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20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12880.1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1N3/00 , G01N3/08 , G01N3/02 , G01N3/28 , G01N33/00 , G01N33/20 , G01N33/2045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带钢力学性能判定冷轧断带及边部裂口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带钢力学性能判定冷轧断带及边部裂口的方法,其包括:在充分考虑带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的基础上,判定带钢冷轧时是否出现断带与边部裂口。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带钢的冷轧断带及边部裂口缺陷产生,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冷连轧机轧制断带和边部裂口缺陷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故障,提升冷轧机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96551.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冶炼方法,包括步骤:S1、坩埚打结;S2、坩埚烘烤;S3、坩埚洗炉;S4、熔炼准备;S5、抽真空;S6、通电熔炼;S7、钢水浇注;S8、铸锭冷却;所述步骤S6中,通过加料仓向坩埚内加入合金料时,加料仓内处于真空状态,或者向坩埚内通入保护气体;所述步骤S6中,在进行测温取样时,坩埚内需通入保护气体。本发明的真空冶炼方法,可以根据钢种工艺需要提供高真空度下的钢水熔炼过程,可以实现高真空度或保护气体环境下的测温取样和补加合金等操作,实现成分精准控制,同时可以实现熔炼钢水的电磁搅拌和底吹氩搅拌多重搅拌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去除钢水中的氧、氢、氮等有害气体和夹杂物,实现钢水高纯净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2900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57345.7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酸洗钢基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板坯加热;步骤2)粗轧入口高压除鳞;步骤3)粗轧;步骤4)精轧入口高压除鳞;步骤5)精轧;步骤6)层流冷却;步骤7)卷取。本发明低碳酸洗钢基板加工方法,可有效防止热轧过程中基板表面氧化铁皮产生,提高基板品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3820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71489.0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4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高压水除鳞设备除鳞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钢坯或钢板作为试验用样板;(2)、将样板送入加热炉,样板出炉温度:1000~1230℃,总加热时间:≥100min;(3)、样板加热到目标温度后,通过推钢机将样板送入输送辊道,辊道以4~15m/s的速度将样板送至除鳞集水管,开启高压水系统通过喷嘴对样板进行冲刷;(4)、冲刷完后,对样板表面进行检查,查看除鳞效果;(5)、根据除鳞效果调整除鳞水压力或除鳞集水管上的喷嘴角度。本发明能真实模拟热态钢坯运行过程、氧化铁皮的生成、附着状态和分布,从而准确检测出高压水去除氧化铁皮的情况,指导调整除鳞水压力与除鳞喷嘴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89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0618.8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3/0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1C1/02 , C21C7/064 , C21C5/28 , C21C7/00 , C21C7/10 , C21C7/06 , B22D11/00 , F02M35/02 , F02M37/32 , F01M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清器用钢的冶炼方法及滤清器。冶炼方法包括:铁水脱硫处理、转炉冶炼、精炼和连铸,转炉冶炼包括:转炉出钢温度为1590℃~1610℃,出钢之后,向钢水中加入第一顶渣改质剂以降低顶渣的氧化性;精炼依次包括LF精炼和RH精炼;LF精炼依次包括:向钢水中加入第二顶渣改质剂以提高顶渣的二元碱度、提高顶渣中Al2O3含量、降低顶渣的氧化性,同时升高钢水温度,能够显著提高转炉炉龄,减少钢中的Al2O3夹杂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09198.3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54 , C22C38/4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3/06 , C21D8/02 , C21D11/00 , B21B37/76 , B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通过控制高强钢的合金组成,采用适中的碳、锰含量,低P、S含量,再加入Cr、Nb、Ti金属复合合金化,配合稀土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夹杂物变性等作用,合理匹配钢种的强韧性。此外,为了得到更高的强度,同时降低钢种的生产成本,本发明的钢种中采用高B含量的成分设计,能够降低Mn、Nb和Ti元素的添加量,但仍然具有良好的强化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合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09192.6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54 , C21D8/02 , C21D11/00 , B21B3/02 , C21D6/02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低碳,碳含量低于0.01%,低猛,Mn含量低于1.0%的基础上,利用Mo‑Nb‑Ti‑Ni‑Cr的复合加入,钼、铌等元素促进贝氏体相变,同时利用铬、铌、镍复合沉淀析出,通过再结晶和钛等微量元素形成的析出相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细化贝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强度。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非调质工艺生产高强钢、工艺简单,经轧制后高强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冷热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8323.8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3 , G01N23/2202 , G01N1/36 , G01N1/38 , G01N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硫铁矿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X射线荧光法检测高硫铁矿中成分含量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S1、将待测样品、钴粉和熔剂混合,得到混合物;S2、在混合物中加入无水碳酸钠进行混合,之后置于温度在690‑710℃的马弗炉中灼烧7‑10min;S3、冷却后,加入脱模剂;S4、之后置于熔融炉中在1045‑1055℃下熔融;然后冷却、脱模;S5、然后将S4得到的待测试样制成玻璃熔片后,进行X射线荧光检测,分析得到对应硫、二氧化硅、三氧化铝和铁的含量。本发明能在无需添加多种助剂且方法简单的基础上,对高硫铁矿,实现同时准确检测高硫铁矿中S、TFe、SiO2和Al2O3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7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368451.1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冷轧带钢边部起筋缺陷的方法及设备,涉及带钢热轧领域。旨在能够改善冷轧钢带边部起筋的问题。方法包括热轧粗轧区的轧辊辊型的凹度范围为‑290~‑300μm;热轧精轧区的带钢的凸度范围为60~80μm,带钢楔形范围为≤20μm,精轧开轧温度控制在1053~1100℃,精轧终轧温度控制在890~910℃;精轧区的头部区域机架轧辊采用第二凹辊,尾部区域机架轧辊采用第三凹辊;第二凹辊的凹度范围为‑220~‑230μm;第三凹辊的凹度范围为‑170~‑180μm。设备用于实施上述的方法。使轧辊与带钢边部位置接触部分受力减少,减少带钢与轧辊受力情况,确保轧辊均匀磨损,改善起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9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17790.X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8/54 , C22C33/04 , B22D11/00 , C21D1/28 , C21D6/0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压力容器用钢,其在经过一次焊后热处理后,尺寸≤5μm的晶粒占比大于50%,尺寸≥20μm的晶粒占比小于15%;经过二次焊后热处理后,尺寸≤5μm的晶粒占比大于45%,尺寸≥20μm的晶粒占比小于20%;经过三次焊后热处理后,尺寸≤5μm的晶粒占比大于40%,尺寸≥20μm的晶粒占比小于25%。本发明的压力容器用钢通过成分和工艺的调节,能够在焊接热处理后保证较大的强度和韧性,即便是经过二次及二次以上的焊接后热处理,也能够保证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以满足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