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95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26951.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测轮轨蠕滑曲线模拟方法。本发明引入四个修正参数μs、A、B和f,对FaStrip算法进行修正,使其可考虑实测蠕滑曲线;提出拟合参数初值的计算方法,利用遗传算法获得与实测数据相吻合的拟合参数,使拟合蠕滑曲线与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降到最小,得到的拟合曲线能达到很好的拟合效果,能输出较为准确的切向接触解,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拟合稳定性,减小了拟合参数的误差,且通用性强。另外,此方法与原FaStrip算法对比,局部接触解更准确,更能反应出实测线路的黏着‑蠕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726951.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测轮轨蠕滑曲线模拟方法。本发明引入四个修正参数μs、A、B和f,对FaStrip算法进行修正,使其可考虑实测蠕滑曲线;提出拟合参数初值的计算方法,利用遗传算法获得与实测数据相吻合的拟合参数,使拟合蠕滑曲线与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降到最小,得到的拟合曲线能达到很好的拟合效果,能输出较为准确的切向接触解,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拟合稳定性,减小了拟合参数的误差,且通用性强。另外,此方法与原FaStrip算法对比,局部接触解更准确,更能反应出实测线路的黏着‑蠕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65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088400.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纵向位移监测装置及钢轨纵向位移的监测方法。钢轨纵向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目标靶标具有目标反射面;基准靶标具有基准反射面;光路折转系统,包括光路折转构件和透射构件,经目标反射面反射出的第一光线经光路折转构件反射折转后,垂直入射至成像面形成第一图像;经基准反射面反射出的第二光线经透射构件透射后垂直入射至图像获取设备的成像面形成第二图像;基准靶标、光路折转系统和图像获取设备均位于目标靶标的同一侧;位移监测部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相对位置对待测钢轨的位移进行监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钢轨纵向位移监测装置因占用了线路的两侧空间而给线路的养护维修带来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08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282716.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且不影响轨道线路平顺性的一种便于无砟轨道升降治理治理的结构以及方法,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病害整治技术领域。种便于无砟轨道升降变形治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施工轨道板时,在轨道板的上表面预留多个四周围合的凹槽;测量运营期轨道的高度,确定支承高度;据确定的所述支承高度,在所述凹槽内设置相应高度的垫块,并将所述垫块通过所述凹槽固定在轨道板上,以作为新的承轨台,所述垫块的高度高于轨道板的原承轨台的高度;将轨道固定在所述垫块上。本发明降低了轨道升降变形治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1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01330.9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拨接结构,以最大程度缩短了拨接基础施工时间,为彻底整治车站线下基础病害后一个天窗时间拨接回正线无砟轨道打下了坚实基础。包括正线无砟轨道和位于其一侧的有砟轨道便线。所述有砟轨道便线由有砟道床和轨枕构成,在正线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便线之间设置过渡区段作为便线过渡拨接基础,该过渡区段的主体为浇筑于既有无砟道床外侧的钢筋混凝土加宽道床;所述过渡区段和正线无砟轨道前方一定长度为轨面高程抬升段,该轨面高程抬升段内在既有无砟道床和钢筋混凝土加宽道床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拼装式承轨台,通过拼装式承轨台锁定便线钢轨,并对轨面进行几何形位整理,完成便线拨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5274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77242.1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陕西杨凌磐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9J175/08 , C08G18/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铁路无砟轨道专用双组分嵌缝防水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组分嵌缝防水密封胶,所述双组分嵌缝防水密封胶包括甲组分、乙组分以及底涂剂;按重量份计,所述甲组分包括25~50份聚醚三元醇,10~20份聚醚二元醇-1,15~40份聚醚二元醇-2,5~20份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按重量份计,所述乙组分包括40~80份聚醚二元醇-3,0.01~0.1份有机锡催化剂;按重量份计,所述底涂剂包括35~55份交联剂。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嵌缝防水密封胶不含白油、沥青、废橡胶、溶剂,无味无毒,环保生态,适于用作铁路无砟轨道专用嵌缝材料,也适合于动荷载大的混凝土结构伸缩缝、变形缝、施工缝、结构缝、沉降缝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609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86317.X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002 , E01B19/003 , E01B2204/06
Abstract: 一种可抑制波磨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以有效解决钢轨波磨和沉降后可调整的问题,有利于保持轨道平顺性,方便轨道的养护维修。包括预应力轨道板、钢轨和线下基础,预应力轨道板铺设于线下基础之上,钢轨通过扣件系统固定于预应力轨道板之上。所述预应力轨道板在安装扣件位置的承轨面与预应力轨道板上板面齐平。所述钢轨底面与预应力轨道板上板面之间设置连续轨下胶垫,连续轨下胶垫沿线路方向连续延伸。所述预应力轨道板下板面与线下基础之间设置可调式支座,可调式支座沿线路方向和横向间隔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63282.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板结构及制造方法,其中无砟轨道板结构包含承轨台、两个纵向立模、两个横向立模、若干横向支撑和钢筋骨架;纵向立模沿轨道横向间隔分布;两个纵向立模同侧的端部通过横向立模连接;横向支撑设置于两个纵向立模之间;纵向立模和横向立模围合的区域能用于浇筑道床混凝土;钢筋骨架连接于纵向立模、横向立模和横向支撑中的至少一个;承轨台连接于横向支撑的顶面。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无砟轨道板结构施工时轨枕间距布置、现场钢筋捆扎和模板拼装及拆除作业量大、作业时间长,容易超出天窗期时间,从而导致维修区域内的线路不能准时运营并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21958.6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潘自立 , 王建盛 , 何娘者 , 曾晓辉 , 刘剑光 , 东怀正 , 李保友 , 李永亮 , 胡建平 , 李粮余 , 葛根荣 , 刘洋 , 张凯 , 刘在庆 , 刘海川 , 谢友军 , 龙广成
Abstract: 一种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用自密实混凝土,以有效满足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条件和搅拌站原材的特殊性,除具大流态、自密实、无离析、低收缩和高抗裂等特点外,还具有高保坍性、对原材料含泥量容忍度高和长距离微振动运输保证石子不出现下沉现象的特点。其按重量份的组分为:水泥120份;细骨料210~250份;粗骨料230~260份;矿物掺合料25~35份;膨胀剂:10‑25份;粘改剂:4~9份;减水剂2~3份;阻泥剂0.05份;内养护剂0.05份;引气剂0.05份;缓释剂0.05份;触变剂0.02份;消泡剂0.002份;水55~65份。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38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88064.3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窗期内完成整体道床沉降快速修复施工方法,该修复施工方法用于在天窗期内进行,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调高扣件恢复线位、凿除原长轨枕及周围道床混凝土、铺设新短轨枕、钢筋植入、支立模板以及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浇筑。在天窗期内对轨枕进行修复施工,该施工方法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浇筑养护形成新的道床结构,实现整体道床沉降的快速恢复,该施工方法现场工程量小,聚合物水泥砂浆可以快速硬化道床,缩短道床修复施工工期,大大减少对运营的影响,通过调高扣件使轨底与道床面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其能够满足工务抢修时安装钢轨急救器的空间需要,缩短了应急处置时间,降低对列车运行和乘客出行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