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深海海水增压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62124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546368.X

    申请日:2010-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旨在提供一种主动式深海海水增压器。该增压器包括充油腔、曲轴连杆部件、柱塞、高压腔、配流阀和溢流阀,还包括通过毛细油管接头与充油腔连通的压力补偿器,压力补偿器与充油腔内部均注满润滑油并相互连通。本发明可直接运用于深海环境之中;连杆整体设计的结构可减轻连杆和曲轴的磨损;锥阀配流可极大的提高其响应频率;充油腔、高压腔、连杆以及柱塞采用合适的材料相配合,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整个增压器的质量,且增强了增压器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机液开关变扭矩配油型旋转缸筒式定量柱塞液压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1334013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710069708.2

    申请日:2007-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马达,旨在提供一种机液开关变扭矩配油型旋转缸筒式定量柱塞液压马达。该马达包括马达壳体、柱塞、驱动盘、配油阀组和机液变扭矩驱动机构,配油阀组由与柱塞个数相同数量的一体阀组成;每个一体阀由一个高速开关高压供油阀和相应的高速开关排油/补油阀构成;每个高速开关排油/补油阀设有回油口,每个高速开关高压供油阀设有压力油口;柱塞的柱塞头与驱动盘相连,驱动盘与马达的伸出轴相连;推拉杆的尾部从高速开关高压供油阀的弹簧腔穿出,与机液变扭矩驱动机构相连;推拉杆头位于两个阀芯的端面之间;机液变扭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一体阀工作。本发明可实现开关变扭矩控制;节约大量的能耗;大大提高了液压马达的驱动压力。

    主动式深海海水增压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62124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46368.X

    申请日:2010-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旨在提供一种主动式深海海水增压器。该增压器包括充油腔、曲轴连杆部件、柱塞、高压腔、配流阀和溢流阀,还包括通过毛细油管接头与充油腔连通的压力补偿器,压力补偿器与充油腔内部均注满润滑油并相互连通。本发明可直接运用于深海环境之中;连杆整体设计的结构可减轻连杆和曲轴的磨损;锥阀配流可极大的提高其响应频率;充油腔、高压腔、连杆以及柱塞采用合适的材料相配合,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整个增压器的质量,且增强了增压器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电液开关变扭矩配油型旋转缸筒式定量柱塞液压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0538066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069315.1

    申请日:2007-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马达,旨在提供一种电液开关变扭矩配油型旋转缸筒式定量柱塞液压马达。该马达包括马达壳体、斜盘、开关变扭矩阀控配油组件、电-机械转换器、驱动放大器、电刷、感应环和电子控制器;开关变扭矩阀控配油组件包括配油阀组,配油阀组包括高速开关高压供油阀和高速开关排油/补油阀;每个阀均连接电-机械转换器,每个电-机械转换器均连接驱动放大器;高速开关高压供油阀的入口端与压力油口相连,出口端与柱塞的柱塞腔相连;高速开关排油/补油阀的弹簧腔一端与柱塞的柱塞腔相连,另一端与回油口相连。本发明实现了开关变扭矩控制,节约了大量能耗;阀控配油组件直接安装在液压马达柱塞缸体端面上,大大提高了液压马达的驱动压力。

    并联式极端环境模拟流动反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59661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16762.7

    申请日:2004-03-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式极端环境模拟流动反应系统。包括:水箱,恒流泵,3个以上分别由三个截止阀、节流阀、反应釜、比例溢流阀、取样器组成的并联反应部件,废液瓶。恒流泵的输入口接水箱,恒流泵的输出口分别经各自反应部件的第一截止阀、节流阀接反应釜的输入口,反应釜的输出口经比例溢流阀、取样器接废液瓶,反应釜的进气进液口经第二截止阀接加气加液装置,反应釜上接有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模拟不同的高温高压贫营养等极端环境,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对比试验。压力、温度、流速和组份均可调,在多个反应釜内可以放置不同的固体物和溶液,可以造成不同的流速,可以造成不同的成分与浓度,也可以造成不同的压力和温度并进行稳定控制。

    液感型深海水下液压系统不间断液压源

    公开(公告)号:CN1133017C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02111426.9

