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96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0540.4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轨道机器人性能验证的便携式抬升支架,包括可移动的支架底座,设置在所述支架底座上的抬升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抬升组件沿着竖直方向上升或者下降的驱动装置;所述抬升组件顶部设有用于搭载机器人轨道的载重支架,所述机器人轨道设置在所述载重支架的底部,用于性能验证的机器人可沿着所述机器人轨道行走。通过在支架底座上设置抬升组件,实现对机器人轨道的高度调整,可根据实际需要变换轨道的高度和位置,满足轨道式机器人性能验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56547.4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变形量的测量装置,包括测针组件、电流组件和数据采集单元,测针组件通过电流组件和数据采集单元电性连接。测针组件包括多个测针,每个测针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活动段和固定段,活动段可上下移动,活动段下移时,测针压缩。电流组件将测针的压缩量转换为电流强度,并将电流强度传输至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将电流强度转换为测针的位置信息,并计算、存储和导出相邻两个管片接缝处的错台量和张开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变形量的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有益效果是,能够便捷、高效且高精度的同时测量并直接得出相邻两个管片接缝处的错台量和张开量,并能够便捷地存储和导出错台量和张开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1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256547.4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变形量的测量装置,包括测针组件、电流组件和数据采集单元,测针组件通过电流组件和数据采集单元电性连接。测针组件包括多个测针,每个测针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活动段和固定段,活动段可上下移动,活动段下移时,测针压缩。电流组件将测针的压缩量转换为电流强度,并将电流强度传输至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将电流强度转换为测针的位置信息,并计算、存储和导出相邻两个管片接缝处的错台量和张开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变形量的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有益效果是,能够便捷、高效且高精度的同时测量并直接得出相邻两个管片接缝处的错台量和张开量,并能够便捷地存储和导出错台量和张开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3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389683.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环路车辆引导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终端,用于实时获取待引导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向车辆引导装置发送车辆引导请求;车辆引导装置,用于接收车辆引导请求,并根据车辆引导请求向相应的车辆检测装置发送距离检测请求;车辆检测装置,用于接收距离检测请求,实时检测得到车辆检测装置与待引导车辆之间的检测距离;车辆引导装置,用于根据车辆引导请求和检测距离生成由待引导车辆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第一车辆引导信息;智能终端,用于基于第一车辆引导信息进行规划路径展示和距离提示。该系统提高了地下环路内车辆的通行效率和驾驶员在地下环路内的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55562.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刚性袖阀管对隧道的渗漏水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其包括:在隧道的施工阶段,在混凝土隧道结构体内设有预埋钢管,所述预埋钢管与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为整体现浇;所述预埋钢管伸出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之外的岩土体中,且所述预埋钢管位于岩土体中的管壁上布设有孔洞;当隧道出现渗漏水病害时,利用高压注浆设备向位于该渗漏水病害处附近的所述预埋钢管注浆,实现对该渗漏水病害处进行治理。通过在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中预埋钢管,后期根据隧道内部渗漏水情况使用袖阀管进行定点治理和重复治理,相较于现有隧道渗漏水治理方法,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施工影响小、速度快、可重复治理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87828.3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岭隧道改扩建方法,由于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根据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对山岭隧道进行改扩建施工:当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为三级时,采用三台阶扩建法进行改扩建施工;当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为四级时,采用CD单侧扩建法进行改扩建施工;当待扩建山岭隧道的围岩等级为五级时,采用六导坑扩建法进行改扩建施工。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山岭隧道改扩建方法,针对不同等级的围岩条件,分别采取三台阶扩建法、CD单侧扩建法或六导坑扩建法进行改扩建施工,因此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围岩条件,并且大大地提高了山岭隧道改扩建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955562.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刚性袖阀管对隧道的渗漏水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其包括:在隧道的施工阶段,在混凝土隧道结构体内设有预埋钢管,所述预埋钢管与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为整体现浇;所述预埋钢管伸出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之外的岩土体中,且所述预埋钢管位于岩土体中的管壁上布设有孔洞;当隧道出现渗漏水病害时,利用高压注浆设备向位于该渗漏水病害处附近的所述预埋钢管注浆,实现对该渗漏水病害处进行治理。通过在混凝土隧道结构体中预埋钢管,后期根据隧道内部渗漏水情况使用袖阀管进行定点治理和重复治理,相较于现有隧道渗漏水治理方法,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施工影响小、速度快、可重复治理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8325.6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扬州市城市绿化管理中心
IPC: E02D29/045 , E02D17/00 , E02D29/16 , E02D17/18 , E02D31/02 , E02D15/02 , E02D5/34 , E03F3/04 , E03F5/14 , E21D11/10 , E21D11/38 , E21F16/02 ,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明挖隧道改扩建方法,包括:步骤S1:土方开挖;步骤S2:既有封闭段隧道拆除,包括:沿着封闭段隧道的长度方向分段切割封闭段隧道,以将封闭段隧道进行分段拆分;间隔性拆除分段后的封闭段隧道;步骤S3:封闭段隧道整体重建;步骤S4:敞开段隧道改扩建,包括:保留敞开段隧道的结构底板,在结构底板的两侧浇筑底板加宽段及浇筑新建侧墙;步骤S5:隧道接缝防水处理;步骤S6:土方二次回填。本发明的城市明挖隧道改扩建方法,针针封闭段隧道,进行分段间隔拆除,其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拆除下来的分段隧道也方便运输;针对敞开段隧道,其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底板,因而其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3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89683.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环路车辆引导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终端,用于实时获取待引导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向车辆引导装置发送车辆引导请求;车辆引导装置,用于接收车辆引导请求,并根据车辆引导请求向相应的车辆检测装置发送距离检测请求;车辆检测装置,用于接收距离检测请求,实时检测得到车辆检测装置与待引导车辆之间的检测距离;车辆引导装置,用于根据车辆引导请求和检测距离生成由待引导车辆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第一车辆引导信息;智能终端,用于基于第一车辆引导信息进行规划路径展示和距离提示。该系统提高了地下环路内车辆的通行效率和驾驶员在地下环路内的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221481938U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20271852.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接缝防水结构,包括防水板、排水滤管、不锈钢围护板和承压支架;防水板填充在接缝内,第一混凝土和第二混凝土的上部设有与接缝连通的预留槽,预留槽内铺设排水滤管,排水滤管的端部与排水边沟连通,排水滤管的外围覆盖不锈钢围护板,不锈钢围护板的两侧通过多个水泥钉固定在预留槽的底壁上,并且不锈钢围护板的两侧与预留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承压支架放置在预留槽内,且罩设在不锈钢围护板的外围。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接缝防水结构,能够在第一混凝土和第二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安装使用,因而其使用方便,同时后期维护检修也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