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高强钢的电阻点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1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122910.1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先进高强钢的电阻点焊方法,涉及先进高强钢的连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待焊钢板进行焊接测试,确定所述待焊钢板所对应的发生焊接飞溅的临界电流I0;根据所述待焊钢板的临界电流I0,确定第一脉冲电流I1;用所述第一脉冲电流I1对所述待焊钢板进行点焊,形成第一焊核;用第二脉冲电流I2对所述待焊钢板进行点焊,在所述第一焊核的基础上形成第二焊核;其中,所述第二焊核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焊核的直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强钢焊点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通过形成双焊核结构,达到了大幅降低焊点的应力集中,提高焊点韧性,从而提升焊点力学特性的技术效果。

    双门环的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39862.X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门环的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零件信息,基于零件信息确定第一仿真双门环;从预设的多个镀层策略中确定针对第一仿真双门环的目标镀层策略,基于目标镀层策略和第一仿真双门环得到第二仿真双门环;基于目标镀层策略确定热冲压工艺参数,并基于热冲压工艺参数对第二仿真双门环进行热冲压仿真分析,以得到第三仿真双门环和第一仿真结果;如果第一仿真结果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对第三仿真双门环进行碰撞仿真分析,以得到第二仿真结果;如果第二仿真结果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基于零件信息、目标镀层策略以及热冲压工艺参数,控制双门环的实际生产。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双门环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池包壳体及新能源汽车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6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30064.0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壳体及新能源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主框架,包括两个第一框梁和两个第二框梁,两个所述第一框梁之间平行设置,两个所示第二框梁之间平行设置;所述主框体由所述第一框梁和第二框梁合围形成矩形框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框梁的下部,所述第二支撑梁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框梁的下部;盖板组件,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上端,所述下盖板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下端,所述主框架、支撑组件和盖板组件之间合围成牢笼式壳体,所述电池组件安装于壳体内,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包壳体的耐撞性和抗挤压性能。

    焊管制备方法及焊管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7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02883.X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焊管制备方法及焊管,提供呈卷绕的管状的带材,且带材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带材的两个板面接触,带材的两个侧面与带材的两个板面之间可以形成用于焊接的位置或坡口。焊接至少一个侧面与板面得到中间管,再在中间管的轴向上对中间管进行分离得到管体,在分离中间管之前,对容易松动的带钢侧面与板面进行焊接,则分离中间管时,侧面与板面之间的焊接焊缝能够降低中间管松动与松卷的可能,使分离后中间管得到的至少两个管体仍保持管状。最后对管体内的接触面进行钎焊,存在接触面的部位形成钎焊焊缝,提高最终得到的焊管的强度与完整性。能够降低焊管松卷报废的可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制备得到的焊管报废影响焊管成品率的问题。

    一种拼焊零件的制备方法、热冲压的装置及拼焊零件

    公开(公告)号:CN118106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50987.3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焊零件的制备方法、热冲压的装置及拼焊零件,属于热成形零件制备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含铝镀层待焊板材(1)与第二含铝镀层待焊板材(2)进行焊接,以形成焊缝(3);控制所述焊缝(3)的上表面余高(31)为第一设定高度,并控制所述焊缝(3)的下表面余高(32)为第二设定高度,以增加所述焊缝(3)与焊缝腰部熔合线(4)相切平面的承载面积,得到焊接坯件;将所述焊接坯件进行加热、热冲压以及淬火,得到拼焊零件。通过提升了焊接结构的承载特性,拉伸测试焊缝断裂位置位于母材,对冲了铝进入熔池造成的焊缝强度降低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拼焊零件的焊缝的承载能力难以提高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