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发生器燃料多工况精确供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084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500469.7

    申请日:2020-06-04

    摘要: 本发明为涉及一种燃气发生器的燃料供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发生器燃料多工况精确供应系统,以解决现有燃料供应系统供应试验工序繁琐或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气发生器的燃料供应系统,包括增压管路、煤油容器和煤油供应主管路,增压管路进气口与配气间出气口相连,增压管路出气口与煤油容器进气口相连,煤油容器出液口通过煤油供应主管路与燃气发生器进液口相连;增压管路沿输气方向上依次设有输气电磁阀和增压孔板,输气电磁阀进气端与增压孔板出气端之间并接有调压气路,至少一条调压气路沿输气方向上依次设有减压器和第一输气电磁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发生器燃料多工况精确供应系统的运行方法。

    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力传递转接架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838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18388.5

    申请日:2016-09-12

    IPC分类号: G01M15/02

    CPC分类号: G01M15/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力传递转接架及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轴向推力从发动机产生点到试车台支撑点的力传递路线,通过对发动机产生的推力的传递过程进行力仿真计算,得到转接架下环梁底部的力分布情况,把此力分布作为转接架的受力输入条件;通过分析试车台推力测量力传递路线,确定上环梁底部所需设置的桁杆支撑位置及桁杆的数量,作为转接架的力输出条件;以发动机的力通过转接架后在上环梁底部支撑面均匀散差最小为目标,确定了基于力传递对称的转接架结构。本发明解决了受力点和支撑传递点不重合而在局部产生较大的扭矩,减少了传力过程中的损失及变形对力传力的影响,提高了力测量的精度。

    燃气发生器燃料多工况精确供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0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00469.7

    申请日:2020-06-04

    IPC分类号: F23K5/14 F17D1/08 F17D3/01

    摘要: 本发明为涉及一种燃气发生器的燃料供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发生器燃料多工况连续精确供应系统,以解决现有燃料供应系统供应试验工序繁琐或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气发生器的燃料供应系统,包括增压管路、煤油容器和煤油供应主管路,增压管路进气口与配气间出气口相连,增压管路出气口与煤油容器进气口相连,煤油容器出液口通过煤油供应主管路与燃气发生器进液口相连;增压管路沿输气方向上依次设有输气电磁阀和增压孔板,输气电磁阀进气端与增压孔板出气端之间并接有调压气路,至少一条调压气路沿输气方向上依次设有减压器和第一输气电磁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发生器燃料多工况连续精确供应系统的运行方法。

    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力传递转接架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838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818388.5

    申请日:2016-09-12

    IPC分类号: G01M15/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力传递转接架及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轴向推力从发动机产生点到试车台支撑点的力传递路线,通过对发动机产生的推力的传递过程进行力仿真计算,得到转接架下环梁底部的力分布情况,把此力分布作为转接架的受力输入条件;通过分析试车台推力测量力传递路线,确定上环梁底部所需设置的桁杆支撑位置及桁杆的数量,作为转接架的力输出条件;以发动机的力通过转接架后在上环梁底部支撑面均匀散差最小为目标,确定了基于力传递对称的转接架结构。本发明解决了受力点和支撑传递点不重合而在局部产生较大的扭矩,减少了传力过程中的损失及变形对力传力的影响,提高了力测量的精度。

    带有隔热结构的低温气动截止阀

    公开(公告)号:CN1083614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40814.6

    申请日:2018-01-16

    摘要: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隔热结构的低温气动截止阀。其结构包括气动执行机构、阀杆、阀盖和阀瓣,阀杆一端与气动执行机构相连,阀杆的另一端穿过阀盖后与阀瓣相连,阀盖内侧设置有隔离腔,隔离腔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壁和外管壁;内管壁中心为阀杆的运动通道,内管壁与外管壁之间形成用于隔离阀杆和阀体内低温介质的封闭腔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截止阀在低温工作环境下密封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在阀盖上设置隔离腔等隔热结构可以隔离阀盖与阀体内的低温介质,同时降低阀杆与阀体内低温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加导热路径,降低热量传递,有效提高低温气动截止阀的低温密封性能。

