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8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510734733.2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添加诱导物质提高黄杆菌合成维生素K2产量的方法,具体包括:黄杆菌菌株活化、黄杆菌种子培养、黄杆菌发酵培养、离心发酵液、冷冻干燥、甲醇处理等步骤,通过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前体物质1,4‑二羟基‑2‑萘甲酸、前体类似物VK3或异戊烯醇(YWXC)作为诱导物质,促进MK的生物合成,将获得的抽提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诱导物质的黄杆菌合成维生素K2的产量显著提高,维生素K2产量对菌体干重比也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结果稳定,且安全环保。此外,利用添加诱导物质大大提高了黄杆菌合成MK的产量,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维生素MK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971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81289.4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重组纳豆芽孢杆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发酵制备维生素K2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以pKD46质粒为模板,以Up‑AmpR‑F和AmpR‑Down‑R为引物,通过PCR获得包含有同源臂的重组片段;步骤2:构建纳豆芽孢杆菌的感受态细胞,将步骤1获得的包含有同源臂的重组片段转导进入所述纳豆芽孢杆菌的感受态细胞内,诱导同源重组;步骤3:以氨苄青霉素作为筛选压力,挑选阳性克隆;步骤4:以Verify‑F和Verify‑R为引物,通过PCR确定所述阳性克隆的真实性;步骤5:以氨苄青霉素为培养压力,对阳性克隆进行驯化培养获得纳豆芽孢杆菌工程菌。本发明以清夜进行发酵,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78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81710.1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C3/00 , C05D3/00 , C05G3/00 , C05G3/04 , C12N1/14 , C12N1/20 , C05D5/00 , C05D9/02 , C05F11/00 , C05F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秸秆纤维的缓释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菌肥技术领域。该生物菌肥是利用秸秆纤维、藻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中微量元素和功能微生物发酵后获得的。秸秆纤维负载大量功能微生物调节土壤微生态,改良土壤结构;藻粉中高分子成分螯合中微量元素后形成凝胶缓释颗粒,保水保湿、缓释营养。该生物菌肥通过秸秆纤维和藻粉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高效缓释肥料的制备,对土壤改良、地力提升和作物生长起显著调节和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71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9003.1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联产维生素K2和纳豆激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种活化:将纳豆芽孢杆菌划线至平板培养基中培养,再取单菌落在试管培养基,进行培养;制备种子:将试管中纳豆芽孢杆菌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纳豆激酶、维生素K2的生产:配置联产发酵培养基,待配置联产发酵培养基冷却后,取制备的种子液,接种,于最佳联产培养条件下进行纳豆激酶和维生素K2的生产;纳豆激酶、维生素K2的分离和提取:将发酵液离心后,上清与沉淀分离,向上清中添加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并选用壳聚糖作为助凝剂,将上清中维生素K2和纳豆激酶分离。本发明具有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且适合于工业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58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92463.6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C12P7/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NovQ芳香族异戊烯基转移酶催化合成维生素K2的方法,(1)维生素K3溶解于乙醇水溶液中,加入NaBH4,在N2保护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搅拌反应至体系呈淡绿色透明液体,中和至pH4.0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产物,浓缩后冷冻结晶,过滤除清液得到维生素K3氢醌;(2)将维生素K3氢醌和DMAPP加入酶促反应体系中,反应在密闭和N2保护条件下进行,反应完成后,加入Fe3+,去除N2保护,充分氧化后,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产物。本发明核心环节为生物酶催化工程技术,利用廉价的维生素K3催化合成高值的维生素K2。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生产过程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69458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0787.1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利用黄杆菌原位发酵分离偶联合成维生素K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种子培养、接种培养、发酵培养和静置分层提取维生素K2。其中,将接种培养后的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包括10g/L-60g/L表面活性剂、5g/L-40g/L甘油和100g/L-250g/L植物油。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利用黄杆菌原位发酵分离偶联合成维生素K2的方法,通过表面活性剂,甘油,植物油,配合高搅拌,高通气量,在发酵罐中形成水包油乳液,在提高溶氧及传质的基础上,使胞外脂溶性的维生素K2被植物油提取,实现原位的发酵分离偶联。
-
公开(公告)号:CN104017819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6347.7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体外进化的方法,步骤包括:对多种来源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上述多种来源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体外低能离子注入,构建载体并转化受体菌;筛选高活性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菌株并测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低能离子辐照技术,将低能离子直接作用于不同来源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造成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体外辐照损伤和修饰,再与载体连接、转化受体菌,经体内修复与突变后,对突变基因文库进行表达和筛选,获得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突变基因,完成体外进化。本方法亦可应用于其他酶分子的体外进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89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21459.1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维生素K2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1-羟基-2-萘甲酸抗性黄杆菌株HNA12-D进行发酵培养,通过碳源甘油、氮源蛋白胨以及前体物质的分批补料,获得维生素K2在菌体内的高效代谢,并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大孔树脂联合硅胶柱提取分离维生素K2,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和纯度。本发明的黄杆菌HNA12-D经发酵培养120~144小时后,维生素K2粗品的总产量为200~600mg/L,经吸附层析后,产品的纯度达到80~99%,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产量和纯度都有大幅提高,并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218138170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384147.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金锋 , 汪胜和 , 张天忠 , 刘军 , 孙磊 , 龚志文 , 罗义华 , 汪宏春 , 刘勇 , 刘承志 , 徐秀华 , 黄杰 , 王鹏 , 姚兰波 , 王军燕 , 高方景 , 张永奈 , 程华龙 , 金义 , 马路遥 , 张必余 , 李凯 , 杨少春 , 余刚 , 关绍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摆动安装有摆动板,还包括倾角检测机构,所述倾角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所述摆动板相对于固定板摆动的倾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倾角调节机构,可准确检测倾角大小,确保倾角调节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4830289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879860.9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具有磁场辅助处理功能的发酵罐,包括发酵罐体,发酵罐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器,第一搅拌器与一电机相连,发酵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发酵罐体的一侧设置有磁场处理器,磁场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磁场处理器的上端连通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与发酵罐体的内腔相连通;磁场处理器的下端连通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与发酵罐体的出料管道相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泵体;第二管道与出料管道的接口位于阀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具有磁场辅助处理功能的发酵罐,结构简单,成本低,用于对发酵液的均匀磁场处理,实现磁场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作用,实用性强,效率高,适合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