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3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08856.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响应的轨道列车运行间距实时自动获取方法,获得前车和后车的的振动信号,利用计算机程序在前车和后车的振动信号上设置信号截取窗口,通过对前车和后车的信号截取窗口内的振动信号开展逐点搜索比对的方式,寻找前车与后车的信号截取窗口内的数据相似度达到最大的振动信号的时间节点,从而得知前车和后车通过同一地点的时间差,然后根据前车与后车的运行速度,计算出运行间距。其通过分析前车和后车的动力学响应的关联性确定列车通过同一路段,该关联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降低随机因素的干扰,更加稳健准确地反映列车运行间距;当前时刻的测量结果仅与当前时刻的测量信息有关,不依赖历史测量结果,避免历史累计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08856.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响应的轨道列车运行间距实时自动获取方法,获得前车和后车的的振动信号,利用计算机程序在前车和后车的振动信号上设置信号截取窗口,通过对前车和后车的信号截取窗口内的振动信号开展逐点搜索比对的方式,寻找前车与后车的信号截取窗口内的数据相似度达到最大的振动信号的时间节点,从而得知前车和后车通过同一地点的时间差,然后根据前车与后车的运行速度,计算出运行间距。其通过分析前车和后车的动力学响应的关联性确定列车通过同一路段,该关联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降低随机因素的干扰,更加稳健准确地反映列车运行间距;当前时刻的测量结果仅与当前时刻的测量信息有关,不依赖历史测量结果,避免历史累计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1923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494570.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考虑驱动系统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通过第一仿真平台建立考虑机车驱动系统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通过第二仿真平台建立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模型;然后,将第一仿真平台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和第二仿真平台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在设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完成黏着控制过程。本发明能够准确考虑驱动系统对轮轨黏着控制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与黏着控制实时联合仿真来完成黏着控制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192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4570.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考虑驱动系统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通过第一仿真平台建立考虑机车驱动系统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通过第二仿真平台建立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模型;然后,将第一仿真平台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和第二仿真平台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在设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完成黏着控制过程。本发明能够准确考虑驱动系统对轮轨黏着控制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与黏着控制实时联合仿真来完成黏着控制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31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64336.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非均匀分布齿根裂纹故障的仿真方法,包括:将齿轮沿齿宽方向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切片齿,基于每个切片齿的动态响应建立切片齿动态传递误差计算公式,求解多个所述切片齿的时变啮合刚度;基于切片齿动态传递误差计算公式与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切片齿时变啮合力并考虑每个切片齿啮合力相对齿轮质心产生的力矩,从而建立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将当前待仿真齿轮系统参数代入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得到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响应。本发明充分考虑沿齿宽方向非均匀裂纹对应的切片齿在啮合过程中产生的啮合力对于系统动力学的作用效应,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更精确反映出在局部非均匀故障激励下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079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41012.5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铁路车辆车钩力静态标定试验台,其包括基体;施力件,施力件一端与基体固定相连;车钩座,车钩座固设于基体上,车钩座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用于与车钩可拆卸相连;和传力组件,施力件另一端与传力组件一端相连,传力组件另一端用于与车钩相连。使用时,将待标定的车钩安装在车钩座上,通过施力件施加外力,作用到车钩上,在车钩的表面贴上测力装置,即可将车钩的受力与输出的电信号对应,从而完成标定,有利于将实际测量的电信号较为准确地转化为车钩的受力。使用时,施力件的输出力构成该铁路车辆车钩力静态标定试验台的内力,因此该试验台可以即挪即用,不需要额外固定于其他设备或地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3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264336.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非均匀分布齿根裂纹故障的仿真方法,包括:将齿轮沿齿宽方向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切片齿,基于每个切片齿的动态响应建立切片齿动态传递误差计算公式,求解多个所述切片齿的时变啮合刚度;基于切片齿动态传递误差计算公式与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切片齿时变啮合力并考虑每个切片齿啮合力相对齿轮质心产生的力矩,从而建立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将当前待仿真齿轮系统参数代入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得到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响应。本发明充分考虑沿齿宽方向非均匀裂纹对应的切片齿在啮合过程中产生的啮合力对于系统动力学的作用效应,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更精确反映出在局部非均匀故障激励下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9939.1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电靴检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齿轨列车集电靴磨耗试验模拟试验装备,包括模拟第三轨装置和集电靴激振装置,模拟第三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电机以及环形盘、若干支杆,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若干支杆与环形盘连接,环形盘的底端加工有环形槽,集电靴激振装置包括立板、摆杆、集电靴、拉簧,立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摆杆的一端与立板的正面可转动的连接,集电靴固定安装在摆杆的另一端,集电靴设置于环形槽内,拉簧用于提供拉力使集电靴向环形槽的槽底压紧,摆杆上安装有Z向激振器,立板的正面和侧面分别安装有X向激振器、Y向激振器;该模拟试验装备可研究集电靴在复杂振动激励下与第三轨之间相对运动关系以及磨耗性能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1120877.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齿轮动力学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直齿圆柱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及装置。该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计算单对齿啮合过程中,随主动齿轮转角变化的各部分齿轮刚度;步骤二、给定随主动轮转角变化的轮齿误差曲线;步骤三、以被动齿轮的轴孔为参照,计算得到轮齿啮合时的变形量,再基于轮齿啮合时的变形量、以及所有齿对作用力之和等于外部静态力矩产生的总的作用力,求解获得静态传递误差,并根据所述静态传递误差及位移激励,获得时变啮合刚度。该计算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考虑了轮齿误差的影响,有利于得到更加精确的时变啮合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5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48086.8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车动力学分析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驱动系统机电耦合的机车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及装置,该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机转矩计算:根据操纵级位和运行速度计算机车所需牵引力,并根据所述所需牵引力得到电机转矩;输出电机转矩:根据所述电机转矩计算步骤中得到的电机转矩值,得到电机所需的电流,电机控制系统输出所需的电流给电机,使得所述电机能够输出分析所需的电机转矩给机车机械系统模型;转子转速反馈:将所述机车机械系统模型反馈的电机转子转速输入给所述电机。该仿真分析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的仿真分析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仿真分析方法实现了机车驱动系统的机电耦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