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7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74155.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江苏镇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储能安全和岸电供电的混合动力船舶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船舶各类负载的总需求功率和船舶发电机组输出总功率,确定储能系统调度指令;获取每个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和运行温度,得到每个电池组的预测健康状态、电量状态和功率状态:结合船舶当前运行工况、电池组的预测健康状态、电量状态和功率状态,确定电池组充放电优先级,并确定参与能量管理的电池组数量;建立考虑储能安全的能量管理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方程;利用改进鲸鱼优化算法求解能量管理目标函数,得到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对各电池组充放电功率进行控制;改进鲸鱼优化算法为在传统鲸鱼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Tent映射初始化种群和非线性收缩机制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48825.6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装置散热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型电站散热装置及其风道设计,装置整体采用立体柜体结构设计,包括最底层的冷凝器、中间层的包裹液态金属的散热片和最上层的磁悬浮风扇,三者之间通过设计的散热风道将其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中散热设计无需风扇驱动能量,低碳环保节能;核心部件采用模块化封装,便于快速更换维修;无需改变风道结构,仅通过风道内部的温差改变流速,达到改变风道口径同样的功能,这种设计既节省能源,又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45245.6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32 , H02J3/00 , H02J7/34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多能源电力推进船舶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获取当前时刻的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级电容的有功功率、蓄电池组的有功功率、净功率、蓄电池组SOC和超级电容SOC;确定蓄电池组的有功功率、超级电容的有功功率、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的权重因子;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信息输入至预测控制器中,得到优化后的当前时刻的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级电容的有功功率和蓄电池组的有功功率;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优化后的当前时刻的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级电容的有功功率和蓄电池组的有功功率作用于多能源电力推进船舶上;步骤4: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3。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00848.1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江苏镇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R23/16 , G06F18/25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岸电自动故障诊断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岸电系统的电气信号信息,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岸电系统的电气信号信息,得到电气信号故障特征;基于电气信号故障特征,确定电气信息故障决策;获取岸电系统的开关信号信息,基于故障诊断模型和岸电系统的开关信号信息,得到开关信号故障特征;基于开关信号故障特征,确定开关信息故障决策;使用D‑S证据理论,综合电气信息故障决策和开关信息故障决策,得到最终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方法通过融合岸电系统的多源信息,实现了快速故障定位以及快速判别故障类型,降低了对岸电系统故障维修的难度,提高了其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600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36052.X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装置散热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型岸电站散热结构及其动力学平衡模型设计,整体采用立体柜体结构设计,该立体柜体底端设置有进风口,柜体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放置有被动式磁悬浮散热风扇,柜体的中间部设置有电力电子散热装置,电力电子散热装置内置有液态金属、外包裹散热鳞片,电力电子散热外部四周向内收缩设置与柜体之间形成天然的散热风道。本发明中散热设计无需风扇驱动能量,低碳环保节能;核心部件采用模块化封装,便于快速更换维修;无需改变风道结构,仅通过风道内部的温差改变流速,达到改变风道口径同样的功能,这种设计既节省能源,又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0844.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江苏镇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0 , G06N3/006 , G06F30/27 , H02J3/14 , H02J3/06 , H02J3/00 , G06F113/04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岸电系统的动态重构优化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步骤1:实时获取船舶与岸电并网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和负荷功率实时变化情况;其中,采用节点‑支路关联矩阵描述船舶与岸电并网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步骤2:构建船舶与岸电并网系统动态重构优化模型及约束条件,所述船舶与岸电并网系统动态重构优化模型以最小化加权切负荷和电压偏差作为优化目标;步骤3:基于当前船舶与岸电并网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和负荷变化信息,采用粒子协同优化算法求解船舶与岸电并网系统动态重构优化模型,得到在并网时和并网后,在约束条件下,实现优化目标时的船舶与岸电并网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3067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0686.7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岸电电力设备装配用磁悬浮物流传输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托盘和底座,所述托盘上排布有多组线圈组,线圈组包括多组主线圈组、副线圈组和横移线圈组,主线圈组关于托盘的第一轴线对称分布在托盘两侧;副线圈组及横移线圈组关于托盘的第二轴线对称分布在托盘另外两侧,同时,每侧的横移线圈组均设置在副线圈组外侧,每组副线圈组及每组横移线圈组中的线圈均关于托盘的第一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垂直。本发明建立了物流传输装置的力‑电流模型;针对高重心引起的易于产生不平衡转矩,设计了一种反步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使得该物流传输装置能够实现水平定位和移动,且其悬浮系统响应迅速、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准确地到达指定位置并且保证悬浮姿态和高度的稳定,具有较强的重心校正和较快的平衡控制处理速度。主线圈组和副线圈组中的线圈与底座永磁体平行安装,横移线圈与底座永磁体垂直安装并同时垂直于托盘平面。
-
公开(公告)号:CN218071107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1005014.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岸电监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岸电系统的节点运行信息监控采集模块,包括5个信息采集点分别设置在岸电系统的大电网进线端、AC‑DC进线端、直流母线端、输出端和负载端,每个信息采集点设置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功率传感器和频率变送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功率传感器和频率变送器并联后与A/D转化器相连,A/D转化器连接到单片机,单片机具有高速处理芯片,单片机与上位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对岸电系统设备设置的采集点处对所需的参数进行采集,保证了岸电系统采集数据的高速性、精确度和同步性,为岸电系统正常的正常运行和故障分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5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7900.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6T5/77 , G06T5/8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桥墩裂缝检测的水下扭曲图像复原方法,包括:实时观测桥墩周围水况并据此建立流体应力模型及其坐标系;计算得到湍流绕桥墩具体作用力范围;根据湍流绕桥墩具体作用力范围,计算得到目标图像像素点偏置位移;根据获取的像素点偏置位移,建立特征扭曲点中原像素点的坐标集合;采用基于多项式展开的光流法补偿出坐标集合中原像素点的周围相邻点;重复步骤直至获得N个像素点及其相邻点集合,展开点集合获得复原后的图像。本发明全过程以图像扭曲的根本原因是像素点的畸变为对象进行矫正,而非估算水下空间扭曲情况,更适用于桥墩深水区的图像复原,也不受漩涡湍流的干扰浅深影响到最后的复原图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15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105260.X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AUV推进器多信源融合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AUV推进器各种故障类型的一维时间序列故障数据;将采集到的各种故障类型的一维时间序列故障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操作,得到多个多信源样本数据;将预处理后得到的多信源样本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将训练集的多信源样本数据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中进行前向传递和反向传播计算,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参数;模型的验证与测试。本发明方法可自动对原始故障数据进行提取特征和诊断,无需任何手工特征提取操作,使人们对AUV推进器的故障诊断更加方便快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