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28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52601.1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马红鹏 , 张宏剑 , 王辰 , 朱振涛 , 于兵 , 谢珏帆 , 陈华伟 , 郭嘉 , 乐晨 , 周天送 , 李辰 , 张智 , 徐洪平 , 容易 , 胡习明 , 胡晓军 , 刘观日 , 彭越 , 何巍 , 吴会强 , 鄢东洋 , 杨帆 , 马云龙 , 路志峰 , 徐倩 , 祁峰 , 阚镭 , 郗琦 , 胡辉彪 , 王玉林 , 程大林 , 刘金平 , 王筱宇 , 王耕 , 孙鹏 , 季晓菲
Abstract: 一种垂直回收运载火箭挂索机构,包括:拦阻杆、伸缩阻尼杆、钩舌和挂索钩;伸缩阻尼杆的顶部和箭体铰接;伸缩阻尼杆的底部铰接在拦阻杆上,拦阻杆的底部和箭体铰接;挂索钩能拆卸的安装在拦阻杆的自由端,钩舌铰接挂索钩,钩舌的自由端顶靠在拦阻杆的侧壁上,能够使绳索进入挂索钩且能够防止绳索在进入挂索钩后脱出;伸缩阻尼杆能够配合在随拦阻杆绕箭体转动时,伸长或缩短;伸缩阻尼杆上设置有阻尼结构,用于减少拦阻杆展开过程中及挂索钩钩挂绳索过程中的冲击力。本发明能适应箭体倾斜及滚转等姿态偏差,具有可靠连接、展开、挂索与缓冲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92792.3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确定发动机关机错开时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火箭全箭动力学模型,获取关机时刻全箭前n阶纵向频率,然后获得前n阶纵向频率相应的半周期时间;S2、对火箭全箭动力学模型施加发动机关机力,获得火箭预设位置的关机响应和载荷数据;S3、基于火箭预设位置的关机响应和载荷数据,在前n阶纵向频率中,将大于预设值的谱分量所对应的频率作为筛选后的纵向频率;该筛选后的纵向频率的半周期作为理论错开关机时间;S4、根据控制系统时间散差、发动机响应时间散差、火箭纵向频率偏差,确定综合时间偏差;S5、利用理论错开关机时间和综合时间偏差,确定发动机实际关机需错开时间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24490.5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舱段试验获取火箭模态振型斜率及其偏差的方法,属于火箭动力学特性仿真与试验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运载火箭模态振型斜率试验与仿真计算的方法。本发明将舱段试验与仿真计算结果的偏差和局部安装位置的偏差二者叠加,即可作为振型斜率标准值的偏差,以百分比形式给出。采用舱段试验的方法,进行惯性器件对安装位置的优选,无需通过全箭模态试验进行惯性器件选位。
-
公开(公告)号:CN10546882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84511.1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助推分离冲击载荷确定方法,属于火箭强度设计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运载火箭和液体导弹的助推分离阶段冲击载荷的确定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分两次建立火箭有限元模型,用以分析助推分离前后构型的变化,第一次的助推分离前有限元模型用以提取捆绑连接部段载荷,第二次的助推分离后有限元模型用以确定冲击载荷;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助推分离前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捆绑连接部段载荷包含了由发动机推力引起的载荷动态项,与传统使用的阶跃信号相比较更加真实;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第一次得到的捆绑连接载荷进行分离后的置零,模拟助推分离后的捆绑载荷值,使第二次的模型与外力均与实际状态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5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60321.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52 , B64G1/66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16C60/00 , G10K11/168 , G01N29/11 , G06F119/1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整流罩蜂窝夹层隔声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航天运输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设计方法通过在整流罩蜂窝夹层中添加玻璃纤维、毛毡或三聚氰胺等吸声材料,声波在传递路径由于引入的吸声材料一方面由于声阻抗的变化发生反射,另一方面声波穿透吸声材料过程中声波能量会发生衰减,因此该方法可实现蜂窝夹层整流罩具备隔吸一体化功能,提升蜂窝夹层整流罩整体的隔声性能。