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6160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579696.9

    申请日:2012-12-27

    Inventor: 金俊亨 徐大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可以包括:缓冲梁,所述缓冲梁具有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中空横截面;和碰撞盒,所述碰撞盒在所述缓冲梁的两个末端部分处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介于所述缓冲梁和车身之间,其中所述缓冲梁中的所述两个末端部分的后表面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从而与所述缓冲梁的所述中空横截面相通,其中可以在所述缓冲梁的所述开口处沿所述开口的横向方向形成了肋部,和其中所述碰撞盒包括:前尖端,所述前尖端在装配至所述肋部的同时插入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延伸至所述中空横截面的内部;和后尖端,所述后尖端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至所述车身。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6160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10579696.9

    申请日:2012-12-27

    Inventor: 金俊亨 徐大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可以包括:缓冲梁,所述缓冲梁具有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中空横截面;和碰撞盒,所述碰撞盒在所述缓冲梁的两个末端部分处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介于所述缓冲梁和车身之间,其中所述缓冲梁中的所述两个末端部分的后表面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从而与所述缓冲梁的所述中空横截面相通,其中可以在所述缓冲梁的所述开口处沿所述开口的横向方向形成了肋部,和其中所述碰撞盒包括:前顶端,所述前顶端在装配至所述肋部的同时插入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延伸至所述中空横截面的内部;和后末端,所述后末端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至所述车身。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2675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1207264.3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可以包括:输出单元;摄像装置,其用于获取车辆的周围图像;以及控制器,其配置为:确定包括在周围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物体与车辆之间的位置关系,基于包括在周围图像中的空间信息确定图像坐标,基于周围图像,在车辆的俯视图像中,通过将包括在图像坐标中的空间信息和相关于车辆的预定尺寸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至少一个停车区域。

    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车体板和车辆用分隔板

    公开(公告)号:CN206501536U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20126975.8

    申请日:2017-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包括:衔接复合材料层,上述衔接复合材料层由第一片和第二片构成,上述第一片为包括树脂和单方向排列的第一强化纤维的复合材料材质的片,上述第二片的端部与上述第一片的端部连接而形成衔接部并且上述第二片为包括树脂和单方向排列的第二强化纤维的复合材料材质的片;以及覆盖复合材料层,上述覆盖复合材料层为叠层在上述衔接复合材料层的上表面以覆盖上述衔接部的复合材料材质的层,其中,上述衔接复合材料层和上述覆盖复合材料层交替地反复叠层而形成多层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