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1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1610.1
申请日:2024-03-25
申请人: 燕山大学
IPC分类号: B24B21/02 , B24B1/00 , B24B21/18 , B24B49/16 , B24B21/00 , B24B5/16 , B24B27/00 , B24B53/06 , B24B5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役高温轧辊表面修磨再役装置及方法,涉及轧辊修磨技术领域,包括轧机主体、检测机构和修磨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检测组件的位置,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工作辊表面的形状;所述修磨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修磨组件,所述修磨组件用于对工作辊表面的形状进行修磨。本发明通过调节组件的精确控制,可以确保检测辊和修磨辊紧贴于工作辊表面,以提升检测和修磨的精度;本发明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可以自动对工作辊的辊形进行检测,以便于确定修磨辊的辊形;本发明通过设置修磨机构,通过一体式的砂轮对工作辊进行打磨,使磨削后的工作辊表面不出现接刀痕。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78960.5
申请日:2023-05-22
申请人: 燕山大学
IPC分类号: G01M13/028 , G06F30/17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振动频率集中度的热连轧机故障实时诊断方法,涉及热连轧机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频率集中度模型、变形抗力计算模型和关键部件的动力学模型;S2、基于变形抗力计算模型和处理后的历史数据构建轧机生产线数据库;S3、基于分类后的辊系状态建立振动评价标准库;S4、依据模型求解实测数据的关键参数;S5、进行实测数据关键参数与历史数据关键参数匹配;S6、基于实测数据关键参数与历史数据关键参数对比判断轧机系统状态,与理论模型求解数据对比关键参数判定故障位置。本发明通过对轧制过程中轧机振动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确保了热连轧精轧机组的轧制稳定性提高与工艺模型优化,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07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36905.5
申请日:2020-09-08
申请人: 燕山大学
IPC分类号: B21B3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轧机扭振测试分析的板带恒张力活套控制方法。其基于轧机振动测试分析信号解析传动系统扭振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对轧机扭转振动状态进行综合描述,将扭振造成板带速度变化描述反馈到轧机活套张力控制系统,以描述板带速度变化引起的张力变化设计活套前馈控制,保证张力在系统扭转振动状态下的稳定,同时综合工艺参数反馈控制技术,保证板带在机架间张力恒定。本发明研究的优点为实现了基于传动系统扭转振动信号数字处理的轧机张力前馈‑反馈综合控制,保证了板带轧机轧制过程中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48264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1297751.9
申请日:2018-10-31
申请人: 燕山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ESP生产线粗轧段组织均匀化轧制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在连铸机出口和粗轧入口间布置快速冷却装置对连铸坯进行快速冷却,使连铸坯表面形成冷壳,通过控制连铸坯厚度方向的非均匀温度场分布,使得连铸坯在粗轧过程中厚度方向的应变分布更加均匀合理。在粗轧后精轧前的中间区域,将原有的保温罩用带感应加热的保温装置进行替换,和感应加热炉配合,用于对中间坯进行两段加热。本发明的方法及其装置保证了连铸坯厚度方向的非均匀温度场分布,使得连铸坯在粗轧过程中厚度方向的应变分布更加均匀合理,同时通过对中间坯加热制度的控制,使其保持在一个温度较高的状态,在生产微合金钢时,能提高中间坯的合金固溶率,提升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14993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1401259.7
申请日:2017-12-22
申请人: 燕山大学
IPC分类号: B21B37/5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支撑辊外轮廓实时获取板带轧机负载辊缝信息的方法,在四辊或六辊板带轧机的上支承辊正上部布置一组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位移传感器与上支承辊表面的距离值,得到上支承辊轴线相对于轧机空载时沿垂直方向的挠度,通过计算模型可获得工作辊轴线相对于轧机空载时的挠度和单位宽度轧制压力,结合与带材接触的工作辊的压扁量模型,进而得出上工作辊的压扁量,最终得到负载辊缝的形状曲线,即出口板厚分布。相比传统轧机而言,通过布置位移传感器获得直接测量结果取代了此部分在传统计算方法中的近似假设,尤其是不用进行迭代计算,使累计误差减小,精度提高,在轧件进入辊缝瞬间即可获知辊缝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811499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01259.7
