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84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97399.3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金刚石颗粒、改性方法、作为增强相的应用及得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的金刚石颗粒的改性方法,采用真空滚动镀膜设备,在滚筒内对颗粒进行搅拌,增加了金刚石颗粒镀膜的均匀性;采用多弧离子镀工艺,从靶材表面直接产生等离子体,附着于基体的粒子能量高,镀膜的致密度高,金属更易与金刚石形成碳化物,从而由机械结合变为冶金结合,能够大大降低界面热阻;并采用磁控溅射方法镀膜,改善了多弧离子镀层的表面,使表面更平整,增加金刚石颗粒的流动性,提高热压成型能力,减少气孔的形成;另一方面阻挡多弧离子镀层金属向基体金属中扩散,以防降低基体的热导性能。发明的改性金刚石颗粒,镀层紧致不易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811510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09095.2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性金属陶瓷叠层涂层压铸模具,包括模具基体和设置在其上方的表面附着层,表面附着层由下至上依次为高塑性金属层和耐热陶瓷层;其中,高塑性金属层的厚度为1~500μm,耐热陶瓷层的厚度为1~50μm。本发明的压铸模具表面高塑形金属层通过激光熔覆,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或电子束表面合金化获得,使金属层与模具基体间呈冶金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耐热陶瓷层的制备通过等离子喷涂,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获得的表面高塑形金属层和耐热陶瓷层使得压铸模具拥有优异的抗变形性能、耐热疲劳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43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52798.4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IPC: C09D133/00 , C09D167/08 , C09D163/00 , C09D161/20 , C09D5/24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炭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电涂料领域,本发明以丙烯酸树脂为基体材料,以复合炭为导电填料,再加入各种涂料助剂混合制得,组分包括:丙烯酸树脂20%~60%,有机溶剂30%~50%,复合炭导电填料(土状石墨,乙炔黑,碳纤维)20%~50%,硅烷偶联剂0.10%~1.0%,稀释剂0.05%~3%,固化剂0.05%~2%,增稠剂0.01%~0.2%。本发明制得的导电涂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3714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402807.4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L23/532 , H01L21/7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u-RuO/Ru-Ge-Cu自形成双层非晶扩散阻挡层及其制备方法,扩散阻挡层体系包括衬底、沉积在衬底上并作为种子层和析出层的Cu(Ru)合金薄膜、植入于衬底和Cu(Ru)合金薄膜之间并作为预阻挡和耗尽层的非晶Ru-Ge合金薄膜,以及镀在Cu(Ru)合金薄膜上并作为互连层的纯Cu层。本发明自形成的双层阻挡层连续均匀致密,厚度可控制在几纳米内,且具有低的电阻和高的热稳定性,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对Cu互连扩散阻挡层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4840.9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合金氧化物阻氚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对金属基材预处理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溅射金属Cr靶,在金属基材表面沉积一层纯Cr打底层;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双电源模式下,通过同时溅射Al靶和Cr靶,在纯Cr打底层表面依次沉积氧化过渡层和合金氧化物层,得到复合涂层;对复合涂层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具有含晶态氧化物的合金氧化物阻氚涂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热失配问题,成功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与基材结合力强的合金氧化物阻氚涂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全程无污染、沉积速度快,节约成本;且本发明制备的合金氧化物阻氚涂层阻氚阻氢性能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243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83781.7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纳米自修复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抛光的铝合金材料浸没于电解抛光液中,然后在60~90℃进行电解质等离子抛光,电解质等离子抛光的电压为240V~320V,得到抛光后的铝合金材料;将聚丙烯酸纳米自修复材料涂覆于抛光后的铝合金材料表面,经涂层固化,得到纳米自修复铝合金材料;聚丙烯酸在聚丙烯酸纳米自修复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wt%~50wt%。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机械抛光方法在抛光过程中容易损伤材料表面,造成材料表面粗糙度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6639.1
申请日:2022-04-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热锻模具表面的氮化物硬质薄膜,该氮化物硬质薄膜Zr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5~55%,Cr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5~55%,N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35~51%。本发明所制备的氮化物硬质薄膜具有梯度结构,打底层Cr层能够有效提高硬质薄膜与热锻模具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过渡层CrN能够起到减缓硬质薄膜与钢基体中硬度、弹性模量及热膨胀系数差异的作用,表层ZrCrN氮化物硬质薄膜为热锻模具在复杂工况下提供表面防护作用,采用ZrCr合金靶相比于采用纯Zr和纯Cr靶共沉积方式,更有利于工艺稳定并扩大元素调节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50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05440.2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液态铅铋合金腐蚀的陶瓷‑金属多层复合涂层,包括陶瓷层与金属层,该所述陶瓷层为SiC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层为Al‑Cr或Al‑Si二元合金制成,所述陶瓷层与金属层厚度比值为0.2:2,且二者总层数为2~40。本发明通过使用金属层打底,提高了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金属层与陶瓷层组成多层结构,并通过调节金属‑陶瓷层厚度比,可有效地调节涂层力学性能,降低涂层内应力并使层间结合提高,避免在高温铅铋环境下,涂层的陶瓷层和金属层之间发生脱落,同时涂层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提高抗冲刷能力;使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涂层能简化制备过程、全程无污染,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60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40595.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薄膜表面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近零电阻温度系数的NiCr CuNi双层薄膜电阻,该双层薄膜电阻是由NiCr层与CuNi层所组成,NiCr层设置于基底侧,CuNi层设置于NiCr层顶部,NiCr层元素含量Ni:Cr=80:20wt%且厚度为150~300nm,CuNi层中Cu、Ni含量比例为75:25at%至50:50at%,且整体厚度为250nm~720nm,NiCr层以及CuNi层晶体结构均为FCC单相固溶体。本发明制备的电阻温度系数接近于0的NiCr CuNi双层薄膜电阻,利用NiCr合金靶、Cu靶、Ni靶采用磁控溅射的技术制备得到,通过改变Cu、Ni靶共溅射时的功率比例可调节CuNi层的元素含量,从而改变CuNi层的电阻温度系数,通过调节NiCr层的溅射时长以及共溅射CuNi层的溅射时长可达到调节两层厚度比例的效果,从而调节电阻温度系数使其绝对值接近于0。
-
公开(公告)号:CN10811511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711415481.2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拉伸预应力陶瓷层抗粘附压铸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模具基体和其表面的具有拉伸预应力的陶瓷层;模具基体和陶瓷层之间通过熔覆法形成冶金结合。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模具基体表面的氧化膜去除,清洗、烘干后备用;2)将配制的陶瓷粉末采用激光熔覆法覆于步骤1)处理过的模具基体表面,预热处理,制备具有拉伸预应力的陶瓷层,实现陶瓷层和模具基体的冶金结合;3)冷却至室温,制得具有拉伸预应力陶瓷层抗粘附压铸模具。本发明具有生产设备及工艺简单的优点,且熔覆无需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工件尺寸基本不受限制,因此可用于加工复杂表面或者大尺寸模具。所制备的涂层含有的拉伸预应力有效的提高了抗热疲劳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