    一种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0473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24026.0

    申请日:2015-12-30

    IPC分类号: F02K9/96 F02K9/42

    CPC分类号: F02K9/96 F02K9/42

    摘要: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供气系统,具体包括液氮气源、气体生产单元、多个气体输送单元以及多个气体配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生产单元的一端与液氮气源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气体输送单元连通;每一个气体输送单元分别与多个气体配气单元连通;通过使用本发明现实了从源头开始控制气体纯度,避免多余物进入发动机内部,保证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的成功。

    一种火箭发动机燃气降温降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27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4132.9

    申请日:2024-05-1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动机燃气降温降噪装置,属于航天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冷却水集水环与冷却水供水管路连通,且与火箭发动机试车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集水环位于火箭发动机喷管出口断面外侧;多个注水管均间隔向下倾斜设置,一端与冷却水集水环连通,另一端伸入火箭发动机喷管喷出的燃气内部;本装置能够将冷却水直接喷射至燃气中心位置,直接与高温燃气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快速的相变换热将燃气内部的温度降温,同时,速度较低的冷却水也会被高速燃气冲击,液体会产生破碎雾化过程,可有效降低燃气的噪音。

    一种同压力源多路并联推进剂流量精确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778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801422.4

    申请日:2020-08-11

    IPC分类号: F02K9/56 F02K9/9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压力源多路并联推进剂流量精确控制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推进剂供应系统采用多路汽蚀管进行流量控制,存在精度控制不足,并会造成系统振动过大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推进剂供应容器、主管道以及并联的主推进剂供应组件和N个辅推进剂供应组件;主管道进口接推进剂供应容器,主管道上设有开关阀和压力测量件;主推进剂供应组件包括第一管道和设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汽蚀管,第一管道进、出口分别接主管道出口和发动机的主推进剂入口;主推进剂入口压力大于发动机其余辅推进剂入口压力;辅推进剂供应组件包括辅支路管道及设在辅支路管道上的节流孔板和辅支路汽蚀管,辅支路管道进、出口分别接主管道出口和相对应的发动机辅推进剂入口。

    一种同压力源多路并联推进剂流量精确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77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01422.4

    申请日:2020-08-11

    IPC分类号: F02K9/56 F02K9/9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压力源多路并联推进剂流量精确控制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推进剂供应系统采用多路汽蚀管进行流量控制,存在精度控制不足,并会造成系统振动过大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推进剂供应容器、主管道以及并联的主推进剂供应组件和N个辅推进剂供应组件;主管道进口接推进剂供应容器,主管道上设有开关阀和压力测量件;主推进剂供应组件包括第一管道和设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汽蚀管,第一管道进、出口分别接主管道出口和发动机的主推进剂入口;主推进剂入口压力大于发动机其余辅推进剂入口压力;辅推进剂供应组件包括辅支路管道及设在辅支路管道上的节流孔板和辅支路汽蚀管,辅支路管道进、出口分别接主管道出口和相对应的发动机辅推进剂入口。

    一种火箭发动机手动翻转及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1938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818047.8

    申请日:2016-09-12

    IPC分类号: B66C1/16 B66C1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手动翻转及支撑装置,包括吊装横担、4个手动葫芦、翻转框架及两根承力吊带,其中的吊装横担用以承受发动机及翻转框架的重量;翻转框架用以承受发动机翻转过程中的弯矩及发动机竖直放置时的竖直压力;翻转框架扣在发动机上,翻转框架的下端面用于与发动机机架紧固连接;吊装横担通过四个手动葫芦及两根承力吊带与翻转框架连接以实现发动机的翻转。本发明采用手动调节手动葫芦长度的方式,实现了发动机吊装过程中,发动机的空中调姿及翻转,有效的避免了发动机由于偏心而带来的空中倾斜问题。翻转过程中,不需要利用电机、变速箱等机电设备,大大减轻了翻转装置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