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231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3887.6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永亮 , 谢钦 , 舒冬 , 李威 , 雷崇 , 殷勤 , 姚应峰 , 代刚 , 张敏 , 张明 , 葛红 , 石航 , 郭钦 , 王俊 , 种传强 , 谭琼亮 , 梅震琨 , 许常宜 , 刘曦洋 , 赵文涛 , 于龙 , 占栋
IPC: G06F30/15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铰接模块姿态约束的轨道车辆限界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车体横向偏移量;根据车辆特性,得到车体垂向偏移量;基于车辆转向架的偏移量,结合安装误差,得到转向架偏移量;获得受流器的横向偏移量,结合垂向偏移量,得到受流器偏移量;设备限界具体为车辆限界的安全间隙;基于直线地段设备限界,结合平面曲线不同半径、过超高或欠超高引起的横向和竖向偏移量,以及车辆、轨道参数等因素的变化得到曲线地段限界加宽量;将所得横向和竖向或垂向偏移量与车辆轮廓线坐标相加得到车辆限界。本发明得到铰接模块车辆限界的精确计算公式,为设备、建筑限界制定和工程实施提供基准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015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448125.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钦 , 李威 , 廖永亮 , 舒冬 , 雷崇 , 殷勤 , 姚应峰 , 王俊 , 代刚 , 张敏 , 张明 , 葛红 , 石航 , 郭钦 , 谭琼亮 , 许常宜 , 梅震琨 , 种传强 , 刘曦洋 , 赵文涛 , 于龙 , 占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精度设备限界检测预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车体(1),设于车体(1)内部的中控台(3)、设于车体(1)底部的定位模块(4)以及远程数据处理中心(6);设于车体(1)前端的限界检测设备(2),设于所述车体(1)底部的振动补偿模块(5),其包括激光摄像式传感器、补偿相机及陀螺仪。本发明的系统,限界检测设备(2)检测轨道的断面各点的廓形数据,定位模块(4)获取此时的精确位置数据,远程数据处理中心(6)保留各个位置轨道断面的历次检测结果,并基于大数据深度分析自动筛查出发生微小移动并有可能侵限的轨旁设施,并与此处的限界比对判断是否侵限,实现侵限的提前预判。
-
公开(公告)号:CN11523669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84103.9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武汉大学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愈 , 廖永亮 , 谢钦 , 吴兴文 , 张敏 , 舒冬 , 雷崇 , 殷勤 , 姚应峰 , 代刚 , 张明 , 王俊 , 葛红 , 石航 , 郭钦 , 种传强 , 刘曦洋 , 赵文涛 , 于龙 , 占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动态包络线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两台互相垂直的激光雷达,用于实现数据的采集、控制和传输;数字信号同步触发模块,用于保证两台激光雷达同时进行采集、实现测试数据空间采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收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实现车体相对轨道坐标系的姿态定位,获得车体断面相对于轨道中心的动态包络线;数据储存模块;电源调理模块,用于为激光雷达提供稳定电压,保护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对车体前端180°交差扫描,采集数据,经处理得到车辆运行的五个姿态数据,结合车辆断面静态轮廓数据,得到车辆动态包络线,检测精度高,能够方便快捷、经济、精确的对铁路限界进行动态、实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99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19102.6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特性差异的边界层高度反演方法,基于大气粒子的特征差异来获得边界层顶部,包括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建立特征值,基于边界层上下的气溶胶粒子和分子粒子特征的差异性,用后向散射信号构建特征值A序列,用色比信号构建特征值B序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差异度序列Z,通过查找差异度序列里最大值的点,初步确定出边界层高度所在的位置,过滤误差点直到输出正确结果。该方法不依赖于气溶胶的垂直浓度廓线来查找边界层高度,而是求粒子特性差异,最后通过最大差异值查找来确定边界层高度,绕开了复杂气溶胶层次对查找边界层高度带来的影响。本发明方法具有执行简单,准确度高和适用性广泛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57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74784.0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塔材气体腐蚀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的电力塔材多气体腐蚀试验箱,它由不锈钢气瓶、开关阀、转子流量计、单向阀、质量流量计、电磁阀、计算机控制单元、气体柜和试验箱构成,用于实现在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环境下对输电线路塔材多种气体人工加速腐蚀老化试验。本发明通过减压阀和转子流量计稳定气流,采用计算机对质量流量计进行设置,实现气体流量的精确控制。