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72943.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的预估方法及装置,能够确定合适的潜在接触区域,既保证计算精度,也避免冗余的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方案包括:确定潜在接触区域、轮轨接触点几何间隙分布以及轮轨接触点的蠕滑率与自旋;根据轮轨接触点几何间隙分布获取对应的压应力纵向分布;根据几何间隙分布与压应力纵向分布通过余能表达式求解法向精确解;通过法向精确解获取轮轨切向接触初始解;通过初始解利用切向边界元模型求解精确解。本发明适用于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726951.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测轮轨蠕滑曲线模拟方法。本发明引入四个修正参数μs、A、B和f,对FaStrip算法进行修正,使其可考虑实测蠕滑曲线;提出拟合参数初值的计算方法,利用遗传算法获得与实测数据相吻合的拟合参数,使拟合蠕滑曲线与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降到最小,得到的拟合曲线能达到很好的拟合效果,能输出较为准确的切向接触解,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拟合稳定性,减小了拟合参数的误差,且通用性强。另外,此方法与原FaStrip算法对比,局部接触解更准确,更能反应出实测线路的黏着‑蠕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3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1472943.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的预估方法及装置,能够确定合适的潜在接触区域,既保证计算精度,也避免冗余的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方案包括:确定潜在接触区域、轮轨接触点几何间隙分布以及轮轨接触点的蠕滑率与自旋;根据轮轨接触点几何间隙分布获取对应的压应力纵向分布;根据几何间隙分布与压应力纵向分布通过余能表达式求解法向精确解;通过法向精确解获取轮轨切向接触初始解;通过初始解利用切向边界元模型求解精确解。本发明适用于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5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26951.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测轮轨蠕滑曲线模拟方法。本发明引入四个修正参数μs、A、B和f,对FaStrip算法进行修正,使其可考虑实测蠕滑曲线;提出拟合参数初值的计算方法,利用遗传算法获得与实测数据相吻合的拟合参数,使拟合蠕滑曲线与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降到最小,得到的拟合曲线能达到很好的拟合效果,能输出较为准确的切向接触解,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拟合稳定性,减小了拟合参数的误差,且通用性强。另外,此方法与原FaStrip算法对比,局部接触解更准确,更能反应出实测线路的黏着‑蠕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77088.6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R3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浮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温超导磁浮交通系统磁场强度测量方法与装置,方法包括:确定永磁轨上表面为磁场强度参考基准;构建多点弦测量系统,包括系统采样间隔、系统阶数和弦测配置;计算中间弦测值;结合最小二乘法构建反演模型,并根据反演模型获得参考弦基准的上下位移量;确定间隙传感器布置位置,并沿测量磁场强度方向布置霍尔传感器阵列;修正参考基准位置;根据霍尔传感器阵列测量结果,利用插值方法计算参考基准上方的磁场强度分布。本发明首次提出结合多点弦测原理对高温超导磁浮交通永磁轨磁场强度分布不平顺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可用于高温超导磁浮交通系统永磁轨磁场强度不平顺评估和永磁轨姿态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5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71212.7
申请日:2022-09-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快速预测方法,包括:在安定图的基础上,引入饱和度的概念,并对其进行扩展得到扩展安定图;利用钢轨表面法向应力及切向应力分布,并采用势函数法求解稳态滚动条件下轮轨体内应力应变场分布;结合扩展安定图,选择适宜的疲劳模型,并基于临界平面法利用应力应变幅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本发明首先通过引入饱和度的概念对安定图进行扩展,得以考虑任意轮轨蠕滑状态;其次利用势函数方法获得轮轨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所需钢轨体内的应力‑应变场分布,相比典型的疲劳预测方法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96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34653.8
申请日:2020-1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铁路钢轨波浪形磨耗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收集铁路钢轨波浪形磨耗地段线路信息,进行钢轨波浪形磨耗跟踪测试,获取钢轨波浪形磨耗数据;二、基于钢轨磨耗速率和钢轨表面淬火强化处理材料磨耗特性,匹配设计波谷位置钢轨选区强化参数;三、根据强化参数,通过钢轨表面选区淬火强化技术,对钢轨波浪形磨耗波谷位置进行选区强化处理,增大波浪形磨耗钢轨波峰与波谷位置磨耗相对速率比值;四、待到波浪形磨耗钢轨波峰与波谷之间幅值减小到一定值,且波谷位置强化材料磨损消失,在钢轨表面进行均匀选区强度处理。本发明能够较佳地控制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70679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027825.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道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及道岔转辙器。一种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用于道岔转辙器,其配置有优化轨道段,并且沿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延伸方向,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具备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优化轨道段包括依次间隔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第一位置及第三位置分别位于优化轨道的两端。由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优化轨道段在第一侧的轨顶向第二侧逐渐凹陷;由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优化轨道段在第一侧的轨顶向第二侧逐渐凹陷;以在第一侧的轨顶处形成弧形的优化面。该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用该低等效锥度的直基本轨的道岔转辙器,能够显著提升行车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8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234632.6
申请日:2020-1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岔钢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导波的道岔钢轨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引入低频冲击或振动对道岔钢轨声学响应进行调制,在尖轨尖端发射一列超声波作为扫查波进行检测;本发明能够检测钢轨中与检测波传播方向平行的裂纹缺陷;外加振动和激励超声导波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检测到双频谱分析技术无法检测到的道岔钢轨盲区。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34639.8
申请日:2020-1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轨道岔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道岔变截面钢轨导波传播特性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立频散曲线:分别计算变截面钢轨断面的频散曲线,将不同断面类似波模式的频散曲线按照纵向位置拟合生成“波数‑频率‑位置”三维频散曲面;二、分析频散特性:基于“波数‑频率‑位置”三维频散曲面,应用半解析有限元方法计算特征断面的波数‑频率频散曲线和导波结构;三、有限元仿真验证:建立尖轨模型进行仿真,然后利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2D‑FFT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频率波数频散曲线识别,最后将仿真结果与半解析有限元方法计算的频率波数频散曲线进行比较。本发明能够较佳地确定道岔变截面钢轨导波传播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