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高活性和高烯烃选择性的镍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821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1274781.4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高活性和高烯烃选择性的镍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含三键化合物选择性加氢转化生成双键化合物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剂包括具有加氢活性的功能化载体以及负载在功能化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功能化载体为还原性金属氧化物或由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固溶体;还原性金属氧化物为铈氧化物、钒氧化物、钛氧化物、锆氧化物、钴氧化物、锡氧化物或铟氧化物,且表面含有缺陷氧空位;活性组分为Ni和助剂;助剂为Co、Zn、Ga、Cr、Cu、Ag、Mo、Sn、Ge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方法采用浸渍法,将功能化载体与含有活性组分的金属盐溶液混匀、自然阴干、干燥、焙烧,得到镍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兼具高活性和高烯烃选择性的镍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82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74781.4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高活性和高烯烃选择性的镍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含三键化合物选择性加氢转化生成双键化合物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剂包括具有加氢活性的功能化载体以及负载在功能化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功能化载体为还原性金属氧化物或由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固溶体;还原性金属氧化物为铈氧化物、钒氧化物、钛氧化物、锆氧化物、钴氧化物、锡氧化物或铟氧化物,且表面含有缺陷氧空位;活性组分为Ni和助剂;助剂为Co、Zn、Ga、Cr、Cu、Ag、Mo、Sn、Ge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方法采用浸渍法,将功能化载体与含有活性组分的金属盐溶液混匀、自然阴干、干燥、焙烧,得到镍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一种根据音频输出的实时字幕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475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863894.6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根据音频输出的实时字幕生成方法,步骤如下:对于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输出的音频信息进行如下操作:采用音频采集模块实时监测电子设备输出的音频信息,并将其收集;将收集到的音频信息传入语音提取模块,将音频信息中的背景音乐等无关内容进行过滤并进行降噪处理,得到准确的语音信息;此后将得到的需要转换成文字的语音信息输入到语音识别模块,得到语音对应的文字信息;最后经显示模块将转换后得到的文字利用字幕的形式实时显示在设备屏幕上。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帮助听障人士获取视频,音频或其他形式中包含的语音内容,为听障人士获取语音信息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方式,同时也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便利。

    一种基于语言模型角色扮演的长剧本自动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4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9288.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冯天 陈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语言模型角色扮演的长剧本自动生成方法。本发明输入简短的故事梗概,将语言模型分配给人类创作过程中的不同角色。除了视为“作者”外,还让语言模型担任“编辑”,负责向“作者”提供反馈和修改意见。此外,为了丰富人物形象和深化情节,还让语言模型充当“演员”,让他们在情节中相互交流和互动。与已有方法相比,本方法直接以生成剧本为目标,不需要冗长繁琐的人机合作过程,直接全自动生成剧本。相较于已有方法,本方法可在生成超过5000词的长篇剧本的同时,保持剧情的连贯性。本方法不仅可帮助非专业用户创作出引人入胜的剧本,也可减轻业内专业人士的创作负担,甚至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γ-咔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423517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162697.7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γ-咔啉类衍生物,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γ-咔啉为先导化合物,在其6位引入不同的侧链与芳环、芳杂环或杂环相连得到。经药理活性筛选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有体外抗增生作用,部分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瘤活性,IC50值达到μM级,显示了与阳性对照多烯紫杉醇类似的细胞毒活性,且在初步的活性机制研究中表现出显著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活性和DNA插入作用,有望成为一类新的小分子微管蛋白和DNA双重作用抗肿瘤试剂。本发明设计合理,所用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制备,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适于实用。本发明化合物结构式如上所示。

    血清白蛋白与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融合蛋白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55197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60568.7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清白蛋白与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融合蛋白,含有人血清白蛋白HSA、肽接头和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肽接头长0~20个氨基酸,存在于人HSA和人IL1ra之间,使用[GlyGlyGlyGlySer]n,n为0-4的整数。通过构建重组毕赤酵母细胞系;重组融合蛋白在其生长培养基中诱导表达;纯化获得。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在保持IL1ra原有的体内、外生物学功能基础上,降低IL1ra在体内的清除率,延长IL1ra在体内的半衰期,能减低剂量以及减少注射的频率,起最大的治疗作用及减小IL1ra的潜在副作用或毒性,改善安全性和耐受性,能显著地有助于治疗中度和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在制备白介素受体拮抗剂药物中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