2015-06-10

    Abstract: 使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由淬火部、母材硬度部及过渡部构成的硬度分布(强度分布)的汽车车体用构造部件上发生由冲击载荷的负荷带来的弯曲变形的情况下的变形部为母材硬度部,避免淬火部处的塑性应变的集中。是具有中空且矩形截面的钢制的主体的汽车车体用构造部件。主体在轴向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依次具备淬火部、过渡部和母材硬度部。在设主体的截面积为(A)、设截面二阶矩为(I)的情况下,关于轴向的过渡部的长度(L)满足0.006[mm-1]

    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钢材的热弯曲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13934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580027091.0

    申请日:201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9/04 B21D7/12 B21D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具有:把持工序,通过卡盘把持具有开口端的长条钢材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进给工序,将上述把持工序后的上述钢材以上述一端部为前头沿着上述长度方向进给;加热工序,对上述钢材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高频感应加热而形成加热部;弯曲工序,通过使上述卡盘沿三维方向移动而对上述加热部赋予弯曲力矩;以及冷却工序,朝上述弯曲工序后的上述加热部喷射冷却介质而进行冷却。在上述加热工序的开始时,使在上述一端部形成上述加热部时施加的加热量大于在沿着上述钢材的进给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与上述一端部的上游侧邻接的上游侧邻接部位形成上述加热部时施加的加热量,并且通过上述冷却介质冷却上述卡盘。

    弯曲加工制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4510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306217.4

    申请日:2009-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7/16 B21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曲加工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即便是要求复杂的弯曲形状,或者是需要高强度金属材料的弯曲加工时,也可在确保高加工精度的同时,不损坏金属材料的表面性状,可加大弯曲加工的弯曲角度。将钢管(1)向其长度方向进给,并在第1位置(A)支承,同时在第2位置(B)局部加热被进给的钢管(1),在第3位置(C)冷却钢管(1)被加热的部分,并且在包括第3位置(C)的钢管(1)的进给方向的上游侧空间的作业空间内向包括钢管(1)的进给方向的三维方向改变在第3位置(C)的下游区域(D)把持钢管(1)的把持单元(15)的位置,从而对钢管(1)的被加热部分施加弯矩,以制造向长度方向间断或连续具有三维弯曲的弯曲加工部的弯曲加工制品。

    弯曲加工制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4510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06217.4

    申请日:2009-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7/16 B21D7/12 B21D7/162 B21D7/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曲加工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即便是要求复杂的弯曲形状,或者是需要高强度金属材料的弯曲加工时,也可在确保高加工精度的同时,不损坏金属材料的表面性状,可加大弯曲加工的弯曲角度。将钢管(1)向其长度方向进给,并在第1位置(A)支承,同时在第2位置(B)局部加热被进给的钢管(1),在第3位置(C)冷却钢管(1)被加热的部分,并且在包括第3位置(C)的钢管(1)的进给方向的上游侧空间的作业空间内向包括钢管(1)的进给方向的三维方向改变在第3位置(C)的下游区域(D)把持钢管(1)的把持单元(15)的位置,从而对钢管(1)的被加热部分施加弯矩,以制造向长度方向间断或连续具有三维弯曲的弯曲加工部的弯曲加工制品。

    空心构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61709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080012908.4

    申请日:2010-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于具有例如780MPa以上的高强度和复杂的形状而适合作为汽车部件的、刚性和冲撞特性优良且轻量的空心构件。空心构件(11)包括空心的钢制的主体(14)。主体(14)至少在长度方向上由一个部件构成。主体(14)具有扁平截面,该扁平截面至少具有最大外部尺寸(L1)的部分和比该最大外部尺寸(L1)小的外部尺寸(L2)的部分。主体(14)在其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具有扭转部。包含以扭转部(17)为界而存在于主体(14)的长度方向一侧的第1部分(15)中的最大外部尺寸(L1)的部分在内的假想的平面(15a)与包含以扭转部(17)为界而存在于主体(14)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第2部分(16)中的最大外部尺寸(L1)的部分在内的假想的平面(16a)交叉的角度为4度以上。并且,扭转部(17)至少具有780MPa的拉伸强度。

    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钢材的热弯曲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73285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3796.1

    申请日:2015-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7/16 B21D7/08 B21D7/12 B21D7/162 B21D7/165

    Abstract: 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钢材的热弯曲加工装置。该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具有:进给工序,使长条的钢材的一端部为前头而沿着长度方向进给;加热工序,通过供给高频电力,由此对上述钢材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高频感应加热而形成高温部;弯曲工序,对上述高温部赋予任意方向的弯曲力矩而形成弯曲部;以及冷却工序,朝上述弯曲部喷射冷却介质而进行冷却,在将形成上述钢材的图心线的上述弯曲部的弯曲半径即R[mm]除以与上述图心线正交的上述钢材的截面中的弯曲方向的尺寸即W[mm]而得到的比率R/W超过规定值的上述弯曲部时的上述钢材的进给速度设为V1,并且将在对上述钢材形成上述高温部时供给的上述高频电力设为Q1的情况下,在上述弯曲工序中,在形成上述比率R/W为上述规定值以下的上述弯曲部时,使上述进给速度比上述V1慢且使上述高频电力比上述Q1低。

    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钢材的热弯曲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13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80027091.0

    申请日:201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9/04 B21D7/12 B21D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具有:把持工序,通过卡盘把持具有开口端的长条钢材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进给工序,将上述把持工序后的上述钢材以上述一端部为前头沿着上述长度方向进给;加热工序,对上述钢材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高频感应加热而形成加热部;弯曲工序,通过使上述卡盘沿三维方向移动而对上述加热部赋予弯曲力矩;以及冷却工序,朝上述弯曲工序后的上述加热部喷射冷却介质而进行冷却。在上述加热工序的开始时,使在上述一端部形成上述加热部时施加的加热量大于在沿着上述钢材的进给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与上述一端部的上游侧邻接的上游侧邻接部位形成上述加热部时施加的加热量,并且通过上述冷却介质冷却上述卡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