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波导转换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48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46136.7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微带波导转换装置,装置包括:矩形波导、基板、设置在基板的顶面的微带线,基板通过空气腔从矩形波导的侧面伸入到矩形波导内的波导腔中;微带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微带探针、阻抗变换段和微带传输线,微带探针位于波导腔中,阻抗变换段的一部分位于空气腔中、另一部分位于波导腔中,微带传输线位于空气腔中;微带探针包括探针主体和延伸出探针主体的多个矩形凸出部,微带线在多个矩形凸出部的作用下在微带探针处形成多个凹槽。该装置覆盖波段范围大,尺寸小,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

    宇宙线地面空间定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47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71419.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宇宙线地面空间定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定位的目标地点的实测缪子通量,实测缪子通量是利用位于所述目标地点的宇宙线缪子探测系统所探测到的;根据宇宙线缪子探测系统的通量探测面积和通量探测时长以及预设的位置通量映射关系,确定位置分布映射关系;其中,位置通量映射关系表征全球范围内不同经纬度到理论缪子通量的映射关系,位置分布映射关系表征全球范围内不同经纬度到实测缪子通量概率分布的映射关系;根据实测缪子通量以及位置分布映射关系,确定目标地点对应的目标经纬度。由此,利用地面缪子通量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均匀性,通过测量缪子通量来反推经纬度,从而实现空间定位。

    对频率进行混频或倍频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3187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911425351.6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对频率进行混频或倍频的装置,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扣合在一起以限定一金属腔体;至少一个变频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变频单元包括:微带线,所述微带线位于所述金属腔体内;以及通道结构,所述通道结构包括穿过所述金属壳体并分别与所述微带线耦合的射频信号输入通道、本振信号输入通道和信号输出通道,所述射频信号输入通道所在的平面、所述本振信号输入通道所在的平面和所述信号输出通道所在的平面中的至少两者不共面。该装置装置可以避免射频信号输入通道、本振信号输入通道和信号输出通道存在于同一平面而导致集成度较差的问题。

    便携式电磁波安检设备及安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7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44944.1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安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磁波安检设备及安全检测方法。所述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内部的数据处理模块、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电磁波发射源和电磁波探测器;电磁波发射源用于发射电磁波至被测区域;电磁波探测器用于接收被测区域反射的电磁波,将反射的电磁波转换为电信号,将电信号输入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电信号确定被测区域是否包括异常对象。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磁波安检设备没有采用成像检测方法,这种非成像式的电磁波安检设备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能耗、设备质量和体积,可以便捷地近距离扫描人体的任何区域,对金属和非金属目标均可探测,极大提升了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安检准确度。

    毫米波/太赫兹波成像设备及其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7073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811654174.4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太赫兹波成像设备及其校正方法,包括壳体、数据处理装置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校准源、准光学组件和探测器阵列,壳体上设置有供被检对象自发辐射或反射回来的波束穿过的窗口;准光学组件用于将来自被检对象的波束反射并汇聚至探测器阵列,并包括反射板,其与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以对来自被检对象位于视场不同位置的部分的波束进行反射;校准源在准光学组件的物面上;探测器阵列适用于接收来自准光学组件的波束和来自校准源的波束;数据处理装置接收探测器阵列所接收的被检对象的图像数据和校准源的校准数据,并基于校准数据更新图像数据。该成像设备比采用远处的空气进行校正更加稳定可靠且能够实时校正。

    背散射探测模块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710469197.7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散射探测模块,包括板状的透光载体、两层闪烁体及光传感器;透光载体由可供荧光光子透过的材料制作,具有两个相对的透光平面以及至少一个出光端面,所述出光端面位于两个所述透光平面之间;两层闪烁体分别固定贴合于两个所述透光平面;光传感器耦合于所述出光端面。本发明的背散射探测模块,采用两层闪烁体以及透光载体来吸收X射线,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效率,本探测模块利用透光载体作为导光材料,并在端面设置光传感器,透光载体不仅能够传输荧光光子,还能够改变光路,极大地减小了背散射探测器的厚度。

    校准装置、成像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7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5565.1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一种校准装置、成像装置、校准方法及图像重建方法,该校准装置包括:辐射计阵列,包括多个辐射计通道,辐射计通道适用于对接收的信号波进行探测;在辐射计阵列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信号生成机构按时序发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校准板的温度能够在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之间切换;驱动机构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具有第一温度的校准板遮挡辐射计阵列的辐射计通道,使得辐射计阵列的多个辐射计通道对随具有第一温度的校准板发出的信号波分别进行探测,以及根据第二驱动信号驱动具有第二温度的校准板遮挡辐射计阵列的辐射计通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