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574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780008062.5

    申请日:2007-02-2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单元模块,每个模块具有一个或多个平板状的作为单元电池并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的高强度保护构件围绕的电池组电池;以及可拆的在装配型耦合结构中相互耦合以使得该单元模块竖直地固定于其中的上和下框架构件。效果:易于将检测单元固定到该电池模块,对于该电池组电池,该检测单元能够最小化其重量和尺寸,有效地增强其低机械强度并检测其运行状态。另外,通过简单的装配过程而不需使用多个用于机械耦合和电连接的构件来制造电池模块,降低了制造成本,并有效地阻止了在电池模块的制造或运行期间的短路或受损坏。另外,将电池模块用作单元体来制造具有期望输出和容量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系统。

    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5737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80007951.X

    申请日:2007-02-28

    Abstract: 一种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电池堆,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在侧向上竖直的电池组电池或单元模块;第一模块壳,以完全围绕该电池组电池堆的一个侧端并部分围绕该电池组电池堆的上端和下端的结构构成,该第一模块壳在其前部设有外部输入和输出终端;与该第一模块壳耦合的第二模块壳,以完全围绕该电池组电池堆的另一侧端并部分围绕该电池组电池堆的上端和下端的结构构成,该第二模块壳在其前部设有用于将该电池组电池堆的电极终端连接到该外部输入和输出终端的汇流条;固定到该第一模块壳或第二模块壳的检测构件;以及用于监测和控制该电池模块运行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其在连接到该检测构件的同时固定到该第一模块壳或第二模块壳。

    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5737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780007951.X

    申请日:2007-02-28

    Abstract: 一种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电池堆,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在侧向上竖直的电池组电池或单元模块;第一模块壳,以完全围绕该电池组电池堆的一个侧端并部分围绕该电池组电池堆的上端和下端的结构构成,该第一模块壳在其前部设有外部输入和输出终端;与该第一模块壳耦合的第二模块壳,以完全围绕该电池组电池堆的另一侧端并部分围绕该电池组电池堆的上端和下端的结构构成,该第二模块壳在其前部设有用于将该电池组电池堆的电极终端连接到该外部输入和输出终端的汇流条;固定到该第一模块壳或第二模块壳的检测构件;以及用于监测和控制该电池模块运行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其在连接到该检测构件的同时固定到该第一模块壳或第二模块壳。

    具有电极支撑元件的电极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9024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80006408.8

    申请日:2007-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阴极/隔离膜/阳极结构构建的堆叠型电极组件以及一种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电极组件在其规定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并且一对构建为凹-凸接合型结构的支撑元件(一个凸接合元件与一个凹接合元件)在电池盒内通过所述通孔插入;当凸接合元件插入凹接合元件、同时外径小于通孔内径的凹接合元件通过通孔插入时,凹接合元件的外表面与该通孔紧密接触。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具有限制当对电极组件施加外力时阴极与阳极脱离于隔离膜发生移动,从而防止内部短路的发生,并最终改善含有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的安全性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电极组件还具有限制在二次电池充放电期间由于电极组件反复收缩与膨胀造成的电极移动的效果。

    具有电极支撑元件的电极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90243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780006408.8

    申请日:2007-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阴极/隔离膜/阳极结构构建的堆叠型电极组件以及一种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电极组件在其规定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并且一对构建为凹-凸接合型结构的支撑元件(一个凸接合元件与一个凹接合元件)在电池盒内通过所述通孔插入;当凸接合元件插入凹接合元件、同时外径小于通孔内径的凹接合元件通过通孔插入时,凹接合元件的外表面与该通孔紧密接触。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具有限制当对电极组件施加外力时阴极与阳极脱离于隔离膜发生移动,从而防止内部短路的发生,并最终改善含有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的安全性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电极组件还具有限制在二次电池充放电期间由于电极组件反复收缩与膨胀造成的电极移动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