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40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57474.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涂层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成分:C≤0.0025%,Si 0.8%‑1.2%,Als 0.2%‑0.3%,Mn 0.15‑0.3%,S≤0.005%,P≤0.04%,N≤0.00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制造中,控制冷轧压下率,提高表面粗糙度,轧制后板形良好,纵向厚度波动±3μm,横向同板差≤7μm,满足变频压缩机定转子的要求。经酸轧S5和平整机配合使用毛化辊,成品板面粗糙度可达到1.6‑1.9μm。退火采用立式退火炉,提高退火速度。本发明生产的无涂层无取向硅钢二次退火后的铁损对比用传统卧式退火炉生产的同牌号带涂层的无取向硅钢,铁损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0920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12880.1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1N3/00 , G01N3/08 , G01N3/02 , G01N3/28 , G01N33/00 , G01N33/20 , G01N33/2045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带钢力学性能判定冷轧断带及边部裂口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带钢力学性能判定冷轧断带及边部裂口的方法,其包括:在充分考虑带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的基础上,判定带钢冷轧时是否出现断带与边部裂口。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带钢的冷轧断带及边部裂口缺陷产生,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冷连轧机轧制断带和边部裂口缺陷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故障,提升冷轧机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1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84460.9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34 , C22C38/28 , C22C38/20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12 , C21D1/74 , B22D11/00 , C22C33/04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按质量百分比计,无取向硅钢的元素组成包括Si:3.0%~3.5%、Al:0.8%~1.5%、Mn:0.5%~0.9%、Sn:0.05%~0.08%、P≤0.020%,∑(C+S+N+Ti)≤0.0070%,∑(Cu+Cr)≤0.040%,T.O≤0.0010%,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全流程工艺的协同调控,以提升钢水的洁净度与成分均匀性,改善后工序带钢的组织织构分布,该无取向硅钢兼具高频低铁损、高磁感和高强度,同时质量控制精度高,材料生产成本低,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领域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20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4271.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工钢用中包覆盖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将电工钢精炼顶渣与预制渣料混合的混合料作为电工钢连铸生产用中间包覆盖剂。本发明通过将电工钢冶炼顶渣应用于中间包覆盖剂,有效改善了覆盖剂的渣样物化性质,使其有良好的流动性,避免结壳现象发生,提升吸附夹杂物的能力;预制渣料中带有铝粒,同时覆盖剂中含有大量氧化铝,可以极大减少钢液中Als的损失;综合利用电工钢精炼顶渣中的有效成分,可降低固废产出,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2900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62242.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装置,包括热轧机、圆盘剪、冷轧机和输送辊道,圆盘剪安装在输送辊道两侧且位于热轧机和冷轧机之间,无取向电工钢在输送辊道的运输下依次经过热轧机、圆盘剪和冷轧机,设定热轧机对无取向电工钢的楔形和凸度进行控制,控制无取向电工钢的楔形在20微米内、凸度为20~45微米,冷轧机的工作辊设有倒角。冷轧机为UCM五连轧轧机,UCM五连轧轧机中1#和2#轧机工作辊的单边设有倒角,1#和2#轧机中上工作辊的操作端设有倒角,下工作辊的传动端设有倒角。倒角的深度为0.2~0.3mm,倒角在工作辊上的起始位置到工作辊端面的距离为265‑285mm。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51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0182212.1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3/04 , C21D1/26 , C21D1/76 , C21D6/00 , C21D8/12 , C21D9/5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频空调用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造方法,成分为:[C]≤0.0020%,[Mn]0.20%‑0.50%,[S]≤0.0025%,[P]≤0.020%,[Si]2.80%‑3.4%,[Al]0.20%‑1.20%,[N]≤0.0025%,[Sn]0.01‑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制造方法:炼钢、连铸、加热、热轧、常化、酸洗、冷轧、退火、冷却和涂层;本发明产品厚度为0.25‑0.30mm,产品铁损P1.5/50≤2.15W/kg,磁极化强度J5000≥1.65T,磁化速度快,铁损低,适合于变频空调压缩机工作条件,可减小变频空调体积、重量,降低电耗,节约资源和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19303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32339.8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1222 , B21B37/48 , B21B37/74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取向硅钢热轧边裂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板坯进入加热炉前的表面温度不低于300℃;第一加热段炉气温度为1160℃~1250℃;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炉气温度为1270℃~1330℃,加热时间为80分钟~200分钟,停留不动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热轧成品边部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72µm;精轧终轧温度为 880℃~960℃;卷取温度为500℃~620℃;七机架精轧机组张力的合理控制。本发明在保证取向硅钢抑制剂充分固溶、成品电磁性能符合目标要求的前提下,避免板坯在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时间过长或停留不动的时间过长而导致边部或局部脱碳,晶粒过度长大,在热轧时出现边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8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83276.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08 , C22C38/34 , C22C38/28 , C22C38/20 , C22C38/42 , C22C38/50 , C22C38/40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12 ,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频压缩机用高效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酸连轧末机架作为平整机使用,避免了切换乳化液系统影响生产效率。不添加焊丝可保证焊缝质量,冷轧前不需要对带钢进行感应加热,节约了成本。只成品切一次边,提高了成材率,生产效率高。且,成分简单,成本低。轧制速度达到600‑800m/min,纵向厚度波动在±3μm内,同板差≤5μm,满足高效变频压缩机用定转子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766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33883.8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带钢冷轧断带预测的轧制负荷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带钢当前的压下率ε判定带钢当前是否存在断带风险,若存在,则调整带钢的压下率ε至不存在断带风险,并自适应的调节了带钢当前的轧制负荷。基于轧制原理及力学分析推导出冷轧过程中不发生断带时,轧制负荷与带钢性能、轧辊辊径间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块进行带钢断带风险的预判,又通过该数学模型优化带钢当前的压下率,以降低带钢冷轧过程中的断带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故障提升冷轧机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77706.3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0 , C22C33/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06 , C21C1/02 , C21C7/10 , C21C7/064 , C21C7/068 , B22D11/119 , C21C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高牌号稀土无取向硅钢连铸连浇性的冶炼方法,所述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KR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氩站顶渣改质‑‑RH精炼‑‑连续浇铸成铸坯;本发明在RH精炼步骤中脱硫之后加入了稀土La进行合金化,然后进行钙处理,并控制出站前软吹时间≥6min,使钢液中夹杂物充分上浮去除,防止在连续浇铸过程中水口堵塞,提高高牌号稀土无取向硅钢连铸连浇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