本发明的整流罩蜂窝夹层隔声结构包括作为整流罩外壳的蜂窝夹层面板;所述蜂窝夹层面板包括两层金属板和蜂窝夹层,所述蜂窝夹层位于两层金属板之间,实现蜂窝夹层整流罩具备隔吸一体化功能,提升蜂窝夹层整流罩整体的隔声性能,同时避免了整流罩内包络缩小、多余物产生的问题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524490.5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舱段试验获取火箭模态振型斜率及其偏差的方法,属于火箭动力学特性仿真与试验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运载火箭模态振型斜率试验与仿真计算的方法。本发明将舱段试验与仿真计算结果的偏差和局部安装位置的偏差二者叠加,即可作为振型斜率标准值的偏差,以百分比形式给出。采用舱段试验的方法,进行惯性器件对安装位置的优选,无需通过全箭模态试验进行惯性器件选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42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62389.9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彭越 , 王子瑜 , 刘洋 , 宋敬群 , 王海涛 , 汪芊芊 , 孟庆丰 , 张亦朴 , 徐洋 , 刘秉 , 颜国清 , 马小龙 , 朱永泉 , 林臻 , 高晨 , 董余红 , 任月慧 , 祁峰 , 吴彦森 , 柳海龙 , 秦旭东 , 容易 , 荆木春 , 张智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公开一种采用激光无线供电和激光无线通信的无线箭地接口,以无线激光传输技术为载体,实现大功率激光无线能量与高速激光通信的发射、传输,采用波分复用方式通过基于波分复用的通信/传输系统一体化、兼容性设计技术现大功率无线能源传输与无线通信的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地面到箭上的单向无线激光无线供电和箭地间双向高速无线激光通信;通过对箭上母线的不同工作模式控制,可实现箭上电池与箭地无线供电设备的配合工作,可实现箭上电池的不下箭充电与维护;通过对设备发热的热能综合利用,实现对箭上仪器设备、管路的加温与无线箭地接口散热需求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39164.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F42B15/00 , F41F3/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承载关联的火箭分时段Qα放行值设计实施方法:针对火箭发射场位置开展实测高空风数据的统计分析,形成高空风统计结果;开展火箭的飞行标准弹道设计,形成标准弹道数据结果;开展火箭标准弹道下的攻摆角计算结果,得到随飞行时间变化的Qα初步设计结果;开展火箭飞行载荷计算,以及火箭的结构设计及优化,使火箭的结构满足运载能力;制定火箭发射场的分时段Qα放行值,包括在Qα初步设计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多个递增的Qα值,并根据Qα值对应的横向弯矩载荷,将符合最大承载弯矩要求所对应的最大Qα放行值作为分时段Qα放行值输出;发射前根据分时段Qα放行值进行发射放行评估。由此解决传统方法中放行概率偏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0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219292.0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发动机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包括声像仪、传声器、多通道数据采集设备和上位机;发动机点火后,传声器和声像仪采集发动机推力建立过程中的声音信号,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设备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根据上述声音信号获得发动机不同位置处声音信号声压级、过零率、能量谱分布特征、时频特征随推力建立过程的变化曲线以及火箭周围区域中声信号空间场分布随推力建立过程的变化曲线。本发明进一步给出了利用上述系统的状态检测与诊断实现方法,根据系统获得的声场数据,建立多层次声源评估模型,并利用上述模型对火箭发射时发动机点火后发射台附近实时采集的声场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4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362389.9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彭越 , 王子瑜 , 刘洋 , 宋敬群 , 王海涛 , 汪芊芊 , 孟庆丰 , 张亦朴 , 徐洋 , 刘秉 , 颜国清 , 马小龙 , 朱永泉 , 林臻 , 高晨 , 董余红 , 任月慧 , 祁峰 , 吴彦森 , 柳海龙 , 秦旭东 , 容易 , 荆木春 , 张智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公开一种采用激光无线供电和激光无线通信的无线箭地接口,以无线激光传输技术为载体,实现大功率激光无线能量与高速激光通信的发射、传输,采用波分复用方式通过基于波分复用的通信/传输系统一体化、兼容性设计技术现大功率无线能源传输与无线通信的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地面到箭上的单向无线激光无线供电和箭地间双向高速无线激光通信;通过对箭上母线的不同工作模式控制,可实现箭上电池与箭地无线供电设备的配合工作,可实现箭上电池的不下箭充电与维护;通过对设备发热的热能综合利用,实现对箭上仪器设备、管路的加温与无线箭地接口散热需求的集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