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561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880672.6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能享受作为通常的EV的驾驶和像MT车辆那样的驾驶这两方,能通过驾驶员容易地进行向像MT车辆那样的驾驶的切换。该电动汽车被配置为能进行通过以像MT车辆那样的转矩特性来控制电动马达的MT模式实现的行驶和通过以通常的转矩特性来控制电动马达的EV模式实现的行驶,其中,该MT车辆具有手动变速器和内燃机。该电动汽车具备用于设为通过MT模式实现的行驶的模式切换开关。

    换挡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9320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457258.0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装置,其能够维持换挡拨叉与套筒之间的滑动部分的间隙,并且能够降低套筒相对于换挡拨叉的倾斜。在换挡套筒(4)的外周部,遍及圆周方向上的整体地形成有卡合槽(17),在卡合槽(17)的槽底的一部分设置有切口部(21),切口部(21)的槽底的第1直径(D1)小于切口部以外的部分的槽底的第2直径(D2),换挡拨叉(9)具有覆盖槽底的外周侧的圆弧状部(16),圆弧状部(16)的连结圆周方向上的两端部与圆弧的中心的线的打开角度大于180°,在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卡合槽(17)卡合的爪部(18),爪部彼此的距离大于第1直径(D1),小于第2直径(D2)。

    换挡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93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457258.0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装置,其能够维持换挡拨叉与套筒之间的滑动部分的间隙,并且能够降低套筒相对于换挡拨叉的倾斜。在换挡套筒(4)的外周部,遍及圆周方向上的整体地形成有卡合槽(17),在卡合槽(17)的槽底的一部分设置有切口部(21),切口部(21)的槽底的第1直径(D1)小于切口部以外的部分的槽底的第2直径(D2),换挡拨叉(9)具有覆盖槽底的外周侧的圆弧状部(16),圆弧状部(16)的连结圆周方向上的两端部与圆弧的中心的线的打开角度大于180°,在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卡合槽(17)卡合的爪部(18),爪部彼此的距离大于第1直径(D1),小于第2直径(D2)。

    电动汽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5611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880673.0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获得就像驾驶员在操作MT车辆的换挡装置那样的驾驶感觉的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的控制装置基于加速用踏板的操作量、仿真离合器踏板的操作量以及仿真换挡装置的换挡位置,使用MT车辆模型来控制电动马达的转矩。此外,该电动汽车具备通过反作用力致动器的工作来对仿真换挡装置的操作产生换挡反作用力的换挡反作用力附加装置。控制装置存储模拟了与换挡装置的操作相应的换挡反作用力的特性的换挡反作用力特性。并且,控制装置按照所存储的换挡反作用力特性,根据仿真换挡装置的操作来控制换挡反作用力附加装置所输出的换挡反作用力。

    动力传递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539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86482.7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抑制卡爪齿松脱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的动力传递装置。第一旋转体在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二旋转体啮合的第一啮合齿且在内周面形成有与第三旋转体啮合的第二啮合齿,第二旋转体在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的第三啮合齿,第三旋转体在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啮合齿啮合的第四啮合齿,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构成为通过使第二旋转体沿轴线方向移动而切换卡合状态与释放状态,所述第一啮合齿与所述第三啮合齿的啮合中心相比于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四啮合齿的啮合中心位于所述释放侧。

    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22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1411824.X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谋求动力传递装置的小型/轻量化,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多个无级变速模式,通过切换至少两个啮合式接合机构的接合和释放的状态来切换无级变速模式。在从第一无级变速模式切换至第二无级变速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使第二被动齿与第二驱动齿的转速差ΔN降低的同步控制(步骤S2),转速差ΔN降低至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由此,通过所述致动器使引导构件向使第二被动齿与第二驱动齿啮合的方向移动(步骤S4),在第二接合机构接合后,通过致动器使引导构件向第一被动齿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脱离啮合的方向移动(步骤S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