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调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53224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49559.4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478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厢的车辆空调,该车辆空调包括:动力源;设置在车厢外的散热器;热介质通道,热介质通过该热介质通道在动力源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第一珀尔帖模块,该第一珀尔帖模块具有第一珀尔帖装置和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珀尔帖模块,该第二珀尔帖模块具有第二珀尔帖装置和第二热交换器。第一和第二珀尔帖装置每个均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一个用于释放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用于吸收热。第一热交换器热联接至第一表面。第二热交换器热联接至第一表面。热介质通道热联接至第一和第二珀尔帖装置的第二表面。

    斜盘式压缩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5016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59272.4

    申请日:2006-01-26

    Abstract: 在斜盘式压缩机中,排出压力区域中的制冷剂通过供给通道被引入曲柄腔中,同时该曲柄腔中的制冷剂通过排放通道被汲出到吸入压力区域,用以控制曲柄腔中的压力,从而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发热滑动部件位于曲柄腔中。供给通道包括与曲柄腔相通的连通口和用于调节制冷剂的第一节流部。供给通道和排放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驱动轴中。形成在驱动轴中的部分排放通道位于形成在驱动轴中的部分供给通道与驱动轴的外周表面之间。

    工业车辆液压驱动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787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80070876.X

    申请日:2018-1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具备:容量控制阀,控制变量泵;PS阀,配设在变量泵与PS油缸之间;升降阀,配设在变量泵与升降油缸之间;液压油流路,连接变量泵与PS阀;液压油流路,连接变量泵与升降阀;及先导管路,连接升降阀与容量控制阀;在升降阀的阀芯设置有槽部,该槽部构成当PS阀处于中立位置时,在升降阀的中立位置使液压油流路与先导管路连通的连通路径。

    液压泵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2967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80021846.0

    申请日:2016-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泵,具有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外壳旋转的旋转轴,该液压泵具备:设置于旋转轴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轴承部、在旋转轴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至少一者绕旋转轴设置的第一环状部件,一侧的上述轴承部具有将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承部、对支承部施加沿轴向的预压的预压施加部件,在轴向上,在一侧的轴承部与旋转轴的支承座之间夹装有第一环状部件,第一环状部件的内径比旋转轴的直径大。

    车辆空调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977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1872.4

    申请日:2012-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478 B60H1/00885

    Abstract: 一种车辆空调,包括:热电转换模块;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空调热交换器;第二空调热交换器;散热器;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空调热交换器的第一回路;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调热交换器和散热器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包括绕过所述第二空调热交换器的旁通通路,以及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切换的第一切换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热交换介质流经所述旁通通路而不使所述热交换介质流经所述第二空调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热交换介质流经所述第二空调热交换器。

    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3994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06523.6

    申请日:2009-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其能够在驱动轴以高速旋转时实现极好的滑动特性,并在驱动轴以低速旋转时实现较高的制冷能力。在本发明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中,导油槽(3b)、导油孔(3c)、第一孔(37)、流出孔(39)、阀孔(41)、连通口(49b)、接收室(1c)、节流孔(9a)以及第二孔(55)构成了释放通道。导油槽(3b)、导油孔(3c)、第一孔(37)、流出孔(39)、阀孔(41)、连通口(49b)、接收室(1c)和节流孔(9a)构成了第一通道。而且,第二孔(55)构成了第二通道。随着驱动轴(7)转速的提高,阀机构(45)可增大第一通道占释放通道的比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