申请日:2017-12-22
申请人: 燕山大学
IPC分类号: B21B37/5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支撑辊外轮廓实时获取板带轧机负载辊缝信息的方法,在四辊或六辊板带轧机的上支承辊正上部布置一组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位移传感器与上支承辊表面的距离值,得到上支承辊轴线相对于轧机空载时沿垂直方向的挠度,通过计算模型可获得工作辊轴线相对于轧机空载时的挠度和单位宽度轧制压力,结合与带材接触的工作辊的压扁量模型,进而得出上工作辊的压扁量,最终得到负载辊缝的形状曲线,即出口板厚分布。相比传统轧机而言,通过布置位移传感器获得直接测量结果取代了此部分在传统计算方法中的近似假设,尤其是不用进行迭代计算,使累计误差减小,精度提高,在轧件进入辊缝瞬间即可获知辊缝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5328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66625.9
申请日:2022-08-31
申请人: 燕山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分析的热连轧机前馈厚度控制方法,涉及轧钢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热连轧机组轧机动力学模型,列出轧机垂直方向动力学方程;将轧制过程轧制力参数输入轧机垂直方向动力学方程,通过计算获得轧机工作辊的振动位移数据;根据上一机架板带出口厚度波动数据计算下一机架辊缝调节量,并由压下控制系统根据计算的辊缝调节量实施辊缝调节;本发明通过基于动力学分析的厚度前馈控制方法极大的消除了由于轧机振动导致的机架间板带厚度波动对成品板带厚度精度的影响,解决了传统前馈AGC控制方法难以获知机架间板带厚度波动的难题。采用本发明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热连轧机厚度前馈控制方法,提高了板带厚度控制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0713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936905.5
申请日:2020-09-08
申请人: 燕山大学
IPC分类号: B21B3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轧机扭振测试分析的板带恒张力活套控制方法。其基于轧机振动测试分析信号解析传动系统扭振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对轧机扭转振动状态进行综合描述,将扭振造成板带速度变化描述反馈到轧机活套张力控制系统,以描述板带速度变化引起的张力变化设计活套前馈控制,保证张力在系统扭转振动状态下的稳定,同时综合工艺参数反馈控制技术,保证板带在机架间张力恒定。本发明研究的优点为实现了基于传动系统扭转振动信号数字处理的轧机张力前馈‑反馈综合控制,保证了板带轧机轧制过程中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543815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417152.X
申请日:2018-05-03
申请人: 燕山大学
IPC分类号: B21B38/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整辊式板形检测辊及其板形检测方法,包括主辊体和位移传感器;主辊体为空心筒状结构,经主辊体轴心线平面方向在主辊体内表面上沿轴向等间距加工两组盲孔,多个位移传感器固定在主辊体内部空心结构中,每个位移传感器对应主辊体上的一个盲孔,每个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分别通过对应盲孔的轴线,将沿主辊体圆周180°方向上对称的两个位移传感器串联,组成差动输出电路;将整辊式板形检测辊安装在轧机与卷取机之间的原导向辊位置进行板形检测。本申请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辊壁变形量获得轧后带钢内部残余应力沿板宽方向的分布,即板形S。
-
公开(公告)号:CN10755257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79559.7
申请日:2017-10-19
申请人: 燕山大学
IPC分类号: B21B38/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获取负载辊缝信息的智能轧机,在四辊或六辊板带轧机的工作辊前后分别布置一组位移传感器,将直接测量结果通过相关计算模型计算,可求得工作辊垂直方向的挠度、单位宽度轧制压力以及磨损和热凸度,结合与带材接触的工作辊的压扁量模型,进而可计算负载辊缝的形状曲线,即出口板厚分布。相比传统轧机而言,通过布置位移传感器获得直接测量结果取代了此部分在传统计算方法中的近似假设,尤其是不用进行迭代计算,使累计误差减小,精度提高,在轧件进入辊缝瞬间即可获知辊缝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