    申请日:2002-04-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液感型深海水下液压系统不间断液压源。它将电磁换向阀和带飞轮的高速液压马达串接在液压总线供油路上,单向阀跨接在液压总线供油路和液压总线回油路间,单向阀的输出端和电磁换向阀的输出端、带飞轮的高速液压马达的输入端连接。液压源起动时,首先为高速液压马达和飞轮,储存应急情况下所需要的能量。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时,高速液压马达和飞轮可确保供油流量的连续性和平稳性。液压源突然失压时,电磁换向阀切断,将液压源与高速液压马达上游隔离;与此同时,由于飞轮的大惯性,通过高速液压马达的流量不能突变,因而仍有相当的流量通过液压马达流向负载,释放出所储存的能量,供液压系统完成所有必需的液压应急动作;该流量与液压系统所处的水深无关。

    一种深海沉积物多次保压转移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91334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26575.8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沉积物多次保压转移设备,包括保压筒以及采样装置,还设有连接器以及主球阀,所述连接器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取样通道和出样通道,所述保压筒通过主球阀与取样通道对接;所述采样装置包括:位于保压筒内的取样筒,该取样筒具有经主球阀延伸出取样通道的取样工作位以及处在连接器内的出样工作位;用于驱动取样筒的多级伸缩机构;位于取样筒内的活塞,用于在取样筒处于出样工作位时将样品推离取样筒进入出样通道。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子采样方案,即利用多次伸缩机构,在压力腔内实现样品的子采样和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体积较大、样品利用率不高的缺陷。

    海底柱状样品液压驱动取样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1514944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10096876.X

    申请日:2009-03-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取样设备,旨在提供一种海底柱状样品液压驱动取样组件。该组件包括一个圆管状的采样管;采样管外部套设一个保压筒体,保压筒体的一个末端法兰与球阀的阀体相连;在远离球阀方向的采样管末端,连接有一个呈“凸”字形的衬筒活塞,其中部的平台表面与保压筒体末端法兰的内壁贴合实现密封,其前端位于保压筒体末端法兰中心的开孔内,衬筒活塞另一侧与双作用伸缩式活塞液压缸的活塞头部联接。本发明提出了双作用伸缩式活塞液压缸直接与采样管相联接,可以避免采样前由于压力波效应造成的表层沉积物被冲散或采样时采样管多次插拔以致取样品受到挤压,可以解决取样后样品受震动脱落的情况。

    柱塞式定量液压马达开关变扭矩阀控配油组件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3727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710067938.5

    申请日:2007-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马达配油机构及控制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柱塞式定量液压马达开关变扭矩阀控配油组件及控制方法。该组件包括柱塞和配油阀组,配油阀组由前盖板、阀板、后盖板、高速开关高压供油阀和高速开关排油补油阀组成;高速开关高压供油阀的入口端与压力油口相连,出口端与柱塞的柱塞腔相连;高速开关排油补油阀的弹簧腔一端与柱塞的柱塞腔相连,另一端与回油口相连;与每个柱塞腔连接的一对高速开关高压供油阀和高速开关排油补油阀的启闭状态相反。本发明通过对占空比的实时调节,实现了开关变扭矩控制;节约了大量的能耗;本发明的阀控配油组件与柱塞式定量液压马达柱塞缸体端面之间没有了相对滑动,提高了柱塞式液压马达的驱动压力。

    穿过水合物BSR界面的重力活塞式长柱状沉积物取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34614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01693.2

    申请日:2009-08-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取样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穿过水合物BSR界面的重力活塞式长柱状沉积物取样器。该取样器包括保真取样筒、导流舱、蓄能器、密封舱、重锤机构和吊放架等部件。保真取样筒的保真筒体是若干节带有梯形螺纹接口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之间通过环形的连接头实现螺接;密封舱底部还设有隔离舱,隔离舱的两侧各开一个孔,接橡皮软管并固定于导流装置上;密封舱与隔离舱之间设翻板阀,隔离舱底部设有两个半圆舱门。基于保真筒体的结构优化、取样口径优化,增加了取样器长度及其取样深度。基于隔离舱壁上的水冲洗技术以及隔离舱底部两个半圆舱门的设计,可减少淤泥吸入对翻板阀的影响,提高下密封舱下封口的密封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