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环路车辆引导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23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389683.4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环路车辆引导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终端,用于实时获取待引导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向车辆引导装置发送车辆引导请求;车辆引导装置,用于接收车辆引导请求,并根据车辆引导请求向相应的车辆检测装置发送距离检测请求;车辆检测装置,用于接收距离检测请求,实时检测得到车辆检测装置与待引导车辆之间的检测距离;车辆引导装置,用于根据车辆引导请求和检测距离生成由待引导车辆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第一车辆引导信息;智能终端,用于基于第一车辆引导信息进行规划路径展示和距离提示。该系统提高了地下环路内车辆的通行效率和驾驶员在地下环路内的驾驶体验。

    一种利用刚性袖阀管对隧道的渗漏水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55562.1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刚性袖阀管对隧道的渗漏水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其包括:在隧道的施工阶段,在混凝土隧道结构体内设有预埋钢管,所述预埋钢管与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为整体现浇;所述预埋钢管伸出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之外的岩土体中,且所述预埋钢管位于岩土体中的管壁上布设有孔洞;当隧道出现渗漏水病害时,利用高压注浆设备向位于该渗漏水病害处附近的所述预埋钢管注浆,实现对该渗漏水病害处进行治理。通过在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中预埋钢管,后期根据隧道内部渗漏水情况使用袖阀管进行定点治理和重复治理,相较于现有隧道渗漏水治理方法,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施工影响小、速度快、可重复治理等特点。

    一种山岭隧道改扩建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87828.3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岭隧道改扩建方法,由于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根据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对山岭隧道进行改扩建施工:当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为三级时,采用三台阶扩建法进行改扩建施工;当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为四级时,采用CD单侧扩建法进行改扩建施工;当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为五级时,采用六导坑扩建法进行改扩建施工。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山岭隧道改扩建方法,针对不同等级的围岩条件,分别采取三台阶扩建法、CD单侧扩建法或六导坑扩建法进行改扩建施工,因此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围岩条件,并且大大地提高了山岭隧道改扩建施工的安全性。

    一种利用刚性袖阀管对隧道的渗漏水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955562.1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刚性袖阀管对隧道的渗漏水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其包括:在隧道的施工阶段,在混凝土隧道结构体内设有预埋钢管,所述预埋钢管与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为整体现浇;所述预埋钢管伸出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之外的岩土体中,且所述预埋钢管位于岩土体中的管壁上布设有孔洞;当隧道出现渗漏水病害时,利用高压注浆设备向位于该渗漏水病害处附近的所述预埋钢管注浆,实现对该渗漏水病害处进行治理。通过在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中预埋钢管,后期根据隧道内部渗漏水情况使用袖阀管进行定点治理和重复治理,相较于现有隧道渗漏水治理方法,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施工影响小、速度快、可重复治理等特点。

    地下环路车辆引导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23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89683.4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环路车辆引导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终端,用于实时获取待引导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向车辆引导装置发送车辆引导请求;车辆引导装置,用于接收车辆引导请求,并根据车辆引导请求向相应的车辆检测装置发送距离检测请求;车辆检测装置,用于接收距离检测请求,实时检测得到车辆检测装置与待引导车辆之间的检测距离;车辆引导装置,用于根据车辆引导请求和检测距离生成由待引导车辆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第一车辆引导信息;智能终端,用于基于第一车辆引导信息进行规划路径展示和距离提示。该系统提高了地下环路内车辆的通行效率和驾驶员在地下环路内的驾驶体验。

    一种隧道接缝防水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81938U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20271852.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接缝防水结构,包括防水板、排水滤管、不锈钢围护板和承压支架;防水板填充在接缝内,第一混凝土和第二混凝土的上部设有与接缝连通的预留槽,预留槽内铺设排水滤管,排水滤管的端部与排水边沟连通,排水滤管的外围覆盖不锈钢围护板,不锈钢围护板的两侧通过多个水泥钉固定在预留槽的底壁上,并且不锈钢围护板的两侧与预留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承压支架放置在预留槽内,且罩设在不锈钢围护板的外围。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接缝防水结构,能够在第一混凝土和第二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安装使用,因而其使用方便,同时后期维护检修也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