采用多路气体共用质量流量计的方式,腐蚀试验箱实行集中控制。本装置可模拟输电线路塔材的气体腐蚀运行环境,实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硫化氢等多种气体对杆塔材料的加速腐蚀,重现杆塔材料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遭受的破坏程度,评价输电线路塔材在腐蚀环境下运行的适应性、安全性以及抗腐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617584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410061293.0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武汉武大方略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信息的动态随机置乱加解密方法,其特点是:从所需要加密的视频信息中提取几种关键数据块进行置乱,然后将置乱后的数据块还原至提取位置和那些非关键数据混合作为置乱加密后的视频码流输出,解密则是类似的过程。本发明用于置乱的矩阵采用伪随机序列动态产生,对于所有的视频帧,采用的置乱矩阵都不一样,保密性可达到实用的水平。本发明可实现保密性可分级的标准压缩视频信息的加密和解密;基于视频信息信源特征实现,运算量小,可满足视频信息处理与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不增加码流大小,不影响视频交互性和视频传输的网络容错性;独立于视频编解码器,支持符合MPEG/H.26x序列标准的视频码流的加密,加密后的视频码流仍符合码流语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613887.6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永亮 , 谢钦 , 舒冬 , 李威 , 雷崇 , 殷勤 , 姚应峰 , 代刚 , 张敏 , 张明 , 葛红 , 石航 , 郭钦 , 王俊 , 种传强 , 谭琼亮 , 梅震琨 , 许常宜 , 刘曦洋 , 赵文涛 , 于龙 , 占栋
IPC: G06F30/15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铰接模块姿态约束的轨道车辆限界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车体横向偏移量;根据车辆特性,得到车体垂向偏移量;基于车辆转向架的偏移量,结合安装误差,得到转向架偏移量;获得受流器的横向偏移量,结合垂向偏移量,得到受流器偏移量;设备限界具体为车辆限界的安全间隙;基于直线地段设备限界,结合平面曲线不同半径、过超高或欠超高引起的横向和竖向偏移量,以及车辆、轨道参数等因素的变化得到曲线地段限界加宽量;将所得横向和竖向或垂向偏移量与车辆轮廓线坐标相加得到车辆限界。本发明得到铰接模块车辆限界的精确计算公式,为设备、建筑限界制定和工程实施提供基准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8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063419.4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及由该格栅块体组成的格栅群,其包括块体本体,所述块体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块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透水孔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在块体本体上设置连通的通孔和透水孔,使得通孔内始终处于弱环流状态,避免了水流对滩底的冲刷,从而有效地增加空腔内部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13923C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03128136.2
申请日:2003-06-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包括40~95%的环氧树脂、0.1~10%的有机化累托石、1~59%的环氧树脂用固化剂;其中有机化累托石呈纳米片状分散在环氧基体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有机化的累托石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加热到树脂熔化,抽真空搅拌后加入环氧树脂固化剂搅拌均匀,再倒入模具,在60℃—160℃固化成型。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不仅耐冲击性能好,而且耐热性能优越,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252161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2115758.8
申请日:2002-04-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复合累托石,其基本组成为:累托石1~100份、有机插层剂0.2~30份、质子化剂0.01~5.0份,以上均为重量份数。上述有机复合累托石的制法,将累托石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另将有机插层剂、质子化剂加入到水中,搅拌形成溶液后,加入到上述悬浮液中,所得混合物再高速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粉碎即得所需有机复合累托石。本发明将累托石经有机插层改性后,其层间距增大至4纳米左右,同时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亲油性,能分散于甲苯、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与单体或聚合物熔体作用,在聚合或混合过程中能剥离成纳米尺度的结构片层并均匀